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地方剧种“一勾勾”的渊源及艺术特色

时间:2022-09-28 12:49:51

临邑地方剧种“一勾勾”的渊源及艺术特色

[摘 要]“一勾勾”流行于山东省德州 、聊城、惠民及河北省东南地区,最主要在鲁西北地区的临邑县。“一勾勾”发展源远流长,文化背景深远,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勾勾是鲁西北劳动人民在艰辛的劳动中自然流露的一种心声唱腔,其基调抑郁、哀婉,艺术特色丰富。

[关键词]一勾勾 渊源 艺术特色

“一勾勾”剧种流行于 德州 、聊城、惠民及河北东南地区, “一勾勾”的流行源远流长。 临邑 县现属 德州市,历史悠久、文化沉淀厚重。早在四千年前就有氏族聚居,西周春秋时期属齐国。秦时置漯阴县,属济北郡。汉、晋时属济南郡。元、明、清属济南府。为黄河下流龙山文化区域,黄河冲积 平原 ,面积1007平方公里。 临邑 县地处黄河下游、运河之畔,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一勾勾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一勾勾的历史渊源

1、一勾勾的历史文化背景

南戏和北杂剧是中国南方和北方早期形成的戏曲形式。他们因方言和音乐的地域性区别而构成南北两个音乐系统。北方系统的声腔主要继承了说唱诸宫调的艺术传统。明中叶至清中叶,弦索、梆子、乱弹、皮黄四种声腔盛行。明末清初时,秦腔流传外地,影响遍及南北。清中叶梆子腔盛行,其中有山东梆子。清代初叶,北京曾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口谚。其中东柳就是指以演唱民歌、小曲为主的柳子戏。兴起于山东,流行于鲁西南、鲁中南、豫东、冀南、苏北一带。笔者认为位于鲁西北的临邑一勾勾剧种与柳子戏存在一定的联系。

2、一勾勾名称的由来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临邑一带,是在流行花鼓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发展的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据老人们说,“一勾勾”在古代叫“一股呕”,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后来逐渐被人们演变叫成了现在的“一勾勾”。清末流行于高唐、夏津、齐河及河北南部,”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代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因其主要伴奏为四弦,则叫“四根弦”,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叫“一勾勾”。 并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的美誉,说它象勾子一样把人们的神魂勾住不放,因而产生了“一勾勾”这个名称。

3、一勾勾的兴衰发展史

至今一勾勾戏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介绍,清代中叶,临邑一带有老人们组成 “一勾勾”班社,并带徒传艺。公元1830年左右,杜玉宝、杜玉发等人就在当地有不小的影响,清末和民国期间这种艺术形式就在民间广泛流传。民国初期,一勾勾戏流传于山东的临邑、禹城、齐河、高唐等县及河北沧州一带,尤其在临邑、禹城、齐河三县交界处的兴隆镇非常活跃。

(1)初期:一勾勾剧种是在民间发展起来的。五十年代初,鲁西北各地农村都有过一勾勾业余剧团,其中以德州临邑兴隆镇组织的一勾勾剧团最为著名,演职人员共有十余人。1955年该团代表临邑县参加了山东省业余戏曲会演, 1957年又以“临邑县一勾勾剧团”的名义在济南市“振成舞台”演出,引起了文化部门和临邑县宣传部门的重视。为保留和发展“一勾勾”这一地方剧种,1959年秋,一勾勾剧团由临邑县政府接管,省文化厅备案,新招收学员二十名,加原有人员共四十三名,至此正式成立了临邑县“一勾勾”剧团。

(2)困难时期:1960年至1962年间,由于自然灾害,部分老艺人离团,临邑、济阳分县,人员浮动经济收入差,是剧团最困难的时期。为改变剧团的被动局面, 1962年春天,县文教局派张承跃同志任团长,并相继选派了音乐专业干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情况大有好转,经济收入可观,演员情绪逐步高涨。经过半年的时间便购置了新的服装道具、舞台设备,为剧团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3)鼎盛时期:从1962年到1965年,相继排演了古装戏,现代戏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很好地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剧本大多移植其他剧种的,1963年,排练的《五女兴唐传》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一个剧目,当时请德州学院老师创编的曲谱,这是唯一一勾勾剧团自己创编的剧目。1963年排练的《巧遇》在潍坊流动演出连续十五天。1964年后开始排练现代戏《刘胡兰》《红梅》《队长的家世》,其中《红梅》被德州地区改为《高瞻远瞩》,并在山东省地方戏曲观摩演出中,荣获一等奖。剧团的精神面貌和演出阵容焕然一新,演员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一勾勾”剧团达到了鼎盛时期。

(4)衰落时期:由于种种原因,1971年“一勾勾剧团”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也就是老艺人们所讲的“勾梆联合”,成立了京剧团,演员们被分配到各工厂并从事了其他的工作。至此“一勾勾”剧团被解散,一勾勾剧种逐渐衰落。

二、一勾勾的艺术特点

一勾勾是鲁西北劳动人民在艰辛的劳动生活和颠簸流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心声唱腔,基调抑郁、哀婉。据老人讲,灾年时当地群众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乞讨,乞讨路上人们哼唱的小调,因此带着郁婉的成分。另说,一勾勾唱腔源于西域秦腔,带着秦腔的根性,迁徙于黄河退海地,在这一马平川上,弱化了秦腔的粗犷豪放,浸染滋生了大平原的质朴与哀婉。

1、旋律线:我国传统的戏曲唱腔的创作,都是在一个大致相同的基本曲调上进行的,一勾勾也不例外,唱词大多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并且是2+2+3的形式,字多腔少。乐句的前几个字旋律较平坦,最后一个字出现较大起伏。即在每乐句的后面有六、七、八甚至达到十三度大跳形成一呕吼的效果,因此有郁婉的感觉。

2、音阶调式:民族五声性的民族调式。主干音为do、re、mi、sol、la,历史讲北方的戏曲大都属于七声调式,而在一勾勾的主旋律唱腔中fa很少用。我认为“一勾勾”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当地民歌小调的影响,唱腔发生了变化。

3、唱腔特点:一勾勾戏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声情并茂,真声吐字、假声拖腔。女声迂回婉转,优美动听。男声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带有浓厚的梆子唱腔特点。戏曲唱腔都讲究声腔,一勾勾戏的唱腔特点为真假声明显,低音都用真声,只是在句尾翻唱大跳音程时,用假声表现一勾的演唱特点,整个乐句从真声转到假声过度很自然。

4、伴奏乐器:一勾勾戏经历了一个从无伴奏到有伴奏定调的发展过程。一勾勾发展成戏曲形式后,开始搬上舞台,演出中伴奏乐器逐步完善。一勾勾采用民间乐器伴奏,分为文场武场。文场有弦乐和管乐组成,弦乐的主要乐器有四弦、二胡、板胡、京胡、三弦、阮等等,管乐有笙、唢呐、笛子等。武场有板鼓、大锣、小锣、钹、堂鼓、碰钟等等。

5、主要板式:一勾勾戏采用的板式:慢板、快板、流水板、散板、跺板、头板、二六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等等;曲牌山坡羊、娃儿娃儿等。后经过演员的探索实践,乐队伴奏和唱腔趋向正规化,创新了“流水板”“散板”等板式,从其他剧种吸取精华加以融合,丰富了音乐表现力。

6、腔式形态:戏曲常用的腔式形态有单腔式和两腔式。一勾勾则属于头眼分尾两腔式,就是一乐句中间加间奏,两次唱完。例:一勾勾剧《王小赶脚》中,六月里三伏――好热的天,二姑娘抱包袱――忙把家还。

7、语言特点: 一勾勾戏所使用的语言是德州临邑的地方方言,读音大多为四声调,由于四声调和汉字读音的差别,"一勾勾"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后来在一勾勾戏的念白和唱词中,吸收大量临邑方言,突出了一勾勾的语言特点。

8、演出形式:初期一勾勾戏演出形式简单古老,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冬春闲季串乡演唱,后来逐步走向半职业化,常在农村集市和庙会时组队演出。每次演出只有几个演员,有时一个演员兼任好几个角色,化妆服饰和脸谱没有严格的规定。演员白天劳动晚间唱戏,百姓又称为“锄草班”。民间艺人演出形式虽然简单,但生动有趣,深受老百姓欢迎。

三、一勾勾的传承和发展

自1971年一勾勾剧团解散后,直到2001年,中央台《文化与生活》栏目来临邑进行采风活动,并邀请演员在兴隆镇演出,得到表演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冷淡了三十年的一勾勾又映入人们的视野。2005年县文化馆在弘扬民族文化的框架下,收集整理一勾勾资料上报,申请“非遗”。2006年3月顺利通过评审,成为德州市唯一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保护“非遗”的角度,当地政府及原有老演员做了些许工作,如老演员成立一勾勾协会,排演《墙头记》《姊妹易嫁》等剧目。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山东临邑师范学校在申遗成功后随即于2006年5月成立了“临邑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几年来,传播中心的师生通过亲身实践学唱一勾勾,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地方戏曲比赛和市县春晚,使一勾勾得到了动态的保护和传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的成立,在一勾勾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勾勾剧种在鲁西北这块土地上传唱了几百年,是后人应该珍惜的精神财富,对其保护传承发展是当前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戏曲声腔剧种.中国百科网.http:///article/

sort0525/so

[2]县文化馆资料.2005年

上一篇:浅议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下一篇:盘点那些忽悠人的牛奶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