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企业的探索

时间:2022-09-27 05:53:59

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企业的探索

摘要:设施农业是大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牧场科技人员引领职工和大学生发展设施农业的创举进行了探索和推介。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经营体制的管理拓宽了道路。

关键词: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企业探索

富裕牧场耕地面积为17.8万亩,人均不足16亩,而且土地较为贫瘠,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困难重重。牧场针对这一情况,决定以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为突破口,采取以发展设施农业、促进职工群众增收、土地增效的有效措施,扶植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在经营体管理制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大胆创新。

一、设施农业基地发展概况

富裕牧场科技示范园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始建于2010年,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现有11栋暖棚和100栋冷棚。每栋暖棚占地450m2,冷棚占地700m2。2011年,40栋冷棚,无闲置、撂荒,全部种植薄皮甜瓜,顺利完成两季生产,所产甜瓜品质出众,在富裕地区形成了很高的知名度,被称为“牧场香瓜”,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反应热烈。

每栋冷棚种植甜瓜2200株,全年共生产两季,产量超过6000斤。结合市场平均价格,全年收入在18000元左右,除去生产成本及承包费用,每年每栋冷棚纯利润可达1万元以上。全年实现产值近70万元,创造利润近40万元。

设施农业基地作为青年创业项目,由大学生承包并管理。大学生们以科技提高生产力为目标,针对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不断突破,对大棚自动控制、基质栽培、冷棚增温、优良品种选育、嫁接、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同时还通过实践,总结出了适于本地区的生产方法。为未来发展扫清了技术上的障碍。

二、设施农业基地发展经验

设施农业突破了季节、气候的限制,实现多季、反季生产,其经济效益远远高于路地栽培。且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精细、集约型农业转变。基于其诸多优点,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其中有成功的典型也有失败的例子。我场发展设施农业,以体制创新为核心,校企共建为依托,各方支持为保障,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专长和干劲,走出了一条具有富裕牧场特色的发展之路。

1、体制创新,一举突破发展瓶颈

富裕牧场在经营体制上敢为人先,通过体制创新,一举突破了众多发展瓶颈。牧场决定将新建的40栋冷棚全部承包给大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除承包费与大棚转让费外全部收益归个人所有。通过体制创新,大学生们熟悉了市场,掌握了完整实用的甜瓜种植技术,同时还针对棚室生产中重茬、病虫害等问题,进行了科技创新,开发出了基质栽培、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技术。

通过体制创新,大学生们带动了群众,为发展设施农业,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今年,基地良好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职工群众的承包积极性空前高涨,

同时,牧场又采取预先垫付建设费用,承包户通过分期付款,逐年偿还。还在第一年为每栋大棚提供5000元的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彻底解除了承包户的资金压力,降低了入行门槛。

2、校企共建,科技化为致富法宝

牧场更懂得科研院校这一平台的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农垦更是金玉良言。

在生产中不断与高校专家沟通,向他们请教,并在专家们的启发和指导下,研究了牛粪基质甜瓜种植技术,用以解决重茬问题、实现有机生产。我们先后摸索出了基质块育苗技术,解决了早春育苗的难题。开发了人工光源工厂化育苗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育苗棚的空间利用率、降低育苗成本。

3、精耕细作,细节管理大显神威

在棚区生产管理上,验证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例如沾花药剂在25℃以上和以下要使用不同浓度,而且每朵花的用量也必须准确,使用不当或重复喷施都会造成苦瓜或化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制作了专门的喷壶,每花只喷一滴,同时,还在药剂中添加了食用色素苋菜红,保证了用药的精准。

目前,富裕牧场设施农业基地出产的甜瓜,已经成为富裕地区品质最好的甜瓜,销售价格一直高于同时期其他甜瓜一到两元,而且供不应求。甚至,一些外地香瓜也来冒名顶替,在市场上叫卖“牧场香瓜”。

三、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发展目标

1.扩大规模,尽快实现绿色有机果蔬生产

牧场计划于2012年初继续建设60栋冷棚,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果蔬生产基地。利用“四统一分”的管理原则,在1-2年的时间里,把园区打造成纯绿色果蔬生产基地,并尽快实现有机化生产,最终形成有机果蔬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出富裕牧场的设施农业自主品牌。并通过推广以牛粪为主料的无土基质栽培等技术,解决甜瓜重茬问题,并促进我场循环经济的发展。

2.科技先行,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

从自动通风降温系统开始,基地要逐步实现以机械自动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工生产,包括温湿度监控、自动喷药喷肥系统、自动给水滴灌追肥系统,最终实现数字化远程自动控制的目标,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生产自动化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投入,对抗日益提高的人力成本,还更便于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作业,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干扰,保证生产品质。

3.以工带农,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

在未来结合生产情况及市场需求,基地计划建设一定数量的果蔬深加工工厂,如果酱加工厂、果蔬冻干厂、果汁饮料场、小型葡萄酒厂、冷饮厂等,对基地出产的果蔬产品进行深加工,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基地出产果蔬对市场的依赖,规模扩大后,这些工厂还能消化掉牧场乃至于周边农场的大量经济作物,带动农业发展。工业产业的发展还能解决牧场群众的就业问题,为百姓提供更多种类的收入模式与生活模式,为“撤队并区”、场区集中居住创造条件。

4.配合旅游,发展观光休闲型农业

结合本地柯尔克孜民族村旅游观光产业,集中打造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观光园、采摘园、休闲园,建设西域风情葡萄景观迷宫、悬挂式根茎作物雾化栽培长廊、有机果蔬采摘大棚、有机果蔬产品销售餐饮中心、特种花卉观赏销售中心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达到以旅游带农业、以农业促旅游、力求使设施农业基地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上一篇:浅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黑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