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排水设计及建议

时间:2022-09-27 05:56:50

市政道路施工中排水设计及建议

通化市勘测设计院 吉林省 134001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排水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对于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与功能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首先对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的设计进行了探讨,然后分析了市政排水施工中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排水;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市政道路工程排水设计

1.1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排水设计

1.1.1道路路基的处理

对于潮湿或水分含量过大的路基,只有采取了一定措施加以治理后才可将其作为设计路基。针对处于潮湿状态下的路基,由于其内部水分含量不是很大,施工前可分别在路基的两侧沿纵向布设排水沟,同时选取一定间隔距离设置多条横向排水沟,由此便可收集路基内部的水分并将其导入排水沟,最后利用吸水泵将水分排走,以此疏干路基。对于水分含量较大的路基,项目的施工是无法进行晾晒、碾压的,应采取换填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操作可采用干燥、优质的土体,或选择透水性能较强的颗粒材料进行换填。

1.1.2地下水位的降低

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的排水设计时,应充分重视立交处(尤其是道路下穿构筑物)的道路路基的排水问题,一般情况下可通过设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排除路面标高较低区域的水分。由于下立交区域的路基高度通常低于地下水位,在雨水的侵蚀下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必将大幅降低路基的强度,以至于出现变形、湿软等现象,破坏道路的结构与使用功能。对此,可在路基地下水位的一定范围内布设暗沟、盲沟等排水设施导出水分、降低地下水位。

1.2市政道路工程路面的排水设计

1.2.1人行道的排水设计

城市主干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倘若遭水浸泡,不仅会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与结构质量,同时也将威胁到往来人群的人身安全。因此,在设计时应科学安排路面的坡度,标高较低的一侧应与行车道靠拢,从而使人行道上的积水自然流入行车道边的雨水口内。一般情况下,对于处于挖方路段的道路,需要在其人行道外侧布设不同形式的挡土墙,在挡土墙的上方位置需设置截水沟,用以拦截流向人行道的水分。此时,通过挡土墙泄水孔流出的少量地下水、地表水将流经人行道,最后在路面坡度的作用下流入行车道、进入雨水口。值得注意的是,设置路堑挡土墙的路段,其人行道上将留有雨水痕迹,为保证路面的美观、清洁,可在路面两侧的边缘位置增设排水通道,第一时间截走流经挡土墙的水分,提高排水效率。

1.2.2行车道的排水设计

目前,我国多数市政道路工程所采用的路面排水设计,主要包括单坡排水、双坡排水。对于行车道相对较宽的道路工程,为进一步加快路面水分的径流速度、排水效率,通常会选择双坡排水设计,在道路的两侧按一定的间隔距离布设雨水口,利用与其相连的雨水连管,将路表雨水收入设置在道路下方的雨水主干管道内,最终将雨水输送至城市储水系统或河流中。非机动车道或降雨量较小地区的道路工程,可采用单坡排水设计,其不仅大幅降低了施工难度与工程量,同时还能保证路面系统的完整性。

1.2.3路面结构的排水设计

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排水设计时,对于路面结构的排水,可在道路系统的基层、面层之间增设乳化沥青下封层,从而第一时间将渗入路面结构的水分沿下封层的表面排出,以此保证道路系统的基层处于干燥状态。对于地表水丰富、降雨量较大的地区,为及时将渗入路面结构的水分排出,道路系统的排水设计通常会在道路基层的上方、路面结构的内部增设排水层,以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与此同时,可在排水层的下方布设防水性能较强的土工布,由此形成隔水层,将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分拦截在排水层中。在进行排水层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道路系统各路段路面的纵向、横向坡度,应采用碎石、砂粒、矿渣等透水性能较强的粒状材料,在提高排水效率的同时,有效防止路基下方区域地下水的上升,使路面结构长期处在干燥状态。此外,应在道路的两侧位置布设盲沟、排水沟,而对于连接雨水井与盲沟的位置,应在井壁内侧设置孔洞并加设土工布,使路面表层的雨水流入井内,最后由城市排水系统的主干管道排出。

2施工中排水问题及原因分析

2.1管道基础不符合设计要求

在道路施工中对排水设施进行设置时,常常会出现管道基础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由几个方面的综合原因造成的。第一,由于在道路施工时,地质条件复杂,各地的地质条件不同,即使同一地区,其岩土性质也是千变万化,勘察单位进行道路勘察时,常常会发生资料不准确的情况。第二,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管线工程设计人员,往往忽略地质状况对管基的影响,排水管线常常不在软基处理范围。

2.2排水管道位置有偏差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对排水管道的设置常常出现排水管道位置有所偏差。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测量有所偏差造成的。并且施工不严、刻意避让构筑物等也是排水管道偏差存在的原因。如果在事前的勘察过程中,对地质,地理位置的测量有差错,那么按照此数据设置的排水管道的位置也会有所偏差。当排水管道位置存在偏差时,这样在立面上会产生积水。这就未能使排水管道起到排水的作用。

2.3原排水构筑物会对排水施工产生影响

如果在始终道路建设时,已经存在排水管道,那么在新建市政排水管道时,原构筑物会对新建排水管道产生影响。常常由于原构筑物的存在,新建排水管道不能按照原有设计进行施工。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常常会由于原排水管道不容易进行拆迁或拆除,或者由于拆除费用较高,一些钉子户会严重影响道路施工的进程。在市政道路扩建时,道路排水施工是施工项目中较难的一个。

3施工中排水问题应对措施

3.1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设计图纸

由于在市政道路排水施工中,常常会出现管道设施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设计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勘察结果须能真实反映地质特点及地质要求。勘察时,须对地质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勘察,从而得到真实数据,供施工设计者参考。在进行施工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设计。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施工状况与设计不符的情况,这时,要认真分析,找出差异所在。

3.2认真勘察,严格控制

为了有效地防止排水管道发生偏差,进而不影响排水管道的排水作用,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首先,在施工之前获取数据阶段,要对施工地段、施工项目进行细致的勘察。严格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勘察和测试,从而获得有效的、准确的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得是进行道路排水管道设置的必要保证。在勘察过程中,要注意对当地地质条件的测试。勘察数据的取得是施工设计的有效凭证。施工放样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地质状况进行,并且检验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才能开始施工。排水管道位置的设计必须精准,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排水的作用。在排水管道设置过程中,如果意外遇到避让物,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增设连接井,用直线进行连接,或者连接角度大于135°。

3.3合理设置排水施工过程,减少意外发生

施工单位要合理地布置施工过程,做好组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建筑物影响道路施工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要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在施工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与构筑物的碰撞。如果须拆除构筑物,应该采用合法合理的安置手段。为了保障施工进度,能避免构筑物拆迁的,就会进行避免,常常改变原施工设计,尽量避开构筑物。

在市政排水施工过程中,需要保障相关路段的交通畅通,这就需要在进行施工时,对施工区的排水沟槽进行支持,从而减少道路交通对排水管道的挤压,避免造成破坏,对相关路段的疏解道路进行交通控制和引导。在市政排水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明沟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式进行排水。在不同的地段,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用不同的排水方法。市政道路排水施工过程中,常常因为施工设计和施工过程控制不严等原因,而出现很多问题,如设计不符合实际,勘察数据不准确,排水管道位置有所偏差等。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市政道路排水施工有所帮助。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的阐述了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及其在施工过程当中的一些要点分析。总之,排水系统质量能否过关,直接的影响到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施工当中,必须提高施工的质量,拒绝返工的现象,返工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道路的交通安全和居民的出行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城市排水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给水排水(动态),2007.

[2]费作为,李富,衣明林.关于路基排水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1.

[3]张裕清.浅谈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0

上一篇: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下一篇:浅析市政建设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