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

时间:2022-09-28 03:27:21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桥分院 150076;2 武警黑龙江森林支队 157011)

【摘要】方法: ①对92例可疑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TCD)检查,筛选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例,观察脑血流次序变化;②对诊断为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屏气实验,计算屏气指数(BHI),评价其脑血流储备能力。结果: ①92例患者经TCD检查诊断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27例,总检出率29.35%;②患侧MCA 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健侧MCA、同侧ACA、PCA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 );并且患侧MCA 的搏动指数与健侧MCA、同侧ACA、PCA相比较比较显著升高(P<0.01 );出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变化;③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屏气指数及各组间屏气指数均显著低于健康成人/对照组(P<0.01 )。结论: 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显著下降,出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变化;并且出现明显的脑血流储备降低。

【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64-02

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以下简称慢性MCA闭塞)因病理过程不同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其治疗策略也有所不同[1]。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MCA闭塞患者的脑灌注和侧支循环状态,较全面地评价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并指导临床治疗。

目的利用TCD对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进行诊断,观察脑血流变化情况,并联合屏气实验从脑结构和脑血流储备/脑血管反应性两方面共同评价其脑血管储备功能。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2010.5-2011.5期间因脑血管病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可疑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92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3组:大脑中动脉系统小卒中症状(NIHSS≤3)31例(以下简称小卒中组);颈内动脉系统TIA26例(TIA组);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属高危人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35例(高危组)。另选取健康成人5例归入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和仪器

1.2.1 TCD检查:采用应用GEVivid3 彩色多普勒血流仪,探头频率2. 0 M Hz。分别检测所有检查对象两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Vs)及搏动指数(PI)。根据慢性进展性闭塞诊断标准[2] 筛选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

1.2.2 屏气实验[4]:检查对象取平卧位,平静呼吸4~5 min并记录MCA的多普勒频谱形态,探头位置固定不动,嘱患者正常吸气后屏住呼吸约30s,记录屏气末的多普勒频谱和屏气时间。测量MCA屏气前、屏气末血流速度、屏气时间,计算屏气指数 (breath-holding index ,BHI)。

1. 3 统计学处理:以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均数的比较行t 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行X2检验。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2例检查对象经TCD检测,诊断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症27例,总检出率29.35%。27例诊断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中15例经头部MRA证实,3例经头部CTA证实。

2.1 MCA慢性MCA闭塞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 (表1)

表1 27例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TCD检测值 n=27 (x±s)

*患侧MCA 的Vs分别与健侧MCA、同侧ACA、PCA的Vs比较P<0.01;**患侧MCA 的PI分别与健侧MCA、同侧ACA、PCA的PI比较P<0.01

27例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患侧MCA收缩期血流速度较健侧显著下降(P<0.01);患侧MCA收缩期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同侧ACA、PCA (P<0.01),出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变化;患侧MCA 的搏动指数显著升高(P<0.01 )。

2.2 各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屏气实验)改变 (表2)

表2 各组患者BHI检测结果(x±s)

#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及各组患侧BHI分别与对照组BHI比较P<0.01;##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健侧BHI与对照组BHI比较P<0.05;*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患侧BHI与本组健侧BHI比较P<0.05;**各组患侧BHI与本组健侧BHI比较P<0.05;Δ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及各组健侧BHI分别与对照组BHI比较P<0.01;小卒中组、TIA组和高危组患侧BHI组间比较,小卒中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平均屏气时间与健康成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及各分组间患侧BHI与健康成人相比下降明显(P<0.01);患者及各分组健侧BHI分别与对照组健侧BHI比较也出现显著下降(P<0.01 );患者患侧BHI与本组健侧BHI比较也有明显下降(P<0.05);小卒中组、TIA组和高危组健侧BHI与同组健侧BHI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

3 讨论

慢性进展性MCA闭塞,是指MCA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狭窄不断加重最后完全闭塞。患者症状相对较轻,通常在MRA上显示为MCA闭塞但患者仅有轻度的或没有卒中症状[5],部分患者还可表现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

急性和慢性MCA闭塞DSA均表现为主干及远端无血流通过。但TCD在慢性MCA闭塞的主干深度可检测到减慢低平的血流信号。高山等[2]认为MCA从狭窄到闭塞形成过程中,已有细小分支生成,而TCD可以检测到这些低平的血流频谱。邢英琦等[3]慢性MCA闭塞时出现明显的血流次序改变,提出脑血流次序的改变才是TCD诊断慢性MCA闭塞的要点。本研究中慢性MCA闭塞患者患侧MCA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同侧ACA、PCA平均血流速度(P<0.01),也观察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改变,说明将脑血流次序改变补充为慢性MCA闭塞的TCD诊断条件是可行的。

脑动脉狭窄后首先通过侧支循环也就是脑结构储备的建立保证脑灌注压,当侧支循环不足以维持脑灌注压时,血管自动调节性扩张降低血管阻力保证脑血流量,脑血流储备发挥作用。当血管调节性扩张也难以维持脑组织的灌注量时,脑组织增加对血氧的摄取率(OEF),以维持脑的代谢和功能,及脑代谢储备[6]。检测脑血流储备功能对于预测卒中风险至关重要,国外有研究者建议将之列为常规临床检查 [7] 。常用的评价脑血流储备功能的方法中TCD屏气试验具有快速方便、耐受性良好及安全等优点,在评价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已被证实是有效的和可重复的[8]。

有研究显示大部分狭窄程度>50% 且未发生大面积梗死的慢性单侧MCA狭窄闭塞患者其脑血流动力学稳定,预后较好[9]。当血管自身调节能力损伤到一定程度时,“恶性灌注损伤”状态发生,局部CBF与CBV均明显下降,卒中发生 [10]。本研究发现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脑结构储备和脑血流储备均降低,患者脑循环代偿保护机能整体下降。对于这部分患者 ,应经 TCD 动态监测血管储备的变化 ,慎重采用降压、脱水等影响脑灌注的治疗方式。

为观察不同临床表现其血流动力学是否存在差别,本研究同时将慢性MCA闭塞患者分为小卒中组、TIA组和高危组,结果显示患侧MCA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小卒中组、TIA组和高危组患侧BHI组间比较,小卒中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提示小卒中组的脑血流储备能力降低,但因样本量较小,尚需大样本进一步论证其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Rordorf G, KoroshetzW J,Ezzeddine M A, et a l.A pilot study of drug induced hypertension for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J].Neurology,2001; 56:1210-1213.

[2] 高山,黄家星。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80-81.

[3] 邢英琦,韩 珂,白竹等。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次序改变对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的诊断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 10(28):1906-1909.

[4] Sloan M A, Alexandrov AV, Tegeler CH , et al. Assesment: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report of the Therapeutics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 y. Neurology , 2004, 62(9) : 1468-1481.

[5] Coutts SB, Barber PA, Demchuk AM , et a l.Mild neurologicalsymptoms despi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J].Stroke, 2004; 35: 469-471.

[6] 于永发, 于佳梅, 董国淑. 脑血管病脑循环储备力临床评价[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8, 6:80-84.

[7] Klijn CJ, Kappelle LJ , Tulleken CA, et al. Symptomatic carotidartery occlusion. Areappraisal of hemodynamic factors[J]. Stroke,1997, 28(10) : 2084-2093.

[8] Silvestrini M,Troisi E,Cupini LM,et a1.Transcranial Doppler as sessment of 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e severe carotid stenosis[J].Stroke,1996,27:1970.

[9] Tanaka M,Shimosegawa E,Kajimoto K,et al. Chronic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hemodynamic and metabolic study with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J]. AJNR, 2008, 29: 1841.

[10] Su IC, Yang CC, Wang WH, et a.l Acute cerebral ischemia following 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 in moyamoya disease: early perfu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 [J]s.J Neurosurg, 2008, 109: 1049.

上一篇: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一篇:老年肺结核诊疗与防护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