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时间:2022-09-27 08:07:47

摘要:1例59岁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基础性疾病,给予静脉滴注250ml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后(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过敏反应;病例报告

乳酸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它的主要作用 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抑制细菌DNA复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 作用强的特点,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肺炎克雷白菌、变形杆菌属、伤寒沙门 菌属、志贺菌属、流感杆菌、部分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淋球菌等有较强的 抗菌活性;对部分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衣原体等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适用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中的敏感菌株引起的中、重度呼吸系统、泌 尿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伤寒副伤寒菌痢以及由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尿道炎、宫颈炎等。但若服用不当,也会引发不良反应[1]。我院成功抢救了1例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某女,5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Ⅱ型糖尿病多年,无药物过敏史。因咳嗽、流涕、咽痛、乏力,初疹为上呼吸道感染,于2013年10月17日在医院门诊治疗。体温38℃,白细胞16.9×109L,中性料细胞1.5×109/L,X线片双肺纹理增粗,心电图正常,肝胆脾双肾彩未见异常,给予静脉滴注。第一组生理盐水250ml加炎琥宁160mg 注射液;第二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50ml(浙江莎普爱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250ml左氧氟沙星0.5g,批号:130614-2);第三组生理盐水250ml加氨溴索30mg。在静滴第二组液体(输入40ml)几分钟后,患者突然晕厥,面色苍白,胸闷心慌,呼吸困难,血压下降,70/50mmHg,立即停止静滴此液,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氨茶碱0.25g,地塞米松10mg静推,肾上腺素1mg肌注。同时卧床休息,高流量吸氧,其心电图检查结果,窦性心律不齐,轻度的ST-T异常(Ⅱ),QT间期延长。30min后心率93次/min,血压105/76mmHg,症状好转。

2 讨论

乳酸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属第四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与同类抗菌药物相比,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体内吸收完全、分布广泛、血药浓度高、维持时间长、组织穿透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在临床广泛用于呼吸泌尿系统、胃肠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文献报道,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74%,其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胃部不适、腹胀、腹痛及失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和皮疹、丘疹、瘙痒等症状,引起过敏性休克者,临床罕见。已有同产同类品种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报道。过敏性休克是指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威胁生命的急性全身性性反应,是外界某些抗原进入致敏的机体后产生的变态反应(l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或外界刺激直接激活肥大细胞或IgE嗜碱性细胞表面受体,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脱颗料和释放致敏性递质,引起血管扩张发生相对低血容量休克。过敏性休克属于一种典型的Ⅰ型变态性反应,当机体受到抗原的刺激后β细胞会迅速变为浆细胞,从而释放IgE,而IgE可与外周血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及分布于呼吸道粘膜、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上的IgE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阶段(致敏阶段可维持6个月致数年,若无同样抗原刺激,以后逐渐消失)。若相同的抗原再次侵犯机体时,就会结合靶细胞表面的IgE,从而刺激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反应,释放嗜碱性颗粒,若颗粒出现全身,即可导致过敏休克。而此例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I型变态反应(速发型)。

3 建议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正确使用药物,保证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及医患纠纷的发生[2],在使用该药时,医嘱应注明滴速。其不良反应发生与年龄、剂量、疗程、有无过敏史、是否合并用药5个因素有关。我们遇到的这例左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与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一样来势迅猛,病情凶险,幸好抢救及时,所以提醒我们对各类药物一定不能轻视,一旦出现过敏的临床表现,应及时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抢救,以免发生意外。

本例为首次用药即出现过敏性休克,可能与患者特异性体质或对该药高敏感性有关,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输液情况,有无过敏反应的早期症状发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并给予对症处理,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确保输液的安全。在使用该药时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在未曾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使用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并事先做好各项抢救药物的准备工作。对发生过敏的患者应在病历中记载[3],同时对所属人员的过敏史建档备案,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胡倩,闫国立,王林泉,等.左氧氟沙星临床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1):37-38.

[2]王军玲,李小侠.左氧氟沙星致老年患者过敏性休克死亡[J].药物不良反应,2002,(3):193-194.

[3]邓普珍.临床休克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22-431.编辑/王敏

上一篇:患者依从性对慢性牙周病治疗的影响及因素分析 下一篇:牙周夹板在固定牙周病松动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