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效能建设冲击波注入发展环境正能量

时间:2022-09-28 02:46:54

释放效能建设冲击波注入发展环境正能量

近年来,肥东县始终把加强效能建设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着力找准效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点,多措并举,注重实效,打造亮点,全方位构建效能建设常态化机制,有效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形成了“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高效能”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干部作风有新转变、办事效率有新提升、经济发展环境有新优化。

搭建监督平台 畅通渠道解民忧

充分发挥“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作用。按照“统一受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权责明确”的模式,构建办件一体化、处理快速化、服务优质化的服务热线机制,对受理、办理、督办等环节进行细化和规范,着力破解分流不畅、责任不清等难题。据统计,肥东直通车运行以来,办件反馈率100%,办结率98%,群众满意率95%,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开通舆论监督类栏目“政民直通车”。整合资源,从群众在“12345政府直通车”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中选题,每周一期对损害群众利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报道,确保群众投诉的问题真正得到解决。截至2013年4月,肥东纪委在县电视台播出舆论监督类栏目《政民直通车》50期,有效解决了供水供电、小区物业、交通、环保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项目电子监察系统。对县内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从审批、建设到投产进行实时监察,并按照项目进程对各行政单位履职服务情况分别实行黄色、橙色、红色分级管理。2012年以来,已对发出预警的22个项目进行了催办督办,发出督办通知65条,有力促进了政府重大项目的落地投产,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广泛好评。

服务企业发展 提升效能优环境

开展定期走访企业活动。从2011年开始,县纪委监察局组织涉企部门,每季度首月上旬在全县开展一次效能监察和投资发展环境走访活动,通过深入企业访问、集中座谈、电话(信函)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大型商业流通企业和预审在建项目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企业和投资者对行政机关及公共服务单位的服务需求,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服务方面存在问题和需要改进方面,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认真分析梳理,提请有关部门落实解决。2012年,开展走访6次,走访企业(项目)负责人120余人,整理反映问题46个,协调解决个性问题33个,共性问题15个,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出台《关于建立重点企业检查抄告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行为的通知》,建立涉企检查报批、重点企业检查抄告、重点企业检查备案等制度,有效地遏制和杜绝了随意检查,行政乱作为、乱收费等现象,做到既依法行政,又尽可能地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受到投资者的普遍好评。据统计,该县共备案涉企检查数量1000多条,发现问题数量428条,占总检查数的43%,备案数量居合肥市县区之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规定。县委、县政府制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针对10个方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分解落实了16项工作任务,明确了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督办单位,通过分解任务、强化监督,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纪委协调指导、部门各负其责,上下齐抓共管的抓效能建设、强发展环境工作格局。

发挥两员作用 优化政风促行风

聘请20名党风党纪监督员、特邀监察员。为了让党风党纪监督员、特邀监察员更好地了解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按照“参政有舞台、议政有条件、监督有实效、活动有保障”的要求,研究制定《党风党纪监督员、特邀监察员工作暂行办法》,创新建立“两员”联系纠风工作牵头责任单位制度,明确纠风工作牵头责任单位要主动邀请“两员”参与本行业本部门纠风工作,确保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据统计,仅2012年一年,“两员”代表提出各类建议和意见近百条,撰写调研文章20余篇,参与有关企业效能走访、“社会评价”测评等专项活动共80多次,充分发挥了宣传员、调研员、联络员、监督员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强化行政效能 改进服务提效率

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提速提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编制职权目录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通知》,从2009年开始,结合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县纪委监察局每年组织县法制办、县编办、县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对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权和其他行政职权或办事职权进行全面审核,所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并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流程图。据统计,全县共清理审核出现有行政职权4852项,绘制流程图5963幅。建立科学合理、快捷高效的审批服务机制,该县的行政审批项目已从原来212项缩减为162项,在行政审批服务上,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彻底改变了过去群众办一个证,进十几家门,盖几十个公章的状况,极大地提升了行政审批的效率。2011年10月,在行政服务中心对群众反映的“缩水的一次性告知”进行集中整治。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广泛开展政务公开集中宣传和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年”活动,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2012年以来,全县67家单位共搜集、梳理、录入、政务信息6866条,受理网上申请公开8起,发放政务公开宣传资料2万份,让广大群众更加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办事程序,满足了社会各界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

创新评议方式 民主考评保畅通

从2010年开始,已连续三年在全县开展民主考评百名科长活动。坚持全年评、评全年,本着“求真务实、纠建并举,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规范程序、客观公正,评优评差,促进工作”的原则,对全县具有行政执法审批、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的40多家县直重点单位近百名科长(科室负责人)开展民主考评活动。考评重点采取日常考评和社会测评相结合方式进行。考评不满意科长的,年度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免去现职;评为优秀科长的,年度直接定为优秀等次;并在组织部门备案,优先提拔任用。2012年,对上一年参评的6名优秀科长(科室)予以通报表彰,对4个重点管理科室、2名不满意科长予以通报批评并就地免职。目前,已有5名优秀科长被提拔任用或被安排非领导职务。通过民主考评,初步实现了“评科长、抓局长、带全县、促发展”的预期目标。

健全完善制度 强化执行严问责

为促进机关工作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及时出台《肥东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问责办法》,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被实施问责10种方式及责任划分9种界定情形分别作了明确。肥东县明确要求各单位对照《办法》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县效能办还不定期对《办法》执行情况加大督查,严肃问责违纪违规行为。2010以来,县效能办组织各种形式的明查暗访20多次,问责处理62人(次)。今年1月份,县效能办根据《办法》规定,对违反作风效能规定的5家单位8名机关工作人员予以问责,进一步严明了工作纪律,转变了工作作风,强化了效能建设。“清明节”期间,县效能办邀请县电视台参加公务用车情况暗访,并根据《办法》规定,对2家单位违规用车进行了查处,对相关当事人予以问责,并专门在全县发出通报,有力地促进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执行。

效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推进效能建设工作中,肥东县纪委始终秉持效能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加大效能建设力度,提升办事服务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良好政治生态,取得了效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通过实践探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办事服务效率有了新提升;落实了为企服务措施,投资发展环境有了新改善;提振了干部精神状态,机关政治生态有了新气象;2013年,肥东县纪委监察局结合贯彻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改进三服务”活动,在固化已有措施的同时,通过创新设立发展环境问题投诉举报受理中心,设立效能监察企业工作站,建立快速查处机制,开展擦亮服务“窗口”行动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对机关作风“庸懒散”现象出实招、动真格、敢亮剑、零容忍,不断深化效能建设,着力构建效能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工作服务效率大提升,经济发展环境大优化,为肥东打造高效廉洁服务的“高地”、资本聚集的“洼地”、产业发展的“宝地”、企业成长的“福地”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上一篇:关于提高政工人员素质的思考 下一篇:浅议新闻摄影的“专业”与“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