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双层楼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9-27 08:20:12

探析双层楼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 要】本主要就双层楼板的使用及其经济效益作出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然后论述了其施工技术。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由一层楼板和主次梁组成。梁底和楼板标高不同而影响美观,通常要吊顶装修才能使到底板平整美观。本文就此作出了论述,可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双层楼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双层楼板是一种新型建筑技术,其特征在于:具有双层结构,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用连接件连接,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楼层之间的分隔体,双层楼板的上、下层楼板用连接件连接,下层楼板主要起装饰和承受荷载的作用,上层楼板则作楼层平面并承受楼面荷载,连接件的作用是将上下、层楼板连接构成整体结构,使其产生较大的承受荷载的能力,连接件可以和上、下层楼板构成管道结构。双层楼板可极大地提高楼板的承载力,使室内空间实现大跨度跨越,改善室内空间视觉效果,具有结构合理、整体美观、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和降低整体造价等优点,具体如下:一是使用效益。可以增加室内空间并可任意隔间;减少楼板的传音系数增加隔音效果;双层楼板板高比梁高减少 0.4m 左右因而提高了建筑净空,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如果仍按原有净高进行设计则可以降低层高而增加层数;双层楼板间的连接件如衬管等可以兼做空调管路;屋顶层能显著的隔热降温,根据计算与实际测量温度,证明可减少 21% 装设空调容量,减少冷气消耗节省能源。二是经济效益。与普通梁板结构相比,双层楼板减少了模板的损耗、减少支、拆模板的人工费用而降低成本,因而应用于大跨度的建筑物单位成本降低;因高层建筑使用双层楼板可增加层数,因此在土地昂贵的情况下因建筑物单位面积陈本降低可以降低总成本;因为双层楼板屋顶无需吊设天花板而节省费用,且能提升室内净高;在相同条件下整栋建筑物高度可降低,因此楼梯踏步、电梯成本、外墙粉刷、贴马赛克及幕墙等工程均可相对降低大量成本。

一、施工工艺分析

因双层楼板的上、下层楼板不能同时浇筑混凝土,因此工艺流程为:梁及下层楼板底模支设—梁或墙体及下层楼板钢筋安装—下层楼板混凝土浇筑—梁或墙体及上层楼板模架支设—上层楼板钢筋安装—梁或墙体及上层楼板混凝土浇筑。

1、钢筋绑扎。①梁钢筋绑扎。由于双层楼板间的中空部分有一定高度,所以对于双层楼板的支撑梁梁高往往超过 500mm甚至达 1000mm,梁高超过 1000mm 时应搭设钢管绑扎架。在梁侧模板上画筋间距、摆放箍筋。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钢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其符合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②楼板钢筋绑扎楼板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为:模板清理干净——用粉笔画钢筋的间距线,通长画——摆放钢筋——绑扎下铁钢筋——等待水电预埋管、预应力钢筋、埋件——安放马凳——摆放上铁——绑扎上铁钢筋——放置垫块——检查验收。楼板钢筋绑扎前,必须在板钢筋的两个方向画线,板钢筋的起步筋位置:梁边 50mm。上下层钢筋要对齐,钢筋严格按照画线的位置进行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间距 1m 梅花形布置,以确保上部钢筋位置。安装负弯矩钢筋,每个扣均要绑扎。负弯矩钢筋弯钩竖直向下,端部加通长马凳,保证位置准确。

2、混凝土分层浇筑。首先浇筑双层楼板的下层楼板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应搭设操作人员走马道,防止踩踏钢筋,造成板局部保护层偏大或偏小。行走马道可在楼板上加设马凳,上铺木板,木板上应加设防滑条。浇筑时先浇筑下层楼板混凝土再浇筑梁混凝土,避免同时浇筑造成梁混凝土板混凝土浇捣不密实,同时必须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梁的浇筑避免形成冷缝。当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输送管应铺设在马凳上,禁止直接铺在楼板钢筋上。上层混凝土灌入后,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 ~ 10cm 振捣,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密实。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混凝土表面不下陷、不返气泡时即停止振捣,以免过振。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要控制,要露出棒头,以免影响振捣棒的振动功率,也有利于混凝土内的气体沿振捣棒往外返。为保证下层楼板混凝土带均匀密实,浇筑混凝土时,应配合用平板振捣器通过其下部模板对混凝土进行间接振捣。梁的混凝土浇筑前,要在梁两侧搭好操作架,操作架工作面高于梁顶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梁上振捣,避免踩压钢筋及相关埋件。当遇节点钢筋密集处,采用Φ30 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棒如无法插入梁内的地方应事先插入 Φ48 钢管将钢筋别开。

二、施工中的重点分析

1、梁或墙体及上层楼板模板架设。由于双层楼板的上下层楼板之间与周围的梁或墙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被包围在该封闭空间内的模板将无法取出,这部分模板包括上层楼板的底模和侧模,梁或墙体的侧模,它们永久留在双层楼板之间的封闭空间内。

2、混凝土密实及空心管位置移动问题。当双层楼板的上、下层楼板之间的连接件采用如高强复合薄壁空心管(CBF 管)等空心管材时,会受到较大浮力导致空心管位置移动、上、下层钢筋网露出、结构层加厚,必须采取对策固定空心管。管的排布安装必须预先绘制排管图,并在梁钢筋、水电管、底层钢筋和肋间钢筋片安装、预埋后进行。按排管图摆放空心管时,边摆放边用垫块垫好,并校正管的位置,做临时固定,防止空心管水平和竖向移动。依据施工图设计的空心管布置方向,采取模板缝与空心管管径相垂直的办法支设模板,且对有空心管放置的楼板的模板通长缝隙提前用胶带弹性密封。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空心管上浮,设置18号铁丝抗浮固定件,其拉结固定点设置于距管端1/4处,下料时随空心管外形起弧,铁丝下端穿过板缝与支撑架管绑扎固定。最后,在绑扎上层钢筋之前,认真全面检查调整空心管的布置及固定,对安装过程中造成的损坏且破坏率超过规定的空心管及时予以调整。为防止空心管在浇筑过程中水平移动,可以采用钢筋马凳固定。马凳两侧与空心管相切,马凳上下边与楼板上下层钢筋可靠连接,要求马凳安放稳定,马凳与楼板模板间设置垫块,马凳所以材料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由于空心管双层楼板中各种钢筋及空心管纵横交错、布置相当较密,所以空心管下方的下层楼板混凝土较难振捣密实,易发生蜂窝、麻面、孔洞等现象。为了有利于混凝土摊铺至空心管下方且摊铺均匀,混凝土浇筑沿空心管纵向进行,在管肋间下混凝土,避免混凝土直接下到空心管上;并且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的方法。首先浇筑混凝土至空心管管肋中上部,及时振捣密实后,再浇筑混凝土至上层楼板面层标高,再次振捣密实,让上下层混凝土充分融合为一体。两次浇筑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施工别注意首次浇筑混凝土时要振捣密实,防止漏振现象。三、结语

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是由一层楼板和主次梁组成。梁底和楼板标高不同而影响美观,通常要吊顶装修才能使到底板平整美观。如果分别在梁面和梁底做一层楼板形成双层楼板,上层楼板与下层楼板有一定的高度空间,并且上下层楼板依靠梁或其它连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那么既能满足底板平整美观的要求,又可以在双层楼板的夹层空间里安装消防、空调、照明等系统设施,可以说具有双重作用。同时在底层楼板预留孔洞,方便将楼板夹层内的支撑物取出。本文主要介绍这种双层楼板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赵亮,等.双层楼板施工技术 [J].建筑技术,2009,(8).

[2]严卫国,等.大直径 GBF 空心管胎模的稳定性控制 [J].建筑施工,2007,(5).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下一篇: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现代提炼及升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