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的进化史

时间:2022-09-28 06:05:23

盒子最早以硬盘播放机的形式出现在2004年前后的市场上,作为VCD/DVD/蓝光播放机的挑战者,这个时期的盒子基本上采用的都是Sigma Designs和REALTEK的芯片方案,界面非常简陋,只有简单的文件浏览播放功能。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先将下载的影片拷贝到硬盘,再把硬盘连接到盒子上进行播放。由于那个时期的盒子大都支持NTFS格式移动硬盘,所以市场上还出现了专门收费拷“片子”的商家;很多影视爱好者也养成了先用电脑下载高清片源,再用移动硬盘接到高清播放机上观看的习惯,各种高清资源下载站也正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兴起的。由于第一代盒子片源获取和操作都比较麻烦,所以厂家后来把联网功能加入到了盒子中,盒子也由此进化到网络时代。

网络播放器时代

随着国内宽带越来越普及,带宽也在不断提高,这为盒子加入网络播放功能提供了必要条件。2010年,苹果了Apple TV第二代;2011年飞利浦也了带有网络功能的高清播放机HMP系列。这一时期的盒子已经开始带有RJ45网络接口,用户将播放机联网之后,就可以在线点播观看影片,迅雷、PPS、PPlive等网站也能够为盒子提供在线视频点播服务。此外,用户通过局域网还可以访问存放在电脑上的视频,再也不用来回搬硬盘了。

智能盒子时代

大约在2010年左右,智能手机中流行的Android系统也被各家盒子厂商所采纳,自此盒子的功能开始变得多元化,除了可以任意点播、同步直播外,各种游戏、聊天、教育等应用亦一应俱全,同时其实际操作也要比前几代产品简单了许多。虽然初期这类盒子的售价都比较高,但是2012年底,小米盒子的推出和乐视盒子的降价,迅速把盒子从小众圈子拉入了大众视野,同时引爆了智能电视盒市场的大混战。一时间牌照方、互联网企业、IT大佬、芯片企业、运营商以及山寨厂商纷纷参战,使得智能电视盒市场急剧升温。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原本被长期忽略的电视盒突然被众多厂家如此高度重视?因为如今的智能电视盒已经不仅仅只是满足单纯的视频播放需求,而是蜕变成为了重要的互联网智能终端。

从播放器到智能盒子

智能电视盒的未来发展方向很可能成为台式机的机箱,将Wi-Fi、存储以及电视盒的功能集于一身,这不仅能够快速升级换代,而且对整个家庭云和家庭互联网的推动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传统硬盘播放器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先将下载的影片拷贝到硬盘,再把硬盘连接到盒子上进行播放。

网络化的盒子已经开始带有RJ45网络接口,用户把网络播放机与互联网相连,在线点播观看影片或者将其当作下载机下载影片后观看。

早期的硬盘播放器界面非常简陋,只有简单的文件浏览播放功能。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先将下载的影片拷贝到硬盘,再把硬盘连接到盒子上进行播放。

上一篇:内存频率越高越好? 下一篇:10款Haswell超极本横向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