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儿童注射预防针中护士与儿童家长沟通技巧

时间:2022-09-27 10:15:02

在给儿童注射预防针中护士与儿童家长沟通技巧

【关键词】 儿童;预防接种;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经济投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品种,使得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及时接种上国家免疫规划须接种的疫苗,从而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护士与儿童家长沟通及儿童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即帮助儿童及家长,也需要取得儿童家长的信任,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完成预防接种工作意义重大。从护士的角度谈一些实际工作中与家长沟通技巧。1 具体技巧

1.1 过硬的业务能力 由于接种的对象是健康的儿童,这就要求护士的业务能力较强,对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程序娴熟掌握,对须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熟知,对家长提出常见询问能及时准确的解答,而对一些非常见的依自己的能力不能解答的问题,可以用笔记下来,而不能随便敷衍,等咨询过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弄请楚之后再给予解答,以赢得家长的信任。

1.2 娴熟的注射技术 在给儿童注射时,动作要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三查八对,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尤其是臀部注射,一定要准确定位后再注射。

1.3 心理想着儿童 要用“医者父母心”的心态,对待儿童向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关心。有研究表明:小儿虽然不一定懂事,但对于真正关心他(她)的人是很敏感的,有着神奇的直觉,有时用温暖的目光亲切的抚摸以及一些关爱他们的动作和语言,小儿往往就会配合注射的,就不那么惧怕了。

1.4 语言的技巧 语言的情感取决于护士情感的控制和调节,在工作中对儿童要富有情感性,保持愉快的心情,而不要把生活或家庭中的愉快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对待大一点的儿童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如:对男孩说:你真帅也很勇敢,你想当警察吗?勇敢才能当警察。对女孩说:你真漂亮,是个小美女,可不能哭,一哭就不美了,减轻儿童对打针的恐惧感,这样大的儿童就配合了,即使是疼痛往往也会忍着不哭不乱动,从而顺利地完成接种疫苗工作。

1.5 收集孩子家长反馈信息 由于儿童的个体差异,接种疫苗后有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把一些家长反馈回来的关于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情况的信息收集、整理,以便能在给儿童接种时,就是先把有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情况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告诉儿童家长,这样家长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出现一些常见的情况,就知道该怎么处理,而不至于急急忙忙把小孩抱到接种门诊来,增加家长的烦恼。

1.6 友善 在预防保健工作交往中,护士要有充分的交流技巧,还有高度的责任心,尊重家长,爱护儿童,护士也希望家长充分理解,给护士友善、鼓励、缓解紧张情绪,保证无意外发生。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护士与儿童家长建立起互相尊重、理解和任信、满意、忠诚、友善愿意倾听、主动服务、感情沟通、密切配合、建立融洽护患关系,完成接种工作。

1.7 理解 在相互交往中,双方要互相理解,护士在操作中,由于孩子的哭闹,家长心急,甚至过激。护士要理解其心情给予安慰。同样家长也要理解、尊重护士。发挥优质服务。2 体 会

对于一个儿童从出生到长大,尤其在一周岁以内会接种多种疫苗,大多数儿童按属地到一个接种门诊定点接种,家长经常和我们接种门诊打交道,如果以上各环节都做好了,那么儿童家长就会信任我们,儿童也较乐意来,家长与我们关系融洽,我们工作愉快顺利,这样我们就能把这项公共卫生工作做好,为创建和谐社会而贡献一份力量。

上一篇:县区级基层综合医院儿科护士离职原因分析及干... 下一篇:中期妊娠合并HIV感染引产术的院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