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躁动期”布局高弹性次新股

时间:2022-09-28 07:49:31

受到汇率与经济预期的驱动,当前A股市场进入“躁动期”。我们认为,“躁动期”长度将长于市场一致预期(两会),躁动期未必能持续单边上涨,但主题活跃度高,结构把握的重要性上升。

A股市场进入“躁动期”

在汇率预期与经济预期两大核心驱动因素的影响下,A股市场步入春季“躁动期”。

1月份,金融数据的公布修复了市场的经济预期,释放出积极的政策信号。此外,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得到有效缓解。内部看,1月外汇储备数据下降好于市场普遍预期,周小川接受财新专访强调人民币无持续贬值基础。外部看,美国1月新增非农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概率的预期降至接近零,内外环境的相对改善有效缓解了人民币汇率压力,离岸人民币近期迎来较大幅度的升值。此前压制市场的汇率因素得到边际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之前,开工旺季未到,未有充分实体经济数据对这两大预期证实或证伪。不同于市场的一致预期,我们认为,两会不是本次“躁动期”结束的关键时间点。在本次“躁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汇率预期与经济预期变化前,且没有黑天鹅事件的情况下(例如海外风险),“躁动期”都可以继续。躁动期未必能持续单边上涨,但主题活跃度高,结构把握的重要性上升。

关注高弹性次新股

我们认为,投资者在本次“躁动期”间需要也有机会赢得一定收益,也为未来市场大幅波动提供缓冲垫储备。

因此投资者除了持有一定注重安全性的底仓品种外,还可以关注一些具有进攻性的投资主线,其中布局高弹性的次新股是较好的选择。

我们选择了上市时间在一年以内的A股公司,具体筛选标准:

1.跌幅较深:前期跌幅较大也意味着其反弹的空间更高,我们以20l5年8月26日(股灾后低点)以来从最高价跌幅达40%作为筛选标准;

2.市值相对小:市值规模更小也意味着弹性更好,我们以100亿元以下作为市值筛选标准;

3.货币资金充沛:次新股往往具有更加强烈的并购预期,而充裕的货币资金也是并购重要的保障,在此我们筛选了现金占比市值相对较高的标的。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我们筛选得到相关标的(见表)。

此外,亦可关注壳资源凸显的公司、超跌的军工股以及当前最具确定性的迪士尼主题。

上一篇: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参照指标与建... 下一篇:深港通:不争朝夕意在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