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学生的表现和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9-28 07:20:57

调皮学生的表现和因素及对策

内容摘要:问题学生不仅存在,且有增加的趋势。他们在学习、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缺陷,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减弱;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的影响;学生主体作用衰退。当然,只要政府、学校加强管理与教育,利用积极有效的策略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转化,成效将是非常明显的。

关键词:犯错学生;成因;策略;转化

问题学生不仅存在,且有增加的趋势。一般认为这类少年儿童约占学生总数的8-10-%。他们中,有些往往表现出记忆力差,思考问题迟钝。特别是,他们的思路在学习中常常断线,成绩差,丧失学习的信心。甚至离家出走,流落;他乡。有些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缺陷问题,他们有的道德认识水平低,首先观念模糊有的道德情感薄弱,缺乏同情心,是非、善恶、爱憎不分,性情暴躁,侵犯和伤害同学;有的道德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有的不守纪律,不讲礼貌,不爱学习,形成了坏习惯;有的以上诸方面兼而有之。问题学生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阻碍了教师或媒介发挥有效的教育、教学任用,同时也阻碍了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因此,如何转化有问题学生,努力使他们能自知、自控、自律、自强,情绪稳定,承受力强,意志坚定,从小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行为,促使他们成才,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成因:

要转化问题学生,首先要寻找形成问题学生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恰当,有些教师专制、放任的教育教学方式,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这是形成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减弱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给少年儿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一些学校教育应有的主导作用,却因教育的部分功能减弱,而使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呈减弱趋势。

1、学校教育被简单化为教学,而教学又往往忽视教学目的,把教学搞成应考教学,比分数,从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放松甚至放弃对多数学生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教育的弃儿。

2、片面追求分数,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过严,忽视学生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用成人的心理去设想学生的心理,更有些置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顾,忽视甚至取消体育、德育、美育、劳技教育,使学生的才能受到压抑,无用武之地。

3、忽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些教师自我中心倾向严重,不关心学生,不尊重学生,不了解学生,强调权力与惩罚,对学生强制命令,简单粗暴,动辄训斥,变相体罚和体罚。

4、学校的各种压力,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从课堂到课堂,从读书到读书。没有精彩缤繁的课余生活,只有单一化的读书生活,这样常会引起学生过度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与挫折心理,从而产生过错行为。

5、部分教师教学质量偏低,教学枯燥无味,课堂气氛不活跃,死气沉沉,令学生畏而远之。

(二)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环境围绕在学生周围,对学生自发地产生影响。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外因。

1、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特别是电视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加上活动的画面,最能吸引儿童,使儿童看到一些自己无法亲身经历的情景,成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二“课堂”。影视节目中的暴力内容和不健康的情景,会直接诱导儿童的攻击。造成儿童情绪不稳,学习不安心,成绩明显后退。

2、社会治安秩序混乱,威胁着广大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也并非安全区,社会上的邪恶之手时常伸入校园,使学生没有安全感。

3、不良社会风气,腐朽着广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区、部门、单位一手硬,一手软,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致使各种腐朽思想和黄色文化滋生、流行。一些学生自我免疫力差,做了腐朽思想的俘虏,追求享受,吃喝玩乐,丧失学习的动力和热情,热衷于在社会游荡、混日子。

(三)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的影响

1、家庭结构不良的影响主要包括:①家庭自然结构破坏。据一项调查发现,54.7%的犯罪少年是因为缺父或母、父母离异而造成品德不良;②家庭关系结构破坏。家庭成员存在着生物、社会、心理三层关系,其中一层关系的损害往往造成其他关系的裂痕,造成整个关系结构的变态。家庭关系的破裂或交淡,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据一项对210名少年犯的调查表明,家庭关系破裂,向外找“友谊”、“温暖”而犯罪的占41%;③家庭意识结构不良。孩子耳闻目睹家庭成员的错误思想、不良恶习,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有些儿童由于无知,把家中的东西弄坏,有的甚至在好奇心的支配下严重损坏家中的物品及周围环境。儿童这种行为的形成,与父母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当孩子初次犯了这种行为,父母能够说理批评,正确劝阻,则儿童的破坏行为就可以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如果父母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赞赏这种行为,便会助长儿童的破坏行为,以致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有些家庭虽是完整家庭,但父母与孩子分居,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中,或虽住在一起,但父母因忙碌每天早出晚归,与孩子很少见面、交谈,或者虽在一起,也天天见面,但父母沉溺于赌博等不良嗜好之中,对孩子不关心、不过问,关系冷漠,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问题。

错误的家教态度与方式方法。有的溺爱娇惯,重养轻教,有的重智轻德,忽视身心健康;有的宽严失度,方法不当或专制粗暴,或忽视放纵,有的缺乏一致态度,要求不一,孩子无所适从或形成两面习气。总之,家庭教育功能不全、缺乏或丧失,是学生产生过错行为和道德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四)学生主体作用衰退

相同的学校教育,相似的家庭教育,相同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学生能遵纪爱校、认真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却出现问题,无疑是学生主体作用衰退。

1、文化基础较差,失去学习信心。这些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如牛负重,尝尽了学习的艰辛,而没有学习的乐趣。只看到学习的艰苦,看不到光明的前途,而自暴自弃。

2、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对前途、理想很淡薄,不懂得热爱生活、热爱科学,没有责任心、义务感,糊糊涂涂地打发时光。

3、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种人涌向商海捞钱,一些人发了财要啥有啥,神气得很,使一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经商能赚钱,赚了钱什么都有了,赚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因此,把闯世界、赚大钱当作奋斗目标,而不安心在校读书。

综上所述,导致问题学生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因而在考虑对策要多元化,国家、学校、家庭、学生个人一方面要配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主体作用。

二、对策

(一)政府方面

1、加强政策管理。政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强化社会和学校管理。目前,国务院已正式聘请国家督学以保证办学方针和教育方法的正确贯彻和实施。地方政府亦应延请督学,对各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措施予以监督、考核。对歪曲国家教育目的、教学方针、片面追求应试教育的学校领导予以批评。

2、加强法律保护。要加大《义务教育法》、《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实施的力度。要加强对电影院、录像厅、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管理。不允许少年儿童在非节假日去那里玩乐,更不允许参加赌博、观看放映黄色、低级趣味的影视片。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高扬主旋律,强化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社会上造成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努力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振兴祖国和报效人民而读书学习。

(二)学校方面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并举,全面地培养人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对有特殊才能、有专长的学生要发现并积极培养;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校办成学生的乐园。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克服和消除社会和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做到防患于未然。现在一些地方由学校牵头,成立家庭委员会,学校、教师定期与学生家长接触,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及家庭情况,发展问题及时解决,收到良好的效果。对犯有错误的学生要予以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简单粗暴和放任自流,严禁体罚和各种高压措施。

3、实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指责。学生问题答错时,多一些期待,少一些挖苦。学生作业做错时,多一些谅解,少一些批评。学生考试考砸时,多一些安慰,少一些埋怨。学生违反纪律时,多一些忍耐,少一些训斥。同学欺负时,多一些偏爱,少一些麻木。还要切断外界干扰的途径。教师以博大公正的爱心,诚挚的感情,富有艺术性、激励性、针对性的谈话,从思想上保护有问题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4、建立转化机制,措施具体落实到位。师生结成平等友好的对子,优差生之间结成互助组。开展一帮一,多人帮一人教育活动;设计并印发问题学生转化跟踪卡(个人档案),实行分化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

5、利用集体威力,加强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良好的集体在转化差生中的作用,认为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如何发挥班集体功能,克服差生学习的依赖性?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好胜心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与荣誉感,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往往答问、析演等活动全被优生承包,而差生则失去了竞争机会,学习上因而产生了依赖情绪,久而久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无法完成,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和竞争性,让优生帮助差生,让差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优生在平等的竞争中学习,使差生心里得到满足,品尝到成功喜悦,依赖因素很快被克服。

差生往往自我了解不够,自我感觉渺小,自我评价太低,自我要求不高,自我控制不紧,自我激励不够,使他们缺乏动力和干劲,缺乏一般学生应有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要引导差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加强自控能力。

6、教师要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授课既要科学严谨,又要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师范教育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的《教育学》

上一篇:深究成本会计的发展规律 下一篇:深究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