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地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策略思考

时间:2022-09-27 05:52:31

商洛地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策略思考

摘 要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种养植适宜的植物和微生物种类,从而产生的一种健康经营模式。它能够有效地实现农林牧各业资源共享,促进森林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林下产业目前已经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商洛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林下产业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指导商洛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 商洛 国有林场 林下经济 发展策略

我国地林下产业兴起于21世纪初,随着林下经济的发展,各项经济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引起了政府对发展林下产业的高度重视。在各地政府、科研工作者及农林业从业者的推动下,林下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并已经逐步成为当前林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之一。林业经济有效地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能够科学保护林业资源、合理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一、商洛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状况

(1)商洛地区林下经济发展优势。首先,商洛地区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资源优势。商洛地区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为13万亩,其中生态林主要是以杨树为主,面积为8万亩,经济林以核桃和板栗为主,面积为5万亩,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林下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就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其次,商洛地区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比较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发展林下种养业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例如,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一亩拱棚可放6000~7000菌棒,按市场价格3元/斤,除去前期的投入,每亩可以获得纯利1万元。再次,商洛地区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气候优势。商洛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型季风性气候,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

(2)商洛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商洛地区的林下经济起步较晚,但也在努力探索“林菌、林药、林草、林禽”等林下经济模式,由于林下经济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加之没有稳定的投资政策和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所以商洛地区的林下经济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目前,商洛地区的大部分林下经济还局限在退耕还林上,绝大部分的林地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二、商洛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少龙头企业。商洛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因此发展规模较小。如果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能够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就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多种植户和养殖户在搞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方面都缺乏经验。因此,商洛地区当前并没有通过发展林下经济获得太高的经济效益。

(2)林下经济专项资金补贴少。发展林下经济的前期投入较大,需要的专项资金补贴多,但是当前商洛地区林下经济只有退耕还林工程的专项资金,这就造成虽然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较高,但是缺乏专项资金支持,仍然不能做好产业化,致使商洛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3)缺少新技术支持。商洛地区的林下产业起步较晚,作为商洛地区的新兴产业,如果缺少专门的产业技术服务和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指导,就会造成农户由于缺少技术支持而丧失对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特别是在养殖方面,绝大多数农户还是沿用的传统的养殖方式,缺乏科学养殖技术的指导,这就造成了饲养成本过高、效益差,从而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缺少科学的管理模式。当前,商洛地区的林下经济缺少科学的管理模式,大多数农户管理水平较低,这就造成了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的相对单一。此外,商洛地区的林业生产一般仅仅局限在采集和出售两个活动上,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也没有品牌经营,很容易会造成生态破坏,使林业资源走向枯竭。同时该项产业也缺乏农民基层合作组织的统一管理和服务,有的乡镇即便是成立了组织,也由于市场及其他原因,造成管理组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商洛地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

(1)园林资源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增强,绿化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当然城市的绿化和环境的美化都离不开园林的支持,林地资源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城市园林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园林型林下经济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2)畜牧业型。林下养殖业是林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牧草也是发展养殖业的一个趋势,养殖牲畜所产生的粪便又可以给林木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促进林木的生长,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模式。当前,我国畜牧业的市场潜力还是十分巨大的,因而发展畜牧业型林下经济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林下经济模式。

(3)能源型。发展能源型林下经济主要是发展能源型草类植物,这些植物碳的活性比较高,热值也比较高,从而能够有效地缓解现在的能源危机。此外,能源矮林也是发展能源型林下经济的一个大趋势。

(4)林药型。林荫环境是林下经济重要的资源类型,对于一些喜阴的植物在林荫下很适合生存,因此在此环境下进行中药材种植,可以更有利于重要植物的生长。例如,种植金银花、五味子和茯苓等中药材,为林业发展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5)林菌型。菌类的生长环境对湿度、光照和氧气等自然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林荫为菌类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例如,种植香菇、双孢菇和平菇等食用菌。一方面林荫为菌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菌菇的种植也增加了土壤的湿度,菌菇的保持膜又具有反光作用,可以加强树冠下部的光照,能够很好地促进林木的生长。此外,菌菇代谢所产生的废料又可以为林木的生长提供上等的有机肥,二者互惠互利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商洛地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建设有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体系。我国大部分的林区生态环境优良,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具有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森林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加深,林区也受到越来越多城市人们的青睐。因此,林业产业发展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结合林区的地域特色建设现代化的林业体系,从而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2)打造林下经济知名品牌。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林下经济产品是商洛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打造知名品牌也是延伸林下经济产业价值的重要途径。目前,商洛地区的林区果品、花卉、林禽和林药产品虽然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也没有产生具有一定销售特色的林下经济产品市场营销中心。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构建密集型的市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拓展产品的销售渠道,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要想发展林下经济首先必须有主导产业,进而形成具有一定核心观念的产业结构。从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看,林下药、菌、菇、花、草、虫、蝉等都是绿色、环保、高附加的产品,都可以在短时期内形成林业产业的主导产业。同时,开展林下养生、林下药膳新产品及休憩旅游等,都能够很大的提升林下经济产品的价值。因此,我们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和区位优势。

五、商洛地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的策略

(1)充分调动林农的积极性。由于发展林下经济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很多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林下经济投入大、见效慢,不如普通的种养,加之政府和社会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宣传力度不足,很多农户都缺乏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新闻媒体来向农户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农户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发展林下经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建设优良的林下经济种苗基地。发展林下经济首先应当建设优良林下经济种苗基地,重视建设良种采穗圃和苗木快繁基地,开展标准化苗圃工程建设,对一些发展状况较好的苗圃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改造。要加强种苗生产和供应市场的监管工作,从而有效控制种和苗的盲目使用。此外,还要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繁殖,提高良种壮苗的供应能力。

(3)建立林下经济林木的新技术体系。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不同林下经济产品的种植也应当按照它们的生态习性来选择,才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一些新品种的引种和栽培上,有自然和气候优势的地区应当及早开展林下经济新品种的引种栽培,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并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栽培管理,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鼓励农户参与,形成“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市场化发展模式。同时,还要鼓励有资金、有能力的农户大规模的种植,并进行深加工,以此来增加林下经济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林下经济产业的良性循环。

(4)完善林下经济管理机制。完善林下经济管理对于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完善林下经济管理机制。首先,相关执法部门应当对林下资源进行巡逻保护,防止他人私自进入林场采摘对林下资源造成破坏;其次,可以对国有林场实行转让承包制度,将林下资源的经营权有偿转让给国有林场内有管理能力的员工,从而确保林下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这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林场员工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5)加大林下经济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林下经济资金的投入可以采取多个渠道,如银行信贷、抵押贷款等。还可以把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整合利用资金,如设施农业建设、苗木基地建设和花卉基地建设等。通过整合资金来促进林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农户增产增收。

(6)扩大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要想更好地发展林下经济就必须扩大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其重点在于增加项目、扩宽领域和扩展规模,形成一批具有带动性的林下经济发展的典型农户,为发展林下经济打好坚实的基础。例如,有的乡镇制定了林地增效、林农增收的目标,建立了以镇政府牵头的合作社,合理利用了林下土地资源积极发展林下食用菌,提高了林地生产力,使该镇走小农户大集体大基地的发展路子,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

六、结语

林下经济可以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发展国有林场林下经济是当前商洛地区林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拓宽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它能够有效提高林地的有机含量,从而促进树木的快速生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作者单位为陕西省商南县双山林场)

参考文献

[1] 刘新波.发展林下经济的几种模式[J].林业科技情报,2013(02).

[2] 于小飞,吴文玉,张东升,王晓敏.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J].林产工业,2012(04).

[3] 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14(03).

[4] 曹盛国,王国卿,沈良伟.对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04).

[5] 董乐平.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N].延边日报,2011.

[6] 于小飞.构筑林业多元化立体生态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科技所林业产业化基地经济作物介绍西班牙主要葡萄品种简介[J].林产工业,2011(04).

[7] 王建邦,石春连.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产业国际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上一篇:浅谈云计算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备战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看会计专业教学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