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 最传统客家味

时间:2022-09-28 12:33:36

宁化 最传统客家味

我们在宁化的一日,虽是匆匆而过,却感觉到宁化人对小吃的关注——宁化似乎想模仿沙县的模式。如,当地计划仿照沙县小吃文化城格局,建个客家美食城;去年,当地还成立了客家小吃办,注册了“宁化客家小吃”集体商标,并免费培训当地农民,希望他们像沙县人一样,以小吃店为模式,创业、推广,“重点是走出县外”。截至今年7月底,小吃办已培训了2000多人;目前各地的宁化客家小吃店约1000多家,宁化希望10年后,这一数字可以发展到3万家。

如沙县小吃一样,并非所有宁化精品都适合往外推广,宁化的客家烧卖等41个客家小吃被评定为“福建名小吃”,在未来拓展中,则筛选了烧麦、松丸子、兜汤、扁食、黄粿、蛋皮、客家煎包、伊面、勺子粉、客家肉丸、红枣薏米汤、茶叶蛋等十几个品种为初期主打产品。

这种模仿,不存在对错。但宁化当地美食的竞争力确实毋庸置疑的强悍——哪怕依托的是相同名号,当地人还是能把他们的口味做到个性十足,譬如生鱼片、早茶和擂茶。

生鱼片其实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传统美食。古人用“鲙”字专门代表生鱼片,白居易就写过“朝盘鲙红鲤,夜烛舞青娥”的诗句。不过如今还保留最传统鱼生做法的不多,当地旅游局官员告诉我们,大概只有宁化的客家人、广府人和北方赫哲族人。

在宁化,会做生鱼片的家庭很多,逢年过节,生鱼片也是宁化家庭的大菜。只是刀工因人而异,好手艺也难得。而三明此地的生鱼片前头被冠以“宁化”二字,依仗的是当地好食材和这份刀工技术。宁化生鱼片所用的鱼,是当地的草鱼。顶级的草鱼,藏在深山的溪流当中,其次,是在小山塘中养育的。用草鱼有讲究,因其肉质比较厚,骨头也比较少。而宁化是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河多水多,植被良好,因此,草鱼所处水域的水质,亦有保障。

央视制作的客家系列纪录片中提到,宁化石壁是客家祖地,南迁的中原地区汉人原本并无吃生鱼片的习惯,但他们到宁化后,接受了土著居民茹毛饮血的习俗,并将生鱼片的吃法保存至今。正宗的客家人在流迁中,大多经过石壁,在当地繁衍生息数代,又陆续辗转迁往闽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及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那,为什么生鱼片的传统没有随着客家人的足迹传播?当地旅游局的官员猜测这也与“三江源头”有关,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其他地方“有这么好的生态”。再者,宁化当地历代少战乱,南宋时人口就到了11万,适合休养生息,这也促使了生鱼片手艺的世代流传。

如今在宁化县城,有一群精于生鱼片的手艺人,他们并非某一家酒楼的厨师,而是“自由职业”。哪家酒楼有客人要吃生鱼片,酒楼会通知师傅到店中,现场制作。不过,我们就餐的那家叫做“福临门”的酒楼不同,老板伍先生自己就是做生鱼片的好手,听说我们对宁化的鱼生兴趣颇深,便现场表演了一番。

伍老板说,做生鱼片,要选择2斤半左右的草鱼,其肉质最好,超过3斤,肉太老,少脆感,太嫩,肉不够成熟,无甜味。捕获草鱼后,要将其置于活水中养两天,让其将体内的泥巴等杂物吐出,这叫“抖鱼”。如今酒楼的抖鱼,一般就在酒楼进行,而传统的抖鱼方法,是将鱼放到溪水或水井中。如果用溪水抖鱼,最好把草鱼置于竹笼中,放于湍流的山溪中两三日,清洁的同时,还能利用水的不间断冲刷,使鱼肉更为紧致。

现场制作时的技艺,则归结于一个“快”字。好的师傅,可把杀鱼到上桌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技术稍差点的,也不能超过5分钟,好刀法的师傅,生鱼片做好,鱼头还能动,鱼嘴还在张合。杀鱼时,惯用两把刀,一把杀鱼,一把片鱼。厨师先用毛巾裹住鱼头,开膛,掏肚,去头,快速用刀背去鳞去皮剔骨,片出两条长长的鱼片,用毛巾包好,以保鲜保洁。而后就是切片。宁化的生鱼片不提前放血,鱼肉血污用干净毛巾擦干后,师傅用手腕带动刀背,以推拉之法快速走刀片鱼,切下的鱼片要均匀,且薄如蝉翼,晶莹剔透,色泽红白相间极具美感。盛放鱼片的器皿也有讲究,要覆上一层保鲜膜,膜下铺上冰块,膜上盛放生鱼片,使之保鲜。

蘸酱是酱油、麻油、醋,还有吃日本鱼生常用的芥末。宁化生鱼片入口的感觉,鲜嫩自不必说,与日本鱼生的差别,还在于其强烈的清脆口感,入嘴细嚼,似乎还能听到类似吃鱼籽的声响。宁化生鱼片对清热去火有好功效,据传还能明目。而杀鱼时去除的鱼骨头、鱼皮,还可用来蒸豆腐汤,又是另一道美味。

客家早茶

福临门的招牌不只在生鱼片。店中许多小吃都是手工制作。我们晚饭时到达,点了份糍粑,几个店中小弟便带着我们下两层陡陡的楼梯,看他们打糍粑。

宁化的糍粑,也是用糯米制作,先将糯米浸泡三四个小时再蒸,蒸熟后倒入石臼中,先压一压,使之更有黏性,然后用木槌舂烂,使之成羹状,女工们再将其捏成一个个热糍粑。这些步骤与其他地方的糍粑制作没有太大差别,但宁化糍粑的佐料粉不同,其使用了特殊的豆粉,是将黄豆壳炒熟磨成粉制成。热热的糍粑,先蘸白糖,再蘸豆粉,就可以吃了。福临门女工捏糍粑和蘸白糖豆粉的速度极快,一是因为熟练,再者,刚刚打出的糍粑太烫,速度一定得快。

店中还有比沙县芋饺大得多的芋饺包、烧卖、黄粿等小吃。这些小吃,也是宁化客家早茶的组成部分。

宁化小吃的丰盛,与当地地形亦有关联。三明山多盆地少,但在宁化有两个较大的盆地,一个在宁化县城,宁化旅游局官员称这是三明区域内最大盆地,另一个在石壁村,这一盆地从石壁一直延伸到江西。目前,宁化是全国、省级商品粮基地县,拥有优质的粮食资源。而北民南迁,使得这里的人一方面继承了中原传统烹饪技巧,又结合土著居民烹调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风味美食,宁化县城内东方红大酒楼的早茶集中展示了这种丰富。

东方红早茶餐厅位于东方红大酒楼二楼,进门就能看到“专业打造福建早餐行业第一品牌”的广宣牌。这里每日早晨七点半左右开门,营业至上午10点,按人头收费,散客30-35元/位。早茶是自助形式,七七八八的小吃点心(包子、馒头、烧卖、艾粿、糍粑、玉米、锅边……)、汤羹加在一起,总共有三四十种。宁化人吃早茶特别喜汤羹类,东方红早茶提供的烹制好的汤羹通常有二三十种,如美容的红枣薏仁汤、银耳汤、生地大骨汤、冬瓜骨头汤、猪肺汤、红豆枸杞汤、三鲜汤等等,据说以前还有牛鞭汤。这些汤羹都是选用宁化当地山区新鲜食材搭配烹制而成,最主要不是为填肚,而是滋补,且会根据时令调节变化。但宁化最出名的汤类是兜汤,有牛肉、猪肉、羊肉兜汤多种。关于兜汤名字来由,有一种说法是说做兜汤时,所有食材是放在一个漏罩里兜着,烫熟后再放入碗中,再者,兜是“端”的意思,兜汤最早是挑着担满街走的商贩们制作的,食客都是在路边“端着吃”,所以这种汤被命名为“兜汤”。不过,宁化本地人给了我们另一个解释:在宁化客家语言中,兜有“根”的意思,兜汤,意思是补根,补元气。做兜汤时,要将肉切成小厚片,加入酱油、盐、味精抓匀,拌入地瓜粉,搓透,再将锅置火上倒入高汤,放入八角、山奈、辣椒干、生姜、蒜头、香菇、鱿鱼干、葱,慢火熬出味道后,再把肉片逐片放入锅中烧开后撇去浮沫,调好味,起锅淋上麻油、葱花即可。

东方红早茶的老板娘其祖先据说是明代从河南迁抵宁化的客家人,其早茶手艺是世代相传而来。宁化人喜欢喝汤的习惯据说也是因客家人中原移民的身份,这些移民的思想和生活习俗更多受到道教医学影响,认为药补不如食补,而从中原迁至宁化后,亦觉得当地气候潮湿多雨,水性寒凉,所以在饮食上尤其注重阴阳冷热的调和,烹调手法则喜煮煲蒸炖,保留食物原汁原味和营养。

宁化的客家美味最初是分散于各个小吃店中。东方红早茶是宁化最早的早茶店。老板娘从1980年代就开始涉足早茶,她原本在客家宾馆工作,承包了宾馆的早餐,之后宾馆改制,她便根据其自助早餐的形式,开创了宁化第一家早茶店,这种自助早茶形式大约在1990年代末在宁化兴盛。如今东方红也是宁化规模最大的早茶酒楼,老板也表示,他们不考虑做其他形式的餐饮,他们“终身只做早茶”。

“荤”的擂茶

三明好些地方都有擂茶,如泰宁、将乐、宁化,但各地擂茶都不同,尤其是宁化的客家擂茶。泰宁、将乐的擂茶,是用芝麻、陈皮、花生、藤茶等原料擂碎,冲成“茶汤”,而宁化的擂茶,是当地人的主食,可以当饭吃,与台湾客家聚集地新竹、苗栗的擂茶更为接近,两地擂茶人还常有交流。宁化的农村妇女,喜欢每家出点东西,每日凑在一起做擂茶,度过农闲、雨天。当地人家娶妻生子盖房子,若不想大摆筵席,也就请人吃擂茶。

游客一般到石壁村体验本地擂茶。村中有七八家擂茶馆,张三金擂茶馆是最早、名声最大的一家。

张三金擂茶馆老板娘名为张三金,做擂茶馆已经13年。宁化擂茶是个力气活,在张三金的后厨,挂着一排擂棒,擂茶工们依据力气和经验选择对应的擂棒,力气小的用短点的,张三金用的大概1.3米。

宁化客家擂茶,其“茶”并非指茶叶,而是各种草药,如鱼腥草、车前草、薄荷、小叶金钱、大叶金钱、田螺菜、香草、艾叶等。制作擂茶的第一步骤是将各种草药剁碎,加点盐巴,放在擂钵中,用擂棒擂。我在其他地方见过的擂茶,多是拿根短短的擂棒,把擂钵置于桌上,就可操作。但宁化的擂茶不同,我得坐在矮凳上,将大大的擂钵用力夹于双脚间,一手持擂棒上端,一手持下端,顺时针或逆时针交换擂,张大姐帮我扶着擂钵,我还是擂得摇摇晃晃。她自己则单手扶擂钵,单手擂茶,身形稳稳的。擂茶需半小时,青草药的气味出来后,加点芝麻、花生等配料进去。

擂茶还要用到大骨汤。大骨汤要慢火一直熬,擂茶好了后,把擂好的草药冲入大骨汤中,并放入红豆、扁豆、绿豆等豆类以及地瓜粉皮,加入瘦肉、小肠等,煮开,再盛入擂钵中,最后加点葱,倒点炒好的芝麻,搅拌开,擂茶就完成了。张三金的擂茶馆,一擂钵擂茶80元。

制作擂茶时,要根据不同时节放不同的草药,当地人将擂茶当饭吃,也当药膳用,夏天会用些清热去火的,冬天则强调滋补。不过也正因为中草药多,吃起来有一股草药味,有些慕名而来的游客表示并不习惯其口味。我倒觉得还好,虽有青草药的气味和口感,但并不浓郁,很好接受。

在宁化吃擂茶,可以点点陀子。陀子也是宁化名菜,用老豆腐制作而成。宁化菜偏咸辣,用点辣椒、香蒜炒陀子,与擂茶倒是很配。

上一篇:沙县人的沙县小吃 下一篇:泰宁 古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