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优”民警孔德才的“一地鸡毛”

时间:2022-09-27 06:58:47

“国优”民警孔德才曾在部队呆了23年,1999年转业到河南省开封市公安局,“由于荣获装备管理先进个人,转业时加了5分,顺利地进了公安系统。”一转眼,孔德才在开封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州桥派出所责任区民警的岗位上干了十年,荣获过“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在“一地鸡毛”的片警岗位上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荣誉,自然让人好奇:这“国优”品牌的含金量究竟何在?

与赵新建们的“江湖”

从部队转业时,孔德才44岁,这个年纪做责任区民警已算“大龄”,况且老孔在部队已是副团级,能否胜任,谁都没底。没想到老孔不顾级别和年龄“两个落差”,爽快地说:“没关系,我从头来。”

分配责任区时,老孔专门向所领导提出要“啃一块儿硬骨头”:把人口居住稠密,重点人口及各类案件、事件较多的自立街和小纸坊街给他。

为尽快熟知责任区的全部情况,孔德才拿出在部队时研究战术的习惯:画图。他将每个院落都画了一张草图,院子里的住户、姓名、人员构成及其他信息都标于图上。这个办法虽然“笨”,却非常实用,并且画图的过程本身又是一个熟悉的过程。短短一两个月,1104户3182人的基本情况就都印在他脑子里了。

孔德才脑子里印象最深的是赵新建。他蹲过大狱,性情暴躁,又一无所有,简直就是责任区里的一颗炸弹,“你不帮他,他就可能会重新犯错误。”

赵新建服刑期间,他的乡下媳妇给他生下了一个男孩,但由于是第二胎,一直没有敢申报户口。眼看儿子该上学了,赵新建有点急。

孔德才也急,专门跑到赵新建家里,告知他先到计生办把二胎的处罚程序办完,剩下的事我老孔来办。

让老孔没想到的是,办起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由于孩子是在家里出生的,首先要证明孩子出生的事实。老孔费劲周折找到“接生婆”,请她写了个证明,又找到赵新建的几位邻居,请他们也为孩子出生作证。办完这些,老孔又到社区把该盖的章都盖上,安安静静地坐下来,戴上他那副老花镜,专门为孩子出生的事写了一份调查材料,整理建档后,跑到分局和市局报批,忙活了一个星期,终于为赵新建的儿子上了户口。

这一套复杂的程序,孔德才办起来驾轻就熟,这是他当片警后一步一步练出来的。

为赵新建的儿子办户口的前后,老孔还为没有生活来源的赵新建一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鼓励他利用服刑期间学会的修锁手艺开了个修锁摊,日子马马虎虎算过得去。可赵新建这颗“炸弹”还是有“引燃导火索”的时候。

一次,学校让交170元钱,赵新建手头没有,就拎了一瓶酒来到办事处院里,边喝边骂,见谁骂谁,狂躁异常。老孔闻讯赶来,问清原委,掏出腰包给了赵新建170元。赵新建一时不知说啥好,扭脸就回家了。打那以后,赵新建不管在哪儿再耍酒疯,只要老孔一来,他马上就停,转身就走,决不跟老孔照面。

“老孔把赵新建挽救了,”开封府社区主任赵淑改说,“赵新建服刑时认识的人知道他会开锁,就让他一块儿去偷东西,赵新建不但拒绝了,还说要是去了对不住老孔。”

孔德才岂止是挽救了赵新建?为了给责任区另外几个刑满释放人员找出路,孔德才可没少给赵淑改添麻烦,请赵淑改为他们几个全部申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还同赵淑改商量,让这几个人负责看社区的一处停车场,“既能让他们多一份收入,又能拴住他们不出事。”

老孔的要求,赵淑改悉数满足,“老孔心眼好,他为别人这么操心,让我很感动,我没有不帮他的理儿。”

“史上最难办的户口”

孔德才经办了一桩“史上最难办的户口”。这事儿说起来比较复杂:自立街有位叫张相魁的居民,打老孔接手责任区就没见过这个人,但户口一直挂着。2009年6月15日,一位叫张五聚的中年男子,自称是张相魁的儿子,到派出所找到老孔,请求为其母亲魏秀兰入户口然后再迁到中牟县。

这都谁跟谁啊!老孔有点乱。

张五聚倒也不急,开始给老孔从头说起。1964年,张五聚的母亲魏秀兰患精神病离家出走,数年查找未果,派出所便按当时的规定把魏秀兰的户口注销了。当时张五聚才一岁多。1985年,张五聚因工作需要把户口迁到了中牟县。让张五聚做梦也想不到的是,1991年他找到了走失27年的母亲。当时张五聚认为母亲年龄大了,户口没啥用,就没有为母亲人户口。1998年,张五聚的父亲张相魁去世,但户口没有注销――难怪老孔只知其名,不见其人。现在,张五聚要为82岁的老母亲入户口然后再迁走。

问题是,怎样才能证明去世11年的张相魁、失踪45年的魏秀兰、搬走24年的张五聚这一家人在自立街住过?!

张五聚回忆,他家的老院是自立街6号。老孔查了查,1999年他接手自立街时,自立街6号已经变成了包公湖北路40号,可2002年那一片拆迁建开封府,别说包公湖北路40号院,整个包公湖北路的房子都没了。昨找?找谁?

老孔给张五聚倒了一杯水,让他静下心来,仔细回忆,最好能提供几个邻居的名字。张五聚想了半天,说有兄弟仨,叫“大狗、二狗、三狗”,还有“老五”、“东风”。老孔要他说这些人的大名,可他一个都说不出来。

这当然难不住孔德才!他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立即启动大脑里的“人肉搜索”,一会儿便把这几个人都想起来了!

“在延庆街卖凉席的是二狗,叫李旭明,在医药公司看自行车的是老五,叫詹道五,”老孔不紧不慢地说,“你明天去找他俩,如果我说的没有错,就让他俩证明你张五聚在这儿住过,你母亲当年走失。拿着他俩的证明你再来找我。”

孔德才说的对不对?他为啥有如此功夫?

要知道,孔德才可是开封市公安局2007年授予的第一批“警民一家亲”警务室民警!评定孔德才负责的开封府警务室时,他对群众的熟悉率达到100%,群众对他的满意率达98%,群众安全感达95%。为此,孔德才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孔德才把办理户口、身份证当成与群众建立感情的纽带,在办理过程中,既增加了对群众的熟悉率,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率,可谓是一举双得。常常是在责任区工作时,老孔就把需要办证的群众摸清了,由他捎到所里去办,再把办好的证件送到群众手中。

十年来,老孔办了无数的户口薄、身份证,可像张五聚这么难办的却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难是难,事情还是有了转机――张五聚第二天真的把“二狗”和“老五”的证明拿来了。看过证明,老孔思忖着自己亲自再找一个证明人会更稳妥,恰好这时居民吴天明和姐

姐来所里办户口,老孔知道他们过去在包公湖北路住,就问他们的邻居有没有一个叫“油锤”(张相魁的小名)的人,两人说有。老孔这才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程序并不简单。老孔先到社区把“二狗”和“老五”的证明盖上章,然后到张相魁的单位开具《死亡证明》。考虑到魏秀兰老太太行动不便,老孔又跑到中牟县亲眼见到魏秀兰,并为她拍了照片。忙完这一大堆“户外工作”,老孔猫在办公室,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材料,填好各种表格,报分局和市局审批。

之后,按照规定顺序,老孔先把魏秀兰的户口人到张相魁的户口薄上,再把张相魁的户口注销。最后,老孔给张五聚开具了一份户籍证明,要他拿着证明去中牟县公安局办理准迁证,见到准迁证后,老孔才把魏秀兰的户口迁走。

“我能办的都办了,尽量不让张五聚去跑,程序太多,我怕他晕。我都有点晕了。”老孔扶了扶花镜,笑着说。

把梁建军的身份证“钓”出来

孔德才注意上了梁建军、张丽夫妇。

2008年7月21日,老孔到责任区走访时,发现陕西来的梁建军、张丽两口子不知啥时候又搬到了小纸坊街78号付4号,前几天他俩还在自立街住,搬来搬去的,每次住的时间都不长。

这天只有张丽一人在家,老孔寒暄了几句,不经意地问了一下搬家的事,张丽说他俩在饭店打工,收入不高,边住边打听便宜的房子,所以就搬了好几次。老孔说是啊,出来打工不容易,抽空到所里找我把暂住证办了吧。张丽满口答应,脸上堆满了笑容,说孔警官你慢走,没事多来家里坐坐。这女人挺会来事,老孔心想。

几天后,俩人还是没来办暂住证。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老孔也催过他们,可就是不见人来。此外,老孔见张丽多,见梁建军极少,这其中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老孔心中充满了疑惑。

老孔催办暂住证还没有这么费劲过!

老孔人缘好,又是热心肠,除了给群众办户口、送身份证,还帮助困难户,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甚至还给军烈属、困难户解决危房问题。责任区的公共事务他就更操心了:厕所拆了他去协商建临时厕所,方便群众如厕;路灯不亮了,他怕走夜路的群众不安全,同有关部门联系装上路灯。能帮啥忙帮啥忙,像个“老保姆”似的。

老孔对群众亲,群众对老孔自然也亲,对他工作的支持就更不用说了。一天,老孔在小纸坊街吃早饭时,看见一个生面孔,就问他是不是这里的人。那人回答是暂住户。老孔就问他暂住证办没有。还没等那人回答,旁边的热心群众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这可是老孔管的片啊,你还不赶快办暂住证?”“老孔是个好民警,你可不能给他的工作添麻烦那!”

工作干到这个份上,每个群众都成了老孔的信息员、治安员,哪还有他不知道的事,哪还会有那么多的案件?3000多人的责任区,每月也就是一、两起案件,这在城市社区可真不容易。2009年5月,老孔的责任区实现了零发案,可把他高兴坏了。

平安,源自老孔的辛勤付出和群众的支持,也源自老孔对蛛丝马迹的不放过。梁建军、张丽办暂住证的事老孔就没有放过。

张丽会说话,脑子快,心眼多,老孔怕去得多了张丽起疑,俩口子要是真的犯过事,一旦打草惊蛇,逃之夭夭,岂不遗憾?于是,老孔决定从梁建军身上突破。

想知道梁建军啥时候一个人在家,那还不容易!到处都是老孔的信息员。所以那天得到消息后,老孔便若无其事地敲开了梁建军的门。

梁建军有点紧张,老孔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使老孔多了一分把握,他用公事公办的口吻提出了办暂住证的要求,并说你们忙不用往所里跑了,把身份证给我我给你们办,说着就把手伸了过去。梁建军也许是听说不用去派出所松了口气,也许是老孔伸过来的手不容拒绝,心情复杂地把身份证掏出来递给了老孔。

有了身份证就好办了!老孔回所里一查,马上把情况向所长作了汇报。当晚,趁梁建军、张丽都在家时,老孔和几名民警把他俩堵在了屋里,“两人看见我脸色都变了。”

据查,张丽真名周怀娟,陕西某县银行职员,与梁建军同是因涉嫌贪污犯罪的批捕在逃犯。

“我就喜欢这样的收获,那种心情无法形容,啥都不能比!”老孔一脸兴奋,眸中放光。这样的时刻,是他最为惬意的时刻。

上一篇:朱文凯 与阵地为伍 下一篇:李建波 献血10年映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