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生产工艺

时间:2022-09-28 12:35:53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生产工艺

摘要: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酱油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中国调味品的生产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调味品不断的涌现,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急速增长的新兴产业。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人们常说的七件事,其中调味品的席位最多,说明了调味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很多主流财经媒体的眼中,调味品是一个冷门行业,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良秀不齐的聚集了太多的企业和产品,营销水平不太高,或许这是调味品产业被忽视的原因之一。但是中国调味品的生产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调味品不断涌现,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急速增长的新兴行业。

酱油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调味品,它以蛋白质及淀粉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集色、味于一体,能增进食欲,助消化,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之一。

1、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风格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具有较浓的酱香及酯香味,滋味鲜美,醇厚,咸甜适口,体态澄清。具有独特的风味来自于含盐量较高,有利于耐盐性有益微生物发酵繁殖(如鲁氏酵母、球拟酵母和乳酸菌类),缓慢酶解生成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糖等,故形成独特的风味。

2、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生产工艺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工艺周期较长,需要4--6个月,从原料豆粕蒸料开始、制曲、下料发酵、浇淋采用逆流回套浸出法淋油,最后勾兑成型。

3、原料采购标准及处理

(1)、豆粕

a、感官要求:应具有黄白色或黄色及香气,无不良气 味,不发霉变质,无杂物,松散的片状或颗粒。

b、理化指标

项目 标准

水分% 13.0

粗蛋白质%(干基) 43.0

(2)、麸皮

a、感官要求:细碎状,色泽新鲜一致,干燥,不发霉变质,无结块,无杂物及不良气味。

b、理化指标

项目 标准

水分% 13.0

粗蛋白质% 13.0

(3)、炒小麦

a、感官要求:色泽一致,不焦糊,不生,无杂物,具有炒小麦特有的香气。

b、理化指标

项目 标准

水分% 10.0

粗蛋白质% 13.0

(4)、将豆粕及辅料与麸皮一起按8:2--6:4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使原料吸水浸润,然后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糊化成可溶性淀粉和糖分,以便于米曲霉的繁殖和酶的分解,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和酱油的品质。

4、制曲

将蒸好的原料冷却至40℃左右,接入种曲,按投料量的0.3%,提前将种曲与麸皮混合均匀,以保证接种的均匀性,置于曲池内,30cm左右,用通风机供应空气,调节好温度,22--26小时即可出曲。制曲的关键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空气并且及时出曲。

5、下料、发酵

将制好的成曲拌入盐水,使呈浓稠的半流动状态的混合物,然后进行保温发酵,温度42--46℃,利用微生物分泌的酶分解成我们所需要的新物质的过程。

6、浇淋、淋油、勾兑成型

在罐底设假底,用泵来回浇淋,一定要保持酱醪的悬浮状,不能搅乱滤层,以免影响淋油,淋油采用逆流回套浸出法,必须连续生产,(以三油套淋头油,四油淋二油,清水淋三四油),头油二油配兑成品用,三四油留作下次回淋。

7、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国家标准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编程语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下一篇:高压电力电缆设计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