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苦药能和糖一起喝吗等

时间:2022-09-28 04:53:23

喝苦中药能不能加糖?网友的疑惑和解答

1. 这苦药能和糖一起喝吗?

网友求助:我喝的中药里有黄连,非常苦!每次喝完都想吐,但是为了治病还是得喝。能不能把冰糖或红糖或白糖放进中药里一起喝?

赞成派

网友:适当放些冰糖或红糖,应该可以的吧。

网友:你如果实在受不了黄连的苦味,就加些冰糖吧。

反对派

网友:吃糖会降低药效的。喝过苦药后,用温开水含漱会好些。

网友:“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经验,所以最好还是不加糖,你忍着点。

2. 吃完中药能吃糖不?

网友求助:我得了胃窦炎,医生给我开了中药服用,但是这药真的很苦,我喝完能吃些糖不?

赞成派

网友:你可以吃些饴糖,饴糖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有缓急止痛的作用。

网友:吃些冰糖或喝点蜂蜜水吧。不过为了配合治疗,你最好少吃点糖。

反对派

网友:我试过喝完中药后用白开水漱口。别用糖来减轻苦味吧,毕竟糖不能真正意义上遮盖苦味。

网友:喝完中药后吃糖也就是去去口中的苦味,这点苦为啥不熬过去?又不是天天需要喝中药。

3. 小孩喝中药能加糖吗?

网友求助:中药太苦了,我家小孩屡喝屡吐,怎么办?能不能加点蜂蜜或红糖?

中立派

网友:视情况而定,有些药和糖、蜂蜜同服会影响消化。

劝阻派

网友:绝对不行,中药有配伍禁忌,不可以随意乱加,糖也不行。

网友:喝中药不该加糖。中药煎成的汤剂多数苦涩,有人受不了这种苦,不加糖就喝不下,但这样做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出谋划策派

网友:孩子喝中药普遍都是这样,你只能多次少量地喂他。每次喂一点,就不会吐了。

网友:你可以将中药熬浓些,少量快速喂给小孩喝,服后含少许蜂蜜。等小孩慢慢适应喝中药了,就不会感到很苦了。

大众医学:看过这些“吃不了苦”的大人孩子们的疑问,以及热心网友的建议和规劝,你也很矛盾吧?药苦受不了,加糖又怕药没效。那请专家来化解你的苦甜纠结吧。

白糖、红糖、冰糖、饴糖、蜂蜜……

谁是治病养生的“甜蜜伴侣”?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海颖

专家简介

王海颖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糖尿病及肾病,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

在中医门诊的诊室里外,经常听到服用中药的患者埋怨:“中药实在太苦了!” 他们还会满怀希望地询问医生:“我能在药里放点糖吗?”这种又苦又有怪味的药汁,小孩也不喜欢,家长出于无奈和疼爱,会在中药汤剂中加许多糖,希望减轻药的苦味,哄劝孩子喝下。那么,在中药汤剂中加糖调味到底可不可行?

给中药加点甜,还是忍着苦?

良药苦口,最好不加糖 大部分中药汤剂的化学成分很复杂,若在其中加入糖,会导致药液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与糖(特别是含较多铁、钙及其他杂质的红糖)发生反应。其次,过多的糖会干扰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热药的药效,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所以喝中药最好不加糖,尤其是炎症或感染类疾病患者所服用的中药,更不适合加糖。即便黄连、龙胆草等特别苦的药物,也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少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实在难以下咽的中药汤剂,服用后可用冰糖水漱口,以冲淡口中苦味,切不可直接在汤剂里加糖。

调补类中药是例外 如果服用滋补类中药或调补膏方则另当别论,可以加入饴糖或冰糖将其慢慢融化,既改善口感,又滋补脾胃,大便干燥者也可加适量蜂蜜。

比一比,谁又甜又养生?

至于调味所用的糖或蜜,究竟哪种更养生?白糖、红糖、冰糖、饴糖、蜂蜜……这些大家常用的天然甜味剂,各有哪些功效,又存在什么区别?

白糖 性平,具有润燥生津、和中缓急的作用,适用于肺虚咳嗽、口干燥渴及中虚腹痛者。

红糖 偏温,具有活血散瘀、补脾缓肝的作用,适用于血虚伴血瘀及脾胃虚寒者。

冰糖 禾本科植物甘蔗茎中的汁液制成白砂糖后,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其口味凉甜,性平,入脾肺经,具有健脾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肺燥咳嗽之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例如干燥风大的秋季,煮上一碗冰糖雪梨银耳汤,既能生津润肺、消痰止渴,又可补脑强心、滋阴养胃。

饴糖 以高粱、米、大麦、小麦、粟、玉米等含淀粉质的粮食为原料,经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阳虚或气虚所致的脘腹疼痛及肺虚干咳少痰、咳嗽乏力,也可用于体虚及小儿、产妇的滋养。临床上饴糖主要用以补脾和胃,调理中焦。但是《本草纲目》记载饴糖“秘结、赤目疳病者,切宜忌之”,故湿热内郁、中满吐逆、痰湿盛者不宜使用。

蜂蜜 即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蜜蜂所酿的蜜糖,味甘而平,能调补脾胃、润肺生肌、解毒、润肠、缓急止痛。蜂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其性甘润,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口疮、水火烫伤、风疹瘙痒。《本草纲目》记载其“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是老少皆宜的滋补品,适用于老年体衰、小儿营养不良、病后调养,对体虚便秘者尤为适用。当然这么完美的蜂蜜也有人不适宜食用,湿热痰滞、便溏或泄泻者慎用。

上述糖和蜜各有千秋,很难选出哪种更为优秀。不过论及性价比,饴糖的价格比较低廉,且补中气、健脾胃效果佳;冰糖作为调味剂使用方便,价格也不贵;蜂蜜,尤其是优质的蜂蜜,价格稍显昂贵,但其所具有的解毒、润肠功效是冰糖和饴糖所不具备的。

延伸阅读

管住孩子的小嘴,适当给点“甜头”

家里有小孩爱吃糖,该怎么办?严禁吃糖,孩子太可怜,有时还会助长糖在小孩眼里的魅力,而且儿童若糖类摄入不足,则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易疲劳;但摄入过多,则可致肥胖症、龋齿等。所以不能片面地绝对禁止孩子吃糖,而要择时、适量、有选择地食用。

疲劳饥饿时吃适量饴糖 幼儿或学龄儿童,在下午3~4时,即放学后的活动量往往较大,体力消耗亦大,易发生疲劳和饥饿。晚餐前2小时吃点甜食,不仅不影响就餐食欲,还能补充身体能量。饴糖属于发酵制成的粮食类食品,具有缓中、生津的作用,故在该时间段给孩子补充饴糖最合适。

洗澡之前吃些冰糖 洗澡时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出汗增多,消耗量增大,可能发生头晕、恶心等虚脱症状。如在洗澡前给孩子吃点冰糖,则有健脾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可以缓解洗澡后的疲劳乏力之感,防止虚脱。

运动前半小时或早晨起床后喝点蜂蜜水 运动前不宜饱餐,所以运动前半小时到1小时内给孩子吃些甜食,例如饴糖或蜂蜜水,既能提供身体运动所需的能量,又可补充水分,运动后不易有明显的疲劳感。

以上选择的“吃糖时机”不仅适用于儿童,成人也可效仿,不过需要提醒各位:饱食后忌甜食,睡前忌甜食,饭前十几分钟忌甜食,忌偏食甜食。

上一篇:细胞因子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下一篇:体检查出“高血压”,三思而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