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山区小学教育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9-28 07:19:05

边远山区小学教育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 边远山区;小学教育;

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0(A)―0010―02

一、办学规模小,管理困难大

边远山区群众居住相对分散,现存学校由于受地理位置所限,“远看是学校,近看像民房”,个别小学、教学点占地面积还不及私人院落,标准化活动场所更无从谈起。边远山区人口密度小,行政村与所辖自然村之间跨度大,大多数行政村完全小学三五十名学生或五六十名学生不等,100人以上的完全小学极少。由于相当一部分村不通班车,学生上学只能走路。加之学校布点太多,开展工作费时费力,确实难于管理。在学校检查中,有时会发现诸多问题,本想严厉批评,但一想到个别教师因山洪暴发、下雪路滑等原因双休日时常不能回家,经常徒步三四十里路到乡镇所在地买米买面,且偶尔断了米面的生活现状就难以开口。一个教学点也就一名教师,完全小学大多也是三四名教师,多数时候只能“以人为本”,但长此以往,教育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下

从教师数量上看,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师缺编严重。现有的教师工作量偏大,为了使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学校不得不立足实际,临时聘请代课教师,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师们依然忙得焦头烂额,若遇到个别教师事假、病假或产假,学校要维持好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更是雪上加霜。在完成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学校也要组织各基层小学教师及时参加县(区)级以上的培训活动和中心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一些老教师一辈子扎根在边远山区,他们在中青年时期,孜孜不倦,为山区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现阶段由于身体、家庭负担、知识老化等原因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个别青年教师,不思进取,自我感觉良好,眼高手低的现实依然存在。另外,若遇阴天下雨,山陡路滑,一些学生几天无法到校,教师的教学计划就被完全打乱,这些原因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硬件建设落伍,家庭教育缺失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校舍普遍吃紧,个别学校的某个教室既是电教室,又是接待室,同时还是学生平时轮流上课的多媒体教室。造成硬件建设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扩建无场地;八九十年代因怕学生上学路途遥远,部分自然村争先恐后,凭群众热情乱建学校(盖两间房子就算学校);边远山区的村委会普遍无经济实力,无力再向学校投入。即使有危房改造项目,也只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缺乏统筹安排和长远打算。正因为如此,学校绿化场地极其有限,学校宣传栏、墙报等无法设置。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对教育缺乏较高的认识,学生的学习全依赖于教师,家长无力辅导。学校硬件建设落伍、家庭教育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向前发展。

四、整合教育资源,走规模办学之路

为了全面提高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整合教育资源,走规模办学之路势在必行。可尝试以下三种办法:

1. 合理撤并,优化编制。为了稳步推进、逐步过渡,对现存教学点可适当撤并。建议有关部门在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的编制问题上,不仅要考虑师生比,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校年级数和班级数。例如,中心学校某基层完全小学1~5年级有在校学生31人,另一所完全小学有在校学生48人,其中31人的完全小学有关部门可参照1∶23的师生比及附加编制的要求把完全小学编制数定为2,48人的完全小学编制数定为3。这类小学的教师要完成1~5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等多学科的教学任务,每天是节节上课,堂堂跟班,劳动强度极大。中心学校各小学共有学生1440多名,77个教学班,有编制的教职工102人,实际在岗90多人,教师被分散在全乡22个小学、教学点,其中7~99人的小学多达17所,校校教师吃紧。因此,规模在100人以下的边远农村小学应按实际年级数的多少直接定编制数,3~50人的完全小学,每个年级按0.8名教师来配备,51~70人的完全小学,每个年级可按0.9名教师来配备,71~100人的完全小学每个年级可按1名教师来配备,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否则,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只能流于形式。

2. 借新农村建设之机,搞好学校布局调整。边远山区个别村由于受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群众生活极度困难。因此,边远山区的农村乡政府应该动员群众,抢抓机遇,搞好移民搬迁工作,并借此机会,把有关小学或教学点一并整合,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3. 实施寄宿制,一个乡镇可办2~3所寄宿制小学。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实施寄宿制,从长远看,能给国家节省大量的办学经费,不会造成人、财、物的极端浪费,且形成规模办学,也能给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公平上岗创造条件。这样做既能稳定教师队伍,又能提高办学质量。为了规模办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地域跨度大、人口密度大的边远农村乡镇,可办2~3所寄宿制学校,地域小、人口密度小的乡镇可办1~2所寄宿制学校。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德育的新思路 下一篇:对新时期勤工俭学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