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课

时间:2022-09-27 10:26:21

大学第一课

[摘 要]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对大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立志、爱心、劝学、遵纪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进一步讨论如何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阶段。

[关键词] 大学第一课 入学教育 教育内容

大学入学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落实与否,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规划未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新生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无缝对接,为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了解新生特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面对刚跨进校门的学生们,大学的第一课该讲些什么?

讲一讲:博大的胸怀

上大学要学的是什么?这是在进大学之初首要应当解决的问题,也是会直接影响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关键问题。崇尚教育的传统、光耀门楣的渴望,这些都是催使学生进入大学的因素,却不是最终目的。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曾谆谆教导:“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

既要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需要心怀天下的博怀。而习得如此胸怀,就需要我们经常扪心反思:为什么来大学,来大学干什么,离开大学做什么?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答案。但确是值得深入思考,甚至反复琢磨一生的问题。

为什么来大学?问的是目的。前文提及,成为大学生可能只是为了一些非常现实的需要。但是既然进入这样一个学术氛围浓重的环境,就不妨将视野放宽,眼界提高一些,站在选择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工作的境界有三种“谋生、事业、使命感”。境界越高,所获得的快乐也就越持久。做学问也同样如此。如果用个人所学,为人类谋福利,境界高了,自然收获也就多了。

来大学干什么?问的是实现志向的方法。如何把握分配四年时光,学有所成。这是一个在大学整个阶段都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当然实现途径有很多,成功是不拘一格的。

离开大学做什么?看似一个结束,却是新的人生阶段的展开。而这时,便充分体现了前两个问题的价值,更是大学学习效果的直接检验。这时候,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大学中学习到的知识,还综合体现了自己的修养、心理等多方面素质。

当代大学生应该清楚社会上在发生什么;时代在往哪个方向前进;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增强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做自己的主人。要培养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习惯,防止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或者好高骛远、自命不凡。

讲一讲爱人之心

人为社会之人。在大学这个亚社会中,虽然少了一分象牙塔外的激烈竞争,但却多了一份在社交圈中兼容并包、共同进步的需求。哈佛大学曾以“谁给予你的影响最大”为主题,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是,影响最大的是同学,然后才是学校、老师。这个结果似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大学生应该常怀爱人之心。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是个性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人者,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方可顶天立地。在大学校园中,离开家庭,独立生活更需要同伴间的相互支撑。这个集体中的成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其人际关系自由度更大,主动选择性更强。良好的社交关系成为大学生活共同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不善于人际交往,很难赢得同学的目光,不仅容易成为“校园独行侠”,更加不利于日后社会关系的展开。

这就需要大学生们学习关心所处的集体,关心这个集体中的人。平等且宽容地对待他人和自己。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处事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谦和方面普遍不足。这样的环境中,谁学会了宽容,谁就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所谓爱人者人爱之。这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大学四年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尽快进入角色,尽快地开始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是每一个大学生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大学生能够迈进校园安心学习,背后凝结着无数人都付出。家庭是支撑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主要支柱。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撑,也是情感上的付出。而且大学是一个集中社会资源的场所,社会更为大学生实践提供了诸多便利。这些都是值得大学生感谢的。

付出自我,感谢所得。这是当代大学生的修身必修课。

讲一讲博览群书之志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博览群书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逐渐发生交织、走向融会贯通的今天,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无论对于自我修养的塑造,还是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入都是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高中分文理科之限、加上自主学习时间较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的偏面,这是十分无奈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时,大学阶段对知识面的扩充增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继承了高中学习模式新生,很容易陷入一味加强专业教育的误区,仍坚持分数论,这是十分可惜的。爱因斯坦曾十分精辟地指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道德上的善且鲜明的辨别力。

本着大学自由开放的精神与培养新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应更加鼓励新生更多地展开自主广泛的学习,真正做到博览群书。实现蔡元培先生曾提倡的大学本科阶段“通融文理两科之界限”的目标。

而且大学之中,有着建制齐备的图书馆与浩瀚的网络资源。如此丰富的读书条件和宽裕的学习时间,在人生中确实是难得的机遇。

博览群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由博览致博闻,知各种知识或学说之详,可以“详说之”,这是第一步;接着通过认真阅读、思考,把握众多知识或某学说的要旨、精髓,也就是由“详说之”返回到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知识、学说的精要与大义,就像孔子熟读《诗经》后一言蔽之为“思无邪”一样,如此又进了一步;在把握了知识的要旨之后,经过考察、比较,可知其好坏,进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在学习、研究年鉴、评说前人学说的过程中,有心得,有见解,可以发之,可自成一家之言。这是“读万卷书”重要内涵,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行万里路”的先决条件。

讲一讲尊道守则

前面谈了贯通整个大学生涯的三个方面。而如何迈出大学阶段的第一步?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从遵守校规校纪开始。大学是开放包容的。“独立思想,自由学术”在1946年北京大学复校演讲中,胡适曾这样倡导。但未有人说“大学是绝对自由的”。古人云:“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铁的纪律,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纪律和法律是人类得以有序生存的重要保证,也是正常开展大学学习的保证。

青年人都向往自由,而纪律又是以约束和服从为前提。纪律和自由,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实际上却是分不开的。遵守纪律,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纪律,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两者的关系,恰似风筝与线。

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有利于共同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的纪律规范维持着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它是为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秩序化,同时也为了给广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校期间必须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注意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认真参加每一项活动。最终把纪律约束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把自觉的行为习惯升华为一种文明素养

其次,尊道守则是成年人应该肩负的责任。作为大学生,更作为一名成年人,理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在很多时候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会得到院系与老师的原谅。但是类似的行为在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代价有时便是失去工作。因此,在学校时,切不可把这种宽容看做是理所应当,甚至是自己应得的。而应该视为一种幸运与一次自己改进的机会。须知,自觉遵守纪律是一种艰难的自我修养塑造。

结束语

由以往的经验与教学理论研究可以知道,认真做好大学新生的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新生入学熟悉环境后,院系应通过组织座谈会或报告会等形式向新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在入校伊始就确立一个正确清晰的目标。当然,也不可拘泥于这种形式。关键还是在思想上改善新生的思维方式。这样更便于院系引导其提高,帮助学生完成从学习知识者到社会有为青年的转变,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也是大学教育职责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枫.大学新生班主任的工作重点[j],职业教育,2010.9:231-232.

[2]郭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初探[j],价值工程,2010,27:196.

[3]郑菊芳.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构建[j],高校高职研究,2010.38:113-194.

[4]魏义婕.浅谈“90 后”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j],基础理论研讨.

[5]粟莉.上好新生第一课——我校新生入学教育浅探[j],科技信息(人文社科):143-144.

[6]孙兴洋.论大学第一课教育模式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9,4:111-112.

上一篇: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以肠道致病菌检测为基础的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