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当选奥运火炬手,一个普通维修工的奥运情

时间:2022-09-28 05:38:09

方鸿当选奥运火炬手,一个普通维修工的奥运情

他是一位普通维修工,却与奥运结下不解之缘,不但和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保持20多年书信联系,还受到他的亲切接见;他每月工资仅800元,为了支持北京申奥和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却先后耗资近100万元,几乎倾家荡产……

2007年10月18日,可口可乐北京奥运火炬手选拔赛落下帷幕,他从6万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奥运火炬手。

萨马兰奇签名,点燃维修工奥运情结

今年45岁的方鸿是河北石家庄市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他自小喜欢体育运动,小学时,家里订的牛奶送到一处集体奶箱,他每天放学都要到奶箱处取了奶带回家。可是因为贪玩,他经常在学校耽误时间,又不敢回家晚了,只好一路飞跑过去。从学校到取奶处再到家,一路近5公里,后来竟跑成了习惯。这无形中成了他的体育启蒙,让他在小学三年级时,一举创下所在学校60米和100米短跑新纪录,至今该校无人打破。

1981年,方鸿高中毕业后,到华北制药厂工作,成为车间一名普通的维修工。1984年8月的一天,他和工友休息时看电视,正好看到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奥运冠军许海峰颁奖。听到庄严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方鸿震惊了。在他的印象里,只有重大国事活动才奏国歌,而为一个运动员奏国歌让他非常震撼。他情不自禁地说:“我也想让萨马兰奇给颁个奖。”说完,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也引起工友们一阵哄笑。

那时起,方鸿就开始关注奥运会,阅读关于奥运会的报刊书籍。他了解到,中国从1979年恢复奥委会席位,1984年首次组团参赛,当时中国还专门发行了贴有奥运邮票的纪念封。他千方百计买到了那枚纪念封,想起那天看到的颁奖画面,他想:“不能让萨马兰奇给我颁奖,是不是可以让他给我签个名呢?”

于是,他给萨马兰奇写了一封信,说:“看到您为中国运动员颁发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我很激动,请您也为我的纪念封签名,希望中国也能举办奥运会。” 他在图书馆查到国际奥委会设在瑞士洛桑的办公地址,于是随信寄去那枚奥运纪念封。

三个月后,方鸿几乎要放弃等待时,邮件来了。那一刻,很多好奇的工友也凑过来,看着这封来自奥林匹克总部的邮件,都猜想里面装着什么。方鸿在大家的围观中,剪开了信封,可是里面除了他寄出的纪念封,就只有两张卡片。方鸿拿起纪念封翻看,没有看到签名,只在右上角看到一道如心电图似的试笔似的划痕,他不禁有些失望,工友们也都哄笑着散开了。

方鸿准备把纪念封装进信封时,看到信封上的外文,忽然醒悟:外国人的签名,当然不会是中国字,那“心电图”就是签名!方鸿激动得跳了起来,连声高呼:“这就是签名,这就是签名!”

从此,方鸿就与萨马兰奇开始互通信件,萨马兰奇给他寄一些奥运会资料,他也开始关注收藏一些有关奥运会的邮票、纪念封等,有时他请萨马兰奇签名,萨马兰奇每次都来者不拒。

1993年,北京首次申办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方鸿听到消息欣喜若狂,逢人便说:“我们也要办奥运了。”然而,那次北京以两票之差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方鸿感到非常失落,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躺了一天一夜。

后来,他给萨马兰奇写信,说到北京首次申奥失败后的感受,萨马兰奇回信说:“这次北京以两票之差没有成功,可能因为各国奥委会对北京还不够了解,但是我们还有下届、下下届,北京还有机会啊!”方鸿心头豁然开朗。

自制申奥宣传册,要让世界了解北京

1999年,北京开始申办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方鸿心里的激情又被点燃了,总想为北京申奥做点什么。他想起萨马兰奇的话,也许各国奥委会对北京还不够了解,那么怎么才能让他们了解呢,方鸿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一次,他在翻看自己的集邮册时,突然茅塞顿开:对呀,可以设计一本这样的宣传册啊!不但图文并茂,还可以把一些申奥专用纪念品放进去,可以全景展示中国人民的申奥热情!

想到就要做到,方鸿开始拟宣传册内容。他重点筛选了北京一些代表性景观,还整理了一些历史资料。同时,为了保证图片效果,他又花17000多元购买一部专业相机,潜心研究摄影技巧,然后专程去相关景点取景拍照,还购买收集了大量北京申奥发行的邮票、纪念品等,汇成一部内容充实、丰富多彩的申奥宣传册。

考虑到宣传册的宣传效果,方鸿还要把文字资料翻译成英文,这可把他给难住了。他去求助翻译事务所,但要价很高。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价钱勉强可以承受,可是人家还没翻译完,方鸿又收集到新的信息,有了新想法,内容又需要改动,结果改了两次,人家也不干了。

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方鸿看到儿子的英语书,心想,干脆就自己翻译吧,为了奥运豁出去了。他真的去书店买回一些英语教材和工具书,开始一个单词、一句话地学习,边学边照着自己的资料翻译,有时语法掌握不住,他就跟做填空题似的,在相似的句子里填单词。方鸿每天坚持学习到深夜。

经过半年多的刻苦学习,他竟然自己翻译了全部资料。为了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他又找到当初的翻译事务所,请专业人员勘误。那里的翻译看完他的资料后,问:“这是在哪家事务所翻译的?”方鸿说:“我自己翻译的。”翻译员瞪大眼睛看着他,说:“你开玩笑吧,这么专业的水平,至少是大学英语老师。”方鸿笑了。

宣传册整理完毕后,需要定量印制,方鸿要给200多个国家的奥委会主席每人都寄一本,这就需要200多本。可是他到印刷厂去谈,人家一听他要印200多本,直接拒绝了他:“印刷品是印数越多,单本成本越低,你这册子这么高档的标准,光制版费就把你吓跑了。”

方鸿说:“没关系,你算吧,我听着。”人家看他不像开玩笑,就给他具体算了算,尽管有心理准备,他还是吃了一惊。这宣传册每本成本要300多元,而印200多本,光印制费就需要6万多元,还要嵌入一些申奥邮票和纪念品等,每本又要增加成本600多元,整个宣传册制作下来,需要20多万元。

他不愿意半途而废,可是去哪里找这么多钱呢?这些年,虽然他和妻子也存了一些钱,但那都是省吃俭用攒的。没办法,他只好试探着做妻子的工作。妻子一听就火了,他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后来还是17岁的儿子帮他解围。妻子终于含泪答应了。结果,那次宣传册连印制加高昂的国际邮递费,足足花了26万多元,把他们多年的积蓄一下子全花光了。

宣传册寄出后,方鸿感觉了却了一桩心愿,也完成了一项使命。三个月后,他陆续收到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奥委会主席的回信,他们纷纷对方鸿的行为表示赞赏。一个国家的奥委会主席在信中说:“以前我们了解北京都是通过官方报表,对奥运会在中国90%的支持率感到怀疑,现在通过你的行为,让我们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每次收到这样的信,方鸿都一句句翻译给妻子听,和妻子共同感受为北京申奥尽自己力量的成就感。时间长了,妻子也逐渐体会到他的用心,开始支持他的“败家”事业。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为了纪念这历史性的时刻,他提前给台湾奥委会主席吴经国先生写信,因为他是唯一参与投票的中国人,请他从会场寄回一枚纪念封,并请萨马兰奇等人签名。

半个月后,他收到了吴经国夫人代寄的签名纪念封。那也是当时从莫斯科投票大厅寄回国内唯一的信件,纪念封上不但有吴经国的签名,还汇集了萨马兰奇、刘淇、何振梁、维尔布鲁根、袁伟民等人的签名。这枚纪念封见证了中国奥运史上重要时刻,极具文物价值,在2007年6月北京举行的国际收藏博览会上,被专家评定为“中国申奥第一国宝”。

当选可口可乐火炬手,传递北京奥运不了情

北京申奥活动尘埃落定后,方鸿回想这么多年的生活,对妻子和儿子充满深深的歉疚。为了帮自己圆梦,家里的开支能省则省,一套结婚时买的内衣,妻子穿了20多年,袖子上都有了破洞,她缝补后依旧在穿。每当看到妻子那件补丁内衣,他的心里顿时酸涩无比。已经上高二的儿子,也很少买新衣服,经常穿着校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去批发市场买几件便宜衣服。

一次,儿子所在学校开运动会,他报名参加比赛,可是却没有运动鞋,他也没跟家里说,就把方鸿以前准备扔掉的鞋子找出来。方鸿要给儿子买双新鞋,谁知儿子把旧鞋穿到脚上试了试:“蛮合适的,就它吧!”方鸿说:“这鞋都开胶了。”儿子说:“没事,我去外面修修就行。”方鸿眼泪“刷”就流下来了。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开始发行,而发行地点却设在遥远的广州。会徽一向被誉为奥运的灵魂,为了让各国奥委会都能分享北京奥运会的成长过程,他决定自费购买2000多套,赠送200多个国家奥委会,每个国家10套。

结果,方鸿转了几天也没借到钱。最后他把目光盯在自己收藏多年的邮票上,不禁心如刀绞。方鸿低价卖出了自己大部分藏品,筹款15万多元,然后专程请假赶往广州。

后来,父母也拿出几万元养老钱支持他,才让他“满载而归”。最终,方鸿用儿子上大学的学费寄出了这2000多枚会徽,后来他也收到一些回赠的纪念品。

为了宣传奥运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奥运,方鸿开始带着自己的纪念品自费参加展览。2007年春天,在上海一次展览会上,方鸿带着自己的奥运纪念品参展,其中仅萨马兰奇的通信和签名纪念品就达600多件,堪称是世界上最多的。尤其是那枚“申奥第一国宝”,被一家地产商看中,先是开价100万,方鸿没答应,他又拉着方鸿到停车场,指着一辆宝马6系列双排座跑车,说:“这辆车价值150多万,你要答应,现在你就可以把它开走。”方鸿婉言谢绝。

多年来,为了支持北京申奥和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方鸿自费购买邮寄各类邮票、纪念封、徽章、宣传册、纪念钢笔等奥运纪念品,已经累计耗资近100万元,几乎让他倾家荡产。

2007年6月24日,第13届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出席该会议的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百忙之中亲自打电话约见方鸿。当方鸿来到酒店时,87岁高龄的老人使劲握住他的手,连称“老朋友”。两人围绕奥运主题畅谈了近两个小时,最后怕影响老人休息,方鸿才起身告辞。萨马兰奇感谢他为奥运所做的努力,和他互赠了礼物,并亲切地与他合影留念。

2007年10月18日,可口可乐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选拔活动落下帷幕。经过初选和复选,方鸿从6万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当主持人现场介绍他的事迹、介绍这位普通的维修工为北京申奥和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所做的努力时,现场观众都被深深感动,全场掌声如雷。

上一篇:搭个心灵安乐窝 下一篇:灾难袭来时,我给“二奶”妹妹做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