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话佛手

时间:2022-09-28 08:44:50

佛手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佛手柑的果实,是柑桔类枸橼的变种,其果实顶端开裂为手指状,屈伸不一,长短参差,酷似佛像的手,故名“佛手”。佛手又叫“蜜罗柑”、“福寿柑”、“五指柑”、“佛手香橼”等。在品种上有拳佛手和开佛手之分。果实抱合如拳状的称为“拳佛手”;果实顶端舒张伸展似指的,称为“开佛手”。

佛手叶常绿,树高2~3米,枝有刺,叶极似枸橼,长圆形,先端钝圆或有时有凹缺。花与柑桔、玳玳相似,花有白、紫、红三种,花簇生总状花序或单生,花瓣五枚,一年每次开花和坐果。花色艳丽悦目,果实玲珑可爱。果实在秋末冬初成熟,鲜黄有光泽,清香浓郁,肉厚白,味酸苦,通常无核。

我国著名佛手品种有:广东肇庆的广佛手,四川合川的川佛手,云南新平和浙江金华、兰溪的金佛手和兰佛手。

佛手有三大特点:一果形优美,大小适中,顶部裂纹明显,奇特如手指状,有的状如少女玉手,有的胖似娃拳头,有的酷似观音菩萨的兰花指,姿态万千,娇美可爱,舒展自然,富有观赏价值,是极好的节日点缀和观果闻香的果中之仙;二是有浓郁的幽香,馨香入心肺,即使干瘪失水仍然体糯香如故,真所谓“古色古香”。爱好佛手者常将它与灵芝并陈,称为“清供”。每逢盛夏时节,苦热难当,心烦意乱,如果在佛手、灵芝旁燃上几支香,但见烟雾缭绕,香气宜人,令人心神宁静。采一只佛手挂于帐幔之间,幽香袭人,使人心旷神怡。携于怀中,驱汗味而又泄醇香,烦热、疲惫为之涤尽;三是含水分少,耐贮藏,可长途运销。

佛手不仅具有观赏和闻香的价值,而且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祖国医学研究认为,佛手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引气药物,其味辛、苦、温,有理气和中、舒肝解郁、健胃止呕、引气止痛、和胃强脾、化痰止咳等功效。凡是肝胃不和、气滞胃痛、胸闷肋胀、消化不良、呕吐、舌苔厚腻、慢性气管炎、胸膜炎引起的胸痛、胃溃疡疼痛、慢性胃炎、神经性胃痛(胃气痛)等症,皆可用佛手作辅助治疗。据研究分析,是因为佛手果中含有柠檬香素、香叶木甙、橙皮甙、鞣质、黄酮甙、有机酸、维生素C等成分。近年,还将它用于降血压,具有降低血压的疗效。

佛手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能增强其疗效。例如,配以香附15克、苏梗18克、厚朴18克、半夏12克、陈皮12克、霍香15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2次,适宜治疗胃痛、消化不良、呕吐和食欲不振等症;取鲜果30克,切片,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或配以山楂24克、神曲24克、麦芽18克,水煎服。亦可治消化不良,腹胀吐泻之症。

取干佛手15克,炒香大米30克,水煎服,每日3次,可使胃寒疼痛得到缓解。

取鲜佛手30克、冰糖15克,隔水炖半小时后服,每日一次,可治咳嗽痰多。

取鲜佛手15~30克,当归9克,米酒30克,加水适量煎服,早晚各一次,可治妇女月经不调,来经腹痛。

用佛手30克,加蜂蜜泡汤代茶饮,对治疗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可获一定的疗效。

佛手除做药用外,南方人还喜欢将它切成药片用糖或蜜渍做成凉果食之。糖佛手片甜中带苦涩,味虽不太好,但食后有提神理气之功。工作紧张或长途舟车之后,吃上几片糖佛手,不但提神醒脑,还能起到一定的助消化作用。

上一篇:冬季蟹粉菜点 下一篇:降脂佳蔬:洋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