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教育

时间:2022-09-28 10:57:19

大学生创新教育

一、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教育

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它强调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主张创新发明,设计以及创造性观念、理论等这些以创造性智慧为特征的因素能够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当前,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已日益显露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这是由知识经济时代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的。可以说,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

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创新”这一概念,当时主要是经济学家从技术的应用这一角度提出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这一词的意义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从字面上看,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而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的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这种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可以说,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

创新技能的培养,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的培养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要加强以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创新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人们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

二、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等学校在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僵化、过时。在教学方法上过多地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在教学内容上,过多的强调了以老师所教内容为标准的单一化考试的作用,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检查不够。虽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悄然兴起,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观念,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已与时展不相适应。这使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存在许多弊端:一是专业设置过细,学生知识面较窄。我国高等学校现有的专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虽然在前一段时间的高校合并中,一些学校利用机会进行专业调整,国家也在前几年调整或合并了一些专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调整也趋向于不合理,文、理、工专业界限太明确,交叉边缘学科研究在许多高校还是空白。这些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眼界越来越窄,工作后没有足够厚实的基础作保障,后续动力不足。

其次,老师本身缺乏创新,从而导致多数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传统高等教育,课程和教材都与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与高科技发展相距甚远。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只是把上一代所讲的话,又讲给下一代听。这样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使得原本生动活泼、充满人的生命精神的传播过程变得死气沉沉,变成了一种灌输和压抑;使得原本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最充满想象和创新激情的青少年变得僵化和闭塞。并且高等教育一直在做的工作仅仅只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很少意识到教育应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再次,学生缺少实践机会。我国传统教育历来就是重理论,轻实践。这一指导思想直接导致了目前许多高校中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素质培养不到位的情况。就目前我国的教学体系来说,基础课程较强,其理论知识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国外大学,但在实践及技术内容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欠缺。原因是培养目标还没有脱离“终极教育”,存在把理论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把实践能力培养放在第二位的传统教学观念。同时由于高校扩招,普遍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大学里缺少实验基地和实践场所,实验设备老化、陈旧,与新的教学内容不适应。在校外建立的实习基地更是形同虚设,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实习、实践更显困难。

三、高等学校着重从如下几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一)树立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观。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多地强调了其适应社会的一面,出现了教育的急功近利和培养要求的整齐划一,且单纯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作为评价标准,这些做法势必会限制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从无视教育的社会价值或忽视教育对个体成长的作用转变为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主导,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同时,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转到综合素质上来,树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评价标准。

(二)重视实践教学,营造创新氛围。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依靠学生的实践。对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把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让学生及时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学生参与科研,即使是做一些的工作,也可以感受科学研究气氛,受到创新意识的熏陶与激励,还可以学到必要的科研方法与能力。另外,应适当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坚持教学与实验、模拟实习并重。组织学生深入工厂、技术部门,接触最新的科学前沿信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国外不少高校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实践锻炼,有的要求学生在企业、公司实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经常提倡和鼓励学生在课外组织科学性、趣味性、创造性的活动,提高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发展兴趣、自由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像装配线那样按照一个标准“制造”人才的模式和机制,是难以培养出创造性人才的。而教育界习惯于把培养人才理解为学校按照自己的标准培养出来的人,出去就是人才,学校又往往把学习成绩作为能否成才的主要标准,而学习成绩又以考试分数为依据,势必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到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上。事实上这样的人才标准与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是有距离的。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真正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才,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能做出迅速反应,具有应变能力的人。要培养我国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要精简课程门数、压缩课程内容和授课时数,能自学的课程尽量让学生自学,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作为学校,应该关心、支持、保持和鼓励学生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要确立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模式。厚基础,就是使学生具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宽口径,就是要根据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打破传统专业教育分得过细的状态,拓宽专业口径,加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教育,以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导向、综合和创新思维。高素质,就是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厚基础、宽口径、是高素质的基础,高素质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清华大学为了改善人才的知识结构,学校根据“减少专业,拓宽基础,柔性设置”的原则,下决心减少了专业设置。在确保加强基础的前提下,拓宽专业面向,减少专业课比重,放开了辅修课的限定范围。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能够“一专多能”。

【参考文献】

[1]张世杰.成人教育应重视创新教育[J].农村成人教育,2000,(11).

[2]谈松华.教育创新的时代内涵[J].中国教育学刊,2000,(6).

[3]汪晓村.切实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华东经济管理,1999,(6).

上一篇:民政局农业农村建设计划 下一篇:民政局加强节能发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