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教育,创新的火花正在迸发

时间:2022-09-28 06:04:10

VR+教育,创新的火花正在迸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手DIY制作VR纸盒眼镜,了解VR眼镜的成像原理;同时利用VR纸盒眼镜进行初步的资源体验,感受VR技术的三个特点――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相结合的自主探究,完成对VR成像原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亲手制作VR纸盒眼镜、分析讨论VR成像原理,体会到动手实践的快乐,激发科学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VR纸盒眼镜的制作方法、关于瞳距的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VR的成像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8分钟)

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在今天的新课开始时,我想先检查一下,上次课回去之后大家有没有完成我们第一讲的“拓展思考”和“探究收获”,有没有人能回答我下面的两道小问题?

(1)回顾第1讲的“拓展思考”――VR视频等于3D电影吗?(3分钟)

师:同学们回答得不错,问题的答案当然是“不等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No!No!No!”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列个小表格对比一下吧!(PPT展示表格)

(2)回顾第1讲的“探究收获”――举例说明VR技术最大的三个特点是什么。(5分钟)

师:大家回顾一下上次我们观看的VR应用视频片,是不是可以试着总结一下VR技术的三个特点呢?

第一个特点就是上次我们说的一个成语――“身临其境”,它指的就是VR所具备的“沉浸感”。所谓“沉浸感”,就是指VR是现实或想象中事物的全方位的立体仿真。比如,我们看到视频片中所展示的VR手术直播、房间设计、旅游景点等。

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刚才我们在比较3D电影和VR视频时提到过。大家猜一猜?对了!就是VR可以互动,我们把这个叫做“交互性”。它可以让人与虚拟出来的环境进行互动。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手柄、数据背心、触感枪等亲身体验士兵们与敌人的战斗。

第三个特点,同学们来看看这幅图片(出示图片),这幅图片展示的是艺术家们在VR的Tilt Brush应用中利用手柄进行艺术创作、服装设计。这说明VR能激发人的想象力。VR不仅仅是一个崭新的演示形式,更是一个我们人类认识世界、认知世界、改变世界,让梦想插上腾飞翅膀的新工具和新途径。

2. 导入新课(2分钟)

师:下面我们进入新课吧!大家看,今天小航的表哥答应他要一起动手来DIY一套VR眼镜,就是老师PPT上显示的小纸盒(展示PPT)。表哥说只要自己拼装好,配上手机后就能观看VR影片。真的是这样的吗?难道小小纸盒可以神奇变身?

教师带领学生拆封VR纸盒眼镜套装。

3. 新课讲授(23分钟)

(1)观察VR镜片(10分钟)

师:大家知道吗,VR眼镜之所以能给使用者那么逼真、炫酷的视觉效果,一大功臣就是镜片啦!然而,大家知道VR镜片的工作原理吗?我们先来好好观察一下(播放PPT,显示方法一、二)。

让学生们按照方法提示观察1分钟,然后请2~3名同学讲一讲观察的情况,总结VR镜片的特点。

师: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VR镜片的特点就是“中央厚、边缘薄”,能够对显示的图像进行放大。请各位同学动脑筋想一想,这样的镜片我们把它叫做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凹透镜、什么是凸透镜,然后你再给老师答案。(展示PPT)

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凸透镜拥有放大作用。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凹透镜亦称为负球透镜,镜片的中央薄,边缘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小于物体的直立的虚像。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师:说到这里,同学们可以告诉老师VR镜片是哪种镜片吧?(学生齐声回答)对了!凸透镜。VR镜片实际上是两片特殊的凸透镜。它和普通的凹透镜当然完全不同,但是和普通的凸透镜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再仔细观察。(播放PPT)

刚刚我们提到了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是球面的一个部分。球面镜可以理解为两个表面是两个球体的一部分,非球面镜是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不是球体。一般普通的凸透镜两面都是球面。而在VR镜片的研究领域,含有非球面镜的镜头在边沿的清晰度上有较大提高,并且在畸变控制上也有较大提高。所以,目前大多数VR镜片采用的都是非球面凸透镜。这就是VR镜片和普通的凸透镜的区别。(播放PPT)

(2)瞳距(8分钟)

师:说完VR眼镜的成像原理,我想有的同学会问:“老师,那如果是近视眼怎么办?是戴着近视眼镜看VR视频吗?”其实,目前市面上流行的VR眼镜大多数都已经能支撑600度以内的近视眼人群观看。尽管每个人的视力各不相同,但是只要在选择VR眼镜时或者是利用VR眼镜观看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瞳距进行调整,那么完全就不必要戴着近视眼镜观看。所以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自己的瞳距吧!

瞳距,简单说就是两只眼睛瞳孔之间的距离。(播放PPT)我们知道,人的瞳距不是固定不变的,小孩的瞳距小,成人的瞳距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一个人的瞳距也在发生变化,直至成年。那么,一般人的瞳距是多少呢?一般成年男性的瞳距在60mm~73mm之间,成年女性的瞳距在53mm~68mm之间。

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演示的简便方法,测测自己大概的瞳距(和助教展示)。第一步:被测者眼睛望向正前方,在测量者的指挥下,用自己的两手进行测量;第二步:保持两手间的间距不变,将两手之间的间距定位在纸上;第三步:用直尺测量间距的距离,即可得出大概的瞳距。

(3)三维立体图(5分钟)

带领学生完成研学手册第8页的“看一看、猜一猜”任务,了解眼睛的神奇功能,完成三维立体图的观察。

4. 实践指导(10分钟)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演示开始DIY自己的VR纸盒眼镜吧!(完成制作后,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在助教的帮助下让学生分组体验VR手机视频。)

5. 课堂总结(1分钟)

简要总结今天的所学内容,主要把VR镜片实际上是两片凸透镜以及它的成像原理再带领学生回顾一遍。

6. 课后作业(1分钟)

(1)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上没有完成的探究任务(练习),下次课检查。

(2)提醒学生下次课带好自制的VR眼镜。

(作者单位:北京慈航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小学)

上一篇:VR+教育:真正的创新在教师那里 下一篇:探讨如何强化林业项目资金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