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室 第7期

时间:2022-09-28 08:04:47

幼儿听力丧失 祸起阿米卡星

郭曼茜

话题一:

幼儿听力丧失 祸起阿米卡星

据报载:因治疗不当而致耳聋的浙江省临海市4岁幼儿包某,今年1月获得某医院21万元的赔偿。至此,这起历时两年多的医疗纠纷终于划上了句号。1998年9月27日,当时还不满周岁的包某因咳嗽、发热在某医院儿科就诊。医生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阿米卡星80毫克肌内注射。后包某又因感冒等症,先后3次在该院接受大剂量的阿米卡星注射。注射前后,医院均未作血药浓度监测。从1999年10月开始,包某的父母发现原来十分机灵的儿子变得反应迟钝起来,而且听力下降,语言能力退化。同年12月,医院五管科检查后确认包某听力已经丧失。包某耳聋后,其父母认定系医院超剂量使用阿米卡星所致,属于医疗事故,故而将医院告到法庭。经过法官反复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由被告向原告赔偿人民币21万元。另据报载,河南省开封市患儿焦某也因静脉滴注阿米卡星致聋,其父母状告医院。法院经过调查鉴定后,判处医院赔偿患儿人民币51万元。

[点评] 阿米卡星又名丁胺卡那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类抗生素临床常用的还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小诺米星、西索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共同毒副作用,主要是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连接阻滞作用。其耳毒性尤为突出,是药物致聋的罪魁祸首,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可致永久性耳聋。据报道,在后天性耳聋患者中,因药物致聋者占40%~45%,而氨基糖苷类致聋占药物性耳聋的80%以上。

氨基糖苷类的耳毒性为什么那么强?目前认为主要是该类药物的内耳淋巴液浓度较高。蓄积的药物使内耳感觉毛细胞中毒受损,导致耳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口服不易吸收,肌注或静脉滴注后能迅速吸收入血。用药5小时后内耳淋巴液的药物浓度与同期的血药浓度相同。吸收入血的药物约90%以原形从肾脏排出,血药浓度随药物排泄而下降。但是内耳淋巴液的药物消除缓慢,出现明显的蓄积,对内耳毛细胞形成持久性损伤。用药剂量愈大,损伤愈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还有其家族性。某患者仅注射0.5克链霉素,听力就急剧下降,出现耳聋。经调查他家的三代人中就有17人因注射链霉素致聋。另有9位因注射链霉素或庆大霉素致聋的母亲,她们的17个子女中就有14人因使用相同的药物导致耳聋。医学家对独立家系的家族研究提示,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高敏特性与母系亲属的线粒体基因突变有关。因此,家属中如有该类药物致聋者,其母系亲属如母亲、外婆、姨母的后代均应禁用同类抗生素。医生开写处方时最好能询问用药史。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毒副作用较大,在当今抗菌药物众多的情况下,可否将其全线淘汰不用呢?不行!氨基糖昔类抗生素以其特有的抗菌作用、抗菌机理在抗菌药物中占有独特的席位。它们对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肺炎杆菌等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可治疗上述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败血症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可治疗绿脓杆菌引起的烧伤、创伤感染。本类抗生素与青霉素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可治疗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专家的结论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是不用,而是限用、慎用、合理应用,并且强化用药监护。①“5岁以下的儿童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是医学专家们的一致呼吁。因为幼儿还无法主诉耳鸣、听力下降等前兆症状,易贻误治疗。幼儿学话期间一旦耳聋,又必然致哑。②妊娠期的妇女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可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在胎儿出生后有可能致聋,故孕妇禁用。③在母系血缘家族成员中确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者,其后代儿童必须禁用或慎用同类药物。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利尿药速尿、利尿酸合用,可使耳毒性增强,应避免同时或先后连续用药。⑤加强用药监护,患者用药后出现持续性耳鸣常是耳毒性先兆,应报告医生,迅速停药,采取应急措施,早防早治。有条件的医院可监测血药浓度,随时调整用药剂量。肾功能不全者不用或慎用。

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我国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全国“爱耳日”。让我们切记幼儿致聋的教训,慎重用药,保护听力。 (郭曼茜)

话题二:

为瘦身竟取肋骨 慕虚荣得不偿失

据报载:成都某大学外语系一位大四女生,在别人看来是个既有脸蛋又有身材的标准“大美人”,但她对自己的身材仍然不满意。为了能在毕业后击败竞争对手,获得一份好工作,便在自己的身材上狠下功夫。她听说玛丽莲・梦露那副绝妙身材是取了两根肋骨后才拥有的,心中充满了向往。假期中她四处打听,找到一家声称能做“取肋瘦身”手术的整形医院,毅然躺上了手术台。在忍受了一番“开膛剖腹、伤筋动骨”的痛苦后,医生取下她胸腔内最下面的两根肋骨,她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纤腰。但不久周围的人便发现,原先异常活跃的她现在却再也不敢剧烈运动了,甚至不敢去挤公共汽车,变得越来越弱不禁风。经过一段时间担惊受怕的生活后,她自己也不无感慨地说:“手术之后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易碎的瓷器。我知道肋骨对内脏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尽管做手术的医生说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毕竟比别人少了两根肋骨,总是怕出什么意外。”

[点评]青春少女为了一副“魔鬼”身材,竟然躺上手术台,让医生取掉身上的两根肋骨,实在叫人不可思议。就像为了“挺”胸而在中塞些不知名的物质,为了增高而不惜打断双腿再接起来一样,此举实在不值得提倡。生理知识告诉我们,人的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以及胸骨组成。肋骨呈长条形,属于扁骨,有一定弹性。肋骨的长度自第1肋至第7肋渐次增加,以第7肋为最长。由第8肋至第12肋又渐渐变短,其中第11、12两对肋的前端连同肋软骨游离于腹壁肌层,称为浮肋。取掉浮肋的确会使人的腰部在外观上显得纤细,但这是一种人为的损伤,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在医学上,出于治疗肿瘤、结核、心脏病的需要,有时也有可能需要取掉浮肋,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如果不是出于医疗的需要,正常人最好不要轻易地取肋骨。因为骨性胸廓具有保护胸、腹腔内的脏器,参加呼吸运动的作用。手术取肋骨后,腹腔内脏得不到相应的保护,安全性有所降低。况且,手术取肋骨和其他外科手术一样,可能会遇到麻醉意外、细菌感染等风险。为了一副好身材而拿自己的生命来冒险,实在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心理学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克服虚荣心首先要自尊自重。只有自尊自重才不至于在外界的干扰下失去人格。其次应该追求内心真实的美,不图虚名。做人要有自知之明。第三要正确对待舆论。只有自信、自强才不会被虚荣心所驱使。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说得好:“虚荣的人被智者所轻视,愚者所倾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余关键)

上一篇:从高台跳水说到视网膜脱离 下一篇:孩子“犟嘴”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