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居民高血压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28 12:45:54

昆山市居民高血压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昆山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况及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6-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昆山市18岁及以上居民38593人进行问卷调查、血压测定和相关体格检查。结果:昆山市高血压患病率为21.49%;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逐渐增加。男女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1.71%和21.2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吸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昆山市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18.8%),应加强对昆山市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和管理,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减少钠盐摄入、戒烟限酒、体育锻炼等),减少高血压的发生,促进居民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11-02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病之一,又是冠心病、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的发生往往与超重肥胖、缺乏体力活动、饮酒、高盐饮食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昆山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增加了居民患高血压的风险。为了解昆山市居民高血压的患病和危险因素流行情况,按照随机原则对辖区居民开展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按照行政村(或居委会)随机抽取2个村民小组(或2幢居民楼),每个小组调查18周岁以上人群,本次实际调查38593人。

1.2 调查方法 结合2012年开展的社区诊断工作,采用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询问、填写。调查内容包括社区居民基本情况、患病信息、行为与生活方式等。

1.3 医学检查 医学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和血糖。①身高:成人身高使用金属立柱式身高计测定,取整数,单位cm。②体重:成人体重使用双标尺杠杆体重秤测定,取一位小数,单位kg。③血压:采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刻度范围0~300mmHg,1mmHg=0.133kPa)测量,单位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根据Korotkoff音来确定。对无高血压病史者,若血压值异常,需测量第二天、第三天血压以明确诊断。

1.4 诊断标准 高血压: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标准,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依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指南》[2]推荐标准,体质指数(BMI)24.0~27.9kg/㎡为超重,BMI≥28.0kg/㎡为肥胖。男性WC≥90㎝,女性WC≥85㎝为腹型肥胖。行为危险因素定义:每天吸烟定义为每天吸卷烟1支以上,连续或累计6个月;饮酒指曾经每周至少3次、连续喝酒6个月以上;工作中体力活动按工种分为轻、中、重体力活动。

1.5 质量控制 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用面谈形式进行信息采集,记录专用调查表,并现场测试血压,如超标再进行复查并记录;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按照调查量的5%随机抽取进行质量复核。

1.6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库,经核查、逻辑校对后,所有数据采用SAS 9.2(SAS Institute Inc., Cary, NC, USA)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所有检验采取双侧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本次共计调查38593人,其中男性18497人,女性20096人,男女性别比为0.92:1。年龄及性别构成见表1。

2.3 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 8294例高血压患者中,其中已知自己高血压病情的有8036人,新检出高血压患者258人,高血压知晓率为96.89%;已知高血压患者中有7212名患者最近一周内服用降压药物,服药率为89.75%,其中目前血压控制较好(SBP

2.4 体质指数(BMI)、腰围与高血压患病率 调查表明超重、肥胖、腰围与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随着BMI、腰围的增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也增加,有极显著性差异,见表3。

2.5 吸烟与高血压患病率 本次调查人群中,吸烟率为25.15%,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1.02%、女性吸烟率为1.33%;吸烟人群与不吸烟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4.09%、20.62%,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χ2=51.94,P

2.6 饮酒与高血压患病率 本次调查人群中,饮酒率为21.68%,饮酒人群与不饮酒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2.63%、21.18%,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χ2=8.23,P

2.7 体力活动强度与高血压患病率 调查发现,不同体力活动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53.20,P

3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公共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市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1.49%,其中3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6.84%,明显高于1999年我市社区诊断调查水平[3],已成为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且高血压患病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特别是45岁以后上升明显,这与文献报道一致[4-9]。

研究证实,高血压病的发生往往与超重肥胖、缺乏体力活动、饮酒、高盐饮食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10]。本次调查结果也证实了此结论,因此,我市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和管理,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促进居民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本次调查显示,我市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6.89%、89.75%、64.49%,均高于高血压、糖尿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要高于其它地区的调查结果[11,12],也明显高于我市1999年的调查,这与我市开展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较为明显,应继续加大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同时,对高危人群也应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提高人群对高血压病防治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

[3] 孙东晓,朱士新,陆秋明,等.昆山市慢性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6):776-778.

[4] 王莉,夏玉林.临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脑血管病防治,2006,6(2):113-l14.

[5] 李莉,刘庆敏,方顺源,等.杭州市2005年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3):234-237.

[6] 李秀霞,罗宗宾,罗燕等.2005年宾阳县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08,14(2):60-61.

[7] 方菁嶷,刘清芳.苏州市区老住宅小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特点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3):4-6.

[8] 胡蓉,黄晓波,罗开良,等.2005年重庆市城乡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O):l121-1123.

[9] 余卓文 罗洁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血压现况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2008,29(4):651-654.

[10] 张艳春,秦江梅,吴宁,等.慢性病四大危险因素防控策略与启示[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 20(06):727-730.

[11] 刘海燕,马萍,徐清斌,等.宁夏吴忠市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调查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 28(02):313-316.

[12] 周琴,潘冰莹,林国桢,等.广州市15~69岁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 18(06):587-590.

作者简介:

张婷(1976-),女,本科,主管医师,从事慢性病防治工作。

上一篇:浅谈计划免疫健康教育 下一篇:妊娠滋养细胞肿瘤6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