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背叛阴霾,何庆魁父子携手回归春晚

时间:2022-09-28 03:40:43

老爸背叛家人捧红别人

2005年以前,何树成对父亲何庆魁一直心怀怨十艮。这怨恨源于父亲的背叛。1992年,何庆魁背叛妻子、背叛家庭,辞去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文化局民间艺术团创作室的工作,去长春和小品演员高秀敏住到了一起。

何庆魁的背叛给全家人带来了灾难。他辞职后,东辽县文化局收回了给他们一家栖身的房子。这距他们一家从老家吉林省松原市搬来仅仅两年时间。何树成的母亲张艳茹无奈,只得带着树成的大哥何树春、小妹何平去郊外的山下租了两间平房。那平房很破,旁边不远处有许多荒坟。一到晚上,外边还时不时飘过几朵“鬼火”,吓得母亲和小妹不敢出门。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何庆魁和高秀敏总是以恩爱夫妻形象高调面对媒体,让人误以为他们是合法夫妻。

在何树成的记忆里,父亲身体弱,干不动体力活,家里的农活全倚仗母亲,父亲则干些打鱼、卖菜之类的轻巧活。更多的时候,父亲“不务正业”,坐在炕桌前写稿子、创作二人转剧本。对此,母亲从无怨言。每当父亲坐在桌前创作的时候,何树成最愿意坐在父亲身边写作业,写完后翻看父亲刚刚写出来的东西。读着父亲写的二人转说口、唱词,何树成常常陷入退想,幻想自己登上了二人转舞台,表演着父亲写出来的段子。

可何庆魁创作的东西一直没有人认可。有一天夜里,40岁的何庆魁又在写作。写着写着,他突然生气地把笔扔在地上,难过地说:“艳茹,我对不起你和孩子。这都半辈子了,我还是一事无成。我可能根本就不是写文章的料啊!”张艳茹的心也很疼。她安慰丈夫:“庆魁,无论别人怎么说你,在我心里,你就是个才子。当初我嫁给你就是看上了你有才。家里再苦、再穷,有我顶着,你不能放弃理想,不能绝望啊!”

何树成痛心父亲的怀才不遇,也感动于母亲的无私付出。第二天一早,他跟父亲说:“爸,我不想念书了,想去学二人转。我对唱二人转可感兴趣了!”他想,自己学唱二人转后,就用父亲写的脚本,不让父亲失去希望。父亲不同意:“了半辈子还一事无成,你不能再走我的老路了。“何树成无奈,只得顺从父亲的意愿老老实实地去读书。

1988年,高秀敏用了何庆魁写的二人转《谁娶谁》,一举获得吉林省第八届戏剧新剧目汇演一等奖。1990年,吉林省东辽县文化局民间艺术团创作室聘请他担任编剧。从此,打了20多年鱼的何庆魁开始从“农民业余作者”变身为专业编剧。19g2年,由何庆魁撰写、高秀演的小品《包袱》在全国电视笑星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何庆魁声名鹊起,稿约不断。万没想到,何庆魁竟和小他11岁的高秀敏在合作中日久生情,他毅然决然地向张艳茹提出离婚。

何树成兄妹三人跪在何庆魁面前,哀求他不要和母亲离婚,不要离开这个家。可何庆魁非常决绝。他别过脸去说:“你爸写了快一辈子了,好不容易才看见一点儿希望。只有高秀敏才能让爸成功。等爸成功了,会回来的!”

何庆魁离开了家,再也没回来。何树成不理解:高秀敏对父亲有知遇之恩,父亲是应该回报她,可也不至于离婚娶她呀

1994年年底,张艳茹带着何树成兄妹三人离开让人伤心的东辽县,前往广州打工。何树成退学到建筑工地打工,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只能挣1000多元。

何庆魁虽说背叛了家庭,但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自从1997年开始和赵本山合作后,他一步步走向了事业的巅峰,由他创作的春晚小品接连蝉联春晚语言类节目冠军。在他的全力包装下,高秀敏也从二人转演员成长为著名的小品笑星。

就在何庆魁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的时候,何树成仍在广州的工地上打工。父亲的名气越来越大,何树成心中却越来越十艮父亲。他十艮父亲捧火别人,却对亲生儿子不管不问。

何树成越想越觉得自己当初没学二人转是个错误。他决定弥补这个缺憾。他向大哥辞行:“我要回东北,去实现儿时的梦想。我打了好几年工,走了这么多冤枉路,如果再继续下去,真的就再也没有改变命运的可能了。”东北有巨大的二人转演出市场,何树成要想干这一行,就必须回到东北。“我要用行动让咱爸明白,我也能吃艺术这碗饭。他当年不让我学文艺,是错误的。”融入圈子,理解父亲当年的选择

2000年秋,29周岁的何树成返回东北。他不想靠父亲,决定自己想办法做演员。何树成跑到各个艺术团毛遂自荐。艺术团的人问他会些啥,他就当场表演一段口技。原来,在广州打工时,何树成十削肖买了洛桑的光碟,没事就学火车鸣笛、学吹号的声音、学敲锣打鼓的声音练习口技。

半个月后,他突然接到辽源市文化局局长打来的电话,让他去辽源市艺术团报到。何树成没想到,自己的梦想这么快就实现了。高兴之余,何树成不忘埋怨父亲:你不识货,有识货的;没有你,我一样能成!

去辽源市艺术团后,憋着一股劲儿的何树成很快崭露头角。不久,市里需要举办一个大型演出,可团长对送来的剧本不满意,急得直转圈。何树成知道后,一夜之间赶写了4个本子,有小品,有快板书。

何树成把本子交给团长后,团长乐得直拍腿。“没想到你还真有两下子。今后你也别表演了,就给我写剧本吧!写一个我给你50元稿费。”在艺术团,何树成是临时工,每月只有300元基本工资。写一个剧本挣50元,6个剧本就是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呀!

团长越来越认可何树成写的东西。到后来,只要是何树成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修改,写完就演。何树成不但写,还参与编导、演出。他成了艺术团里能编、能导、能演的全才。2002年,艺术团给何树成转正,月基本工资也从3DC元涨到400元。

开始写剧本后,何树成渐渐懂得了,作为一个剧作家,写出东西后有人演是多么让人有成就感的事。他似乎理解父亲为何那样感激高秀敏了。

2D03年,何庆魁筹拍《圣水湖畔》,陷入资金不足困境。创业成功的何树春毅然出资帮父亲成立了庆魁影视公司。大哥当初对父亲的背叛怨恨最大,为何能不计前嫌帮助父亲?跟大哥喝酒时,何树成忍不住问起原因。大哥说,其实他挺感激父亲的,要是没有父亲的“逼迫”,也许他就不会发狠成立公司,并最终走向成功。而且在他创业之初缺乏启动资金时,是高秀敏拿出20万元给他救了急。

大哥对何树成说:“你为何能进辽源市艺术团?你以为那真是领导赏识你?那是父亲运作的结果!”何树成恍然大悟:原来父亲并不是薄情寡义的人,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父爱。

何树成毅然向团里请了长假,加入父亲的公司。到了父亲身边,何树成马上展现出能编、能导、能演的强大实力。何庆魁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儿子对艺术竞有这么高的悟性。他特意给何树成加戏,让他在剧中饰演高秀敏的儿子。在排戏过程中,父子间不知不觉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融入父亲的圈子,在业务上和父亲交流增多后,何树成渐渐明白父亲当年为何要选择“背叛”。父亲是把艺术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高秀敏对父亲有知遇之恩。即便父亲“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如果没有高秀敏这个平台,父亲仍旧只能窝在家乡的土炕上写东西。尽管对父亲为了

事业抛弃家庭的行为何树成还不能完全释然,但他开始理解父亲当初的选择。他觉得和父亲一下子亲近了很多,以前对父亲的怨恨也一点一点淡去了。

2005年8月8日深夜,37岁的何树春出了车祸。看到何树春的遗体,何庆魁几次哭得背过气去。他拉着何树成的手说:“我对不起你哥,对不起你。我这一生,你们小时我穷,没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刚刚好一点,我又离开了……我一直想做得更好些,让你们兄弟俩承认我是一个好父亲,可是他却再不给我机会了。”听着父亲的真心告白,何树成泪流满面,心中对父亲的最后一丝芥蒂也一扫而空。

事业融合,父子上阵闯难关

何树成忍痛和父亲一起处理哥哥的后事。祸不单行,10天后,高秀敏又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何庆魁再也撑不住了。他大病一场,病好后经常独坐发呆。为了让父亲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何树成把母亲从广州接回辽源自己家中。他做母亲工作,让母亲接纳父亲回来。母亲说:“少时夫妻老来伴,越老越想有个伴。如果你爸肯回来,我不计前嫌。”何庆魁没想到,他和高秀敏风风雨雨14个年头,老伴却像揭日历一样,说揭就揭过去了。晚上父子俩独处时,何庆魁拍拍何树成的肩膀:“谢谢你!”“您悄悄为我做了那么多,我也得为您做点儿事呀!”

何庆魁在儿子的慰藉下重新恢复元气。2007年,何庆魁和王璐瑶的公司合作筹拍电视剧《幸福和幸福不一样》。2008年,电视剧杀青后,原定在央视一套播出。没想到万里大造林事件爆发,何庆魁被牵扯进去。投资数百万元的电视剧一集也没卖出去不说,他还被警方追债。更惨的是,知道何庆魁官司缠身后,再也没有人找他投资拍影视剧了,连找他要小品稿子的人都没有。

何庆魁感到自己走投无路了,好像一下苍老了几十岁。他无心再写剧本,每天不是打麻将就是打鱼。何树成开始还认为父亲若能靠打麻将、打鱼远离一段是非也很好。但他很快就发现,父亲竟然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何树成跟父亲谈心:“打鱼对不对?”“打鱼有什么不对?我不打,别人也打。”“您教育我人得有三种心――慈悲心、利他心、感恩心。这三个心长齐了,这个人这一生就错不了。当年打鱼是为了生存。现在不缺吃喝了,就应该有慈悲心,不应该再去打鱼了。”何庆魁点头说:“嗯,是这个道理。我今后不去打鱼了。”“打麻将也是如此。您在这里打麻将消磨时间,不写剧本,就对不起那些喜欢看你剧本的观众,就失去了利他心,更对不起那些一路帮您走过来的人。”何庆魁陷入沉思,最后点头说:“你说得对,我不打麻将了。”

果然,何庆魁再也不打鱼、不打麻将了。但他坐在书桌前,常常好几个小时动不了笔。何树成知道父亲写不出来。他换一种方式,把自己写的剧本放到父亲桌上,诱惑父亲去看去改。何庆魁果然中计。看到剧本中有不合理的地方,他又操刀修改起来。小品《就差钱》就是这样产生的。

2010年,小品《就差钱》在辽宁卫视春晚闪亮登场,获得极大成功。2010年央视春晚,根据《就差钱》改编的《捐助》被搬上舞台,成了何庆魁的又一部经典作品。

2011年11月,63岁的何庆魁再次出山,进入央视春晚剧组,担任整台晚会语言类节目统筹,何树成随同前往,担任父亲的经纪人和助理。喜爱何庆魁的观众纷纷在网上留言:“何庆魁终于回来了,央视龙年春晚的节目有盼头!”

2011年11月27日,何树成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我父亲是送笑使者,是我心目中的语言大师,创作是他的乐趣。我要在背后推举他,拿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艺术作品,报答那些喜爱他的观众。”

上一篇:“麻辣惰医”谈生病婚姻 下一篇:QQ爱情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