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乐结合,其乐无穷

时间:2022-09-27 07:50:32

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笔财富,是一朵奇葩。而其中的游艺民俗,关注的人则并不多,但是在我们小的时候,却经常接触。

游艺民俗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从简单易行、随意性较强的游戏,到竞技精巧、有严格规则的竞技;从因时因地、自由灵便的戏耍,到配合各种特殊需要的综合表演,都属于游艺民俗的范围。游艺民俗包括:A.口头文学。B.民间音乐和舞蹈。C.民间戏曲与曲艺。D.民间竞技。E.民间游戏。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接触民俗游艺文化,能亲自去尝试一下,并享受其中的游戏乐趣,为此我组织五(1)班的同学一起开展了以“游艺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并以项目作业的形式来记录相关实践活动。

周五布置了此项作业,周一回收。我先对同学们作了个简单统计:有35位同学向父母或长辈请教,上网搜索并亲自去尝试开展一项民俗游艺活动,占全班总数的80%,另外9位同学是凭空想象地做的,占20%。可见,我们班级大部分同学是能够听从老师安排,按照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项目作业,但也有部分同学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此次机会,没有能够亲自体验到民俗游艺活动的乐趣。

随后,我将项目作业一一仔细批阅,挑出比较好的作业,拍摄成优秀的绘画作品。这次项目作业我们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又做得怎么样呢?

第一,同学们通过向父母或长辈请教、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我们家乡的游艺民俗(民间游戏)。我统计了一下,有以下种类:

赛龙舟、斗鸡、打陀螺、123木头人、切西瓜、翻花绳、踢毽子、跳皮筋、滚铁环、老鹰捉小鸡、掰手腕、放风筝、剪纸、泼水、上岗、拔河、跳房子、弹弓、跳绳、斗蟋蟀、骑马马、九连环、弹弹珠、抖空竹、丢沙包、踩高跷、斗鸡、扇板儿、徒手拔河、赛龙舟、舞龙、舞狮、皮影戏、打麻将、猜谜语、抬花轿、地花灯、赶庙会、舞剑、打太极拳、泥叫叫、陶响球、打腰鼓、斗蟋蟀

大部分传统的民俗游艺同学们都做了记录,像“上岗”“扇板儿”“泥叫叫”是游艺项目吗?我不敢确定,因为我也没有见识过,但既然是学生们的调查成果,我也统计在内。

第二,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民间游戏,写一写它的来历,或者与该民间游戏相关的古诗词、谚语、俗语等。

同学们介绍了123木头人、打陀螺的游戏规则;介绍了泼水节、赛龙舟、九连环、斗鸡、跳绳、陀螺、毽子等游戏的传说、来历、起源,搜集了很多与民俗游戏相关的古诗词,很是有趣,真是收获多多。

如谢殊涵同学这样介绍“123木头人”的游戏规则:就是有很多人在一起,然后所有人都跑了起来,一个人喊:123木头人,大家都站立在原位不动。假如有人 动了的话,那个人就出局了,然后剩下的人继续玩。

与游戏有关的诗词曲调,如关于风筝的。

《放风筝儿歌》(江飞):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姐姐操场玩跳绳,我在野外放风筝。黑的燕子花蜈蚣;个个扎个红头绳。我一拉线,它就动,开心飞飞在天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看样子,写出这些民俗游艺来历、传说、起源的同学大多是利用了网络技术,通过关键词的搜索查找来完成任务的。这样,其实也能反映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因为根据我的了解,班级里的同学家里有电脑的不多,能够上网的更少。家长帮助孩子利用其他方式来学习,确实体现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辅导作用。

第三,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民间游戏,和你的家人一起,或和小伙伴一起玩一玩,写出玩的过程和乐趣。

游戏,当然是同学们的最爱。在老师的“命令”下,能够和家人、小伙伴一起玩起民俗游戏,真是乐不可支。写起游戏习作,也是妙笔生花!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

打陀螺

陀螺是一个好玩的东西。不论男女老少,都爱玩这个玩具。

我拿出家里珍藏已久的“宝贝”――陀螺,对爸爸说:“咱们玩陀螺吧!”“好,咱们就来比试比试!”爸爸爽快地答应了。

我拿起陀螺刚要开始,爸爸就叫住了我:“停!咱们得立个游戏规矩呀!”“那就――谁先停谁就先输了,输了就必须学小狗叫。”我想了想说。“就这么定了。”爸爸点点头,“快开始吧!”

我拿起绳子缠在陀螺上面,突然一抽。陀螺快速地旋转着,像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很快,30秒过去了,50秒,一分钟,陀螺终于停了。

爸爸仿佛知道自己会赢,便放松地唱起了歌。一定也想着我学小狗叫的样子。他用力一放,陀螺在空中打个滚,又落在了地上。陀螺越转越快,好像永远都不会停下来似的。我紧张了,已经过去40秒,50秒,一分钟,一分零五秒……啊呀,我输了。我只好扮小狗,让爸爸开怀大笑。

打陀螺是需要技巧的。我的水平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所以,我还需要不停地努力,不停地练习,一定会超过爸爸的!

同学们写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了老鹰捉小鸡、放鞭炮、捉迷藏、打陀螺、踢毽子、放风筝、滚铁环等12个民俗游艺活动。其中,踢毽子与同学们的课外生活结合得比较密切,冬季跳绳、踢毽子较多,也写得最多,写跳绳的有8篇,写踢毽子的有5篇。另外,写放风筝的有4篇,写捉迷藏的有4篇,写老鹰捉小鸡和打陀螺的分别有3篇。

第四,通过一幅画或连环画的方式,画一个民间游戏的玩乐场面。

画面内容涉及15种民俗游艺活动项目。一幅画上,画面丰富,有多种游艺活动,有10幅图画;其余:跳绳:8幅;放风筝,5幅;滚铁环,2幅;踩高跷,2幅;捉迷藏,2幅……总的看来,画得都比较简单,不够生动形象。有5位同学是画了连环画,其中黄达画了14张画,态度还是不错的。

结语

此次游艺民俗综合实践活动,以项目作业的形式进行,得到了全体同学的热烈响应。不管同学们作业的质量如何,至少他们能够认真地按照要求去完成作业。

通过数一数、查一查、玩一玩、画一画四个过程,同学们亲自去了解了一些有关民俗游艺活动的种类、来源、传说与具体的规则等,通过和家长、伙伴一起玩,体验了一把民俗游艺活动的具体玩法以及其中的乐趣,锻炼了学生与父母沟通、与同学合作的能力。

纵观此次活动,由于受学生年龄特点、家长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涉及的民俗游艺活动的项目不够齐全,类型不够广泛,今后仍可以继续研究。♪

上一篇:提高阅读效率 营造课外阅读风气 下一篇:优化小学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