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时间:2022-09-28 02:51:54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1世纪的开端是中国走向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繁荣的城市建设为传统城市增添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秩序的混乱和传统城区的衰落。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以来,城市的急剧膨胀和无节制的生长蔓延让充满韵味的旧城正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然而,旧城街区承载着传统的城市肌理和绚丽的历史文化,营造了特有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早已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看来,如何让新旧街区和谐共生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课题。

西方城市中旧城更新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指导旧城更新的基本理念也从主张目标单一、内容狭窄的大拆大建逐渐转变为主张目标广泛,内容丰富,更有人文关怀的城市更新理论。总的说来,现阶段在西方城市发展中广泛使用并已应用于中国旧城更新与改造的城市设计手段大体可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大类型。

一、“自上而下”的基本概念及实例分析

王建国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一书中,将“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定义为主要按人为力作用,依照某一阶层甚至个人的意愿和理想模式来设计和建设城镇的方法。“自上而下”的设计过程通常以一种法定的规划设计准则使其实施,着重体现社会组织的特点和结构的要求。一般来说,无论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任何其他的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手法都是社会政治秩序的载体,城市的形式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政治色彩。这种方法运用到旧城更新和改造中通常表现为政府或团体机构按照城市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宏观发展规划,有计划地拆除衰落街区原有旧建筑并在原有用地上重新建造具有体量大、造型奇特的建筑或有目的地完整保留历史建筑并清除建筑内原有功能和使用人群以历史文化保护的名义来促进街区经济的复苏。这种方法设计出的理想模型通常以标志性建筑或博物馆、纪念馆等形式体现,并赋予如“旗舰”或者“催化剂”的绰号,其既可以顺利实现微观制度创新的宏观化,又可以大大降低制度创新成本和风险,但对于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当地居民的需求常常是被动的。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西班牙城市毕尔巴鄂(Bilbao) 的古根汉姆博物馆。毕尔巴鄂是曾一度衰落的西班牙北部海岸的工业城市。为城市复兴大计,毕尔巴鄂市政府决议兴建一家博物馆,以期通过旅游业重振城市风采。建筑大师盖里大胆创新,博物馆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博得举世瞩目,不仅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知名度,而且世界各地众多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毕尔巴鄂的成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城市复兴的策略与意识形态,即采用文化,尤其是公众文化建筑作为引导。这种模式的设想是:文化设施的建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信息技术等。

二、“自下而上”的基本概念及实例分析

与“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正好相反,“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则强调了一种“自然的力”或“客观的力”, 是在遵循有机体生长的原则下,由若干个体的意向多年积累叠合而来。其特点是以功能合理、自给自足、适应经济和地域条件为准绳,形态的发展呈现自由性和连续性,人与特定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较协调,城市视觉景观格局在比较长的时间跨度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渐变,同时常常呈现为不规则,拓扑的平面格局,是一种典型的“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

都柏林的坦普尔街区(Temple Bar)就是这种城市更新模式的典范。200多年前的坦普尔街区依托口岸的便利,逐渐发展成为都柏林的社会活动中心,文化、贸易、商业活动异常活跃。但是到了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浪潮的兴起,坦普尔街区慢慢衰落,居民纷纷迁出城区到郊区生活,这里成了一片被遗弃的土地。都柏林市政府觉得该区域已没有复兴的可能,准备启动巴士总站建设计划。在计划中,街区的老建筑将被全部拆平,街道将大幅拓宽。然而,事情由于开发商的资金短缺出现了转机,为回笼资金,开发商以低廉的租金出租,低廉的房价重新开始吸引居民,周边商业服务业也开始复苏。“推到重来”的计划因此受到多方质疑,原巴士总站计划最终被街区保护改造计划所取代。坦普尔街区的更新改造首先强调“人行优先”的原则,街区内部通道全部为步行,从而引入更多人流;其次强调街区历史风貌的保护,对于老建筑只要有改建利用价值,就绝不拆除,只改变其功能,新建建筑虽采用了新型建筑材料,但不会与风貌和古迹突兀,反而更使街区的历史有延展性。第三,开发计划引入一种详细的混合功能计划,包括土地利用垂直区划。鼓励积极利用底层空间开设零售店、酒吧、俱乐部、画廊和其他文化设施,有助于街道产生活力,促进夜晚经济的增长,同时增加街区的安全性。坦普尔街区虽然东西不足1公里,南北大约200米。然而就是这个狭窄区域的改建与重生,对都柏林城市独特气质的保留功不可没,成为所有到访柏林的游客不可不去的景点。

三、两种城市设计手法在我国的运用

我国旧城更新与改造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城市设计手段应用非常广泛。广州塔的建设就属于“自上而下”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为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广州市政府决定建立一个标志性的电视塔建筑,一方面提升广州于亚洲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吸引远道而来的游客,从而促进以旅游观光为基础的服务产业发展。广州塔选址地块原为破旧混乱的城中村用地和日渐衰落的工业用地,在广州城市总体规划中,该用地设计成为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的关键节点位置。为营造一个和广州塔相吻合的空间环境和建筑造型,广州市政府选择了拆除重建的方式,参考巴黎铁塔的思路修建一座独一无二的超高层来展现广州的风采,创造一个登高望远的平台让游客能俯视全城美景。果然,广州塔以独特优美的造型伫立于珠江边,每天吸引游客无数,更重要的在于广州塔的建成也促进了周边景观、商业等城市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等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些“支撑性”服务系统成为游客们消费的主要方面,如今,广州塔地区已不再是几十年前没人想去的混乱地方,这种良性循环使其摇生一变成为广州市最为中心的地段之一。我国类似成功的例子还有北京的奥林匹克体育馆鸟巢和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

上海田子坊的石库门保护模式则属于“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按照原定的规划,田子坊石库门弄堂是全部拆除建设高楼大厦,但石库门原住民不愿搬迁,与动迁公司形成僵持状态。1999年的田子坊发生动迁难之时,弄堂内的街道工厂“食品机械厂”、“钟表模具厂”率先把厂房租借给陈逸飞、尔冬强等文化人开设个人工作室。当一批文化人进入田子坊之后,对于餐饮、休闲、娱乐的需求引发了石库门弄堂里的居民自发出租住房开设咖啡馆、酒吧、旅游纪念品小店。几年下来,田子坊的石库门酒吧、咖啡馆有了相当规模,虽与国家的“居改非”法规相违背,但被改革开放观念先进的卢湾区政府试点为一种新的石库门保护方式。2006年,卢湾区规划局出面调整了田子坊的规划,由“旧式里弄改造区”调整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田子坊一下子“火”了,“无意插柳柳成荫”,形成了“保护性开发石库门”的新模式。我国类似成功的例子还有广州的T.I.T纺织科贸园,成都的宽窄巷子等。

目前,在我国城市更新改造中“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较多,“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却还不够成熟。而实际上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角度来看,应让城市环境有自下而上的成长的机会,城市设计更多的应是自发生长出来的“自下而上”的改造。

四、结语

城市更新与改造,即不应只是城区简单的推倒重建,也不应是单纯一味的保护不发展,而应该一方面适应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需要,另一方面顾及人们的文化感受,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文化特色,这是避免“千城一面”的手段。因此,遵循“拆、改、留”相结合的原则,促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改造手段的有机结合,对城市中没有保留价值的脏乱差环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对岁月积累下来的旧城街区进行保留、激活和新生。只有这样,城市才能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感,既能满足本地居民又能包容外来人口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英]、塔内尔、厄奇[土]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 Revitalizing Historic Urban Quarter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苏秉公.城市的复活一全球范围内旧城区的更新与再生,文汇出版社;

3.王建国. “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现在城市设计方法及价值观念的探寻. 建筑师,1988,(31):9-14;

4.王建国.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谈谈混凝土水灰比和塌落度的相互关系 下一篇:浅谈沥青面层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