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的特征与叙事策略

时间:2022-09-27 04:30:03

微纪录片的特征与叙事策略

【摘 要】传媒进入“微时代”,微纪录片顺应时代,悄然走进大众视野。本文以央视2012年推出的大型微纪录片《故宫100》为例,剖析微纪录片细碎化的新特征:适应新媒体传播、化整为零易接受及表现手法活泼。微纪录片叙事策略则有从微观视角切入、大众文化的叙事理念以及叙事结构直截了当。

【关键词】微纪录片 叙事策略 《故宫100》

继2005年摄制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之后,故宫博物院与央视又一次联手打造以故宫为主题的影像盛宴微纪录片《故宫100》。与《故宫》的宏大叙事不同,《故宫100》的制作采取了全新的方案:微纪录,每集时长仅6分钟,总共100集。总导演徐欢接受采访时表示:“六分钟的长度其实是为年轻人所做的设计,同时也是整个团队对纪录片在微时代的全新认识。”导演金明哲也表示:“这次还选择故宫为拍摄对象,其实是想把故宫拍得更个人一些,以个人视角解读故宫,更适合当代人的接收方式。”本文以《故宫100》为案例,试图探究微纪录的特征以及其独特的叙事策略。

一、100集×6分钟:微纪录的细碎化特征

正如纪录片《故宫》开篇的解说词“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故宫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面总是有着几分敬畏和神秘。几百年来那里一直是普通中国人的,即便是接近,也不见得能够读懂它。《故宫100》给了普通观众这样的机会,面对宏伟而神秘的皇家宫殿,将镜头伸入每一个角落,进行全新的平民化解读。这里面没有高高在上的皇权,没有深沉庞大的浩瀚历史,只有短小亲切,平易近人的讲述。比起7年前《故宫》里严肃的历史,它更像是茶楼里的评书奇谈,它把恢宏雄伟的中国第一宫解构成了细细碎碎的轻谈小品。

近年随着传媒技术的飞快发展,“微时代”已经开始席卷社会文化。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140个字的微博,将我们推进微时代,草根们在这个时代惜字如金,将所有问题融进140个字内。① 微时代是以微博为主要传播媒介,以短小精悍作为文化传播特征,传统纪录片在这里显得太臃肿、太冗长、太死板。顺应传播的潮流,《故宫100》横空出世,将纪录片发展引向了“微纪录片”这一新媒体纪录片领域。

1、传播技术催生“微纪录”

有学者称,从微博、微信到微电影,“微”字大行其道,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被不断开发,人们的信息的传播方式及生活方式悄然间发生着变化。“微事物”满足了人们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以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的需要。②这一切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3G、微博等一系列移动信息传播与分享技术催生了微时代的传播模式。微电影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快捷方便的接受需要,微博140个字的限制其实更是一种对博友的方便,微纪录也点滴记录当下人所思所感。《故宫100》在上也做了相应的民调:其中两道问题涉及到新媒体传播:“您觉得《故宫100》百集每集6分钟的这种新的播放形式怎么样?”。47.23%③的网友表示出对这种微纪录的肯定。在问及收看方式的时候,56.24%的被访对象是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点播观看的。这也正体现出微纪录与新媒体的密切关系,微纪录短小精悍,新媒体方便快捷。《故宫100》的传播效应远不止于此,它还成为新媒体上随时被调出来个性化观看的对象。

2、化整为零的呈现形态

新媒体是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这就注定新媒体的发展与传统的传播方式走的将是不同的道路。对传统传播方式(如图书、电视、电影等)来说,宏大的叙事、完整的体系是制作和评价其产品的重要标准。但伴随着后现代来袭,媒介文化不断碎片化,加之社会发展节奏的持续加快,人们再也无暇正襟危坐而问及深意,更追求短、平、快的信息知晓。微纪录短短几分钟,体量小,在有限的时间内关注点相对集中,适宜于讲述较为单一、简单的对象。此外,在传播方式上,网络、手机等靠流媒体的传播媒介在技术、画质方面难以承受大体量的纪录片,小体量则正好适应了此媒介特征。 《故宫100》主体讲述部分只有不到5分钟,所以,就产生了化整为零的制播策略,每集锁定很具体的一个对象。同时,每一单集都可以单独作为独立作品欣赏,像MV,像广告,接受毫无时空压力。如其中的“四面玲珑”一集介绍城墙四角上的城楼;“镇殿神符”讲的是太和殿屋顶之内的特殊神符;“中间意味”集中介绍中和殿……微纪录就是这样,在一百个微小的时间段内构成了观众对故宫整体形象想象,构成了每个人心目中属于自己的故宫形象。

3、制作手段的活泼生动

《故宫100》大胆引进卡通动画手段,分集包装上便有故宫的卡通模型,前后片花更是活泼生动的展示着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在呈现古典建筑具体构造时,在讲述建筑与建筑的位置关系时,均通过动画手法形象活泼地予以展示,有助于观众对于古典建筑细节以及整个故宫建筑群布局的了解,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在的民调中网民们更表示了对于这种手法的肯定:62.19%的观众表示“非常好,表现手法多样化,很有新鲜感”。④卡通动画的手法用于微纪录片之中,它消解了原有的严肃、古板的创作理念,而是转向了一种轻松活泼、自由随性的快餐式模式。

二、微纪录的叙事策略

1、微观平易的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作品至关重要的一点,制作者选取怎样的叙事视角直接关系到受众的认知感受,最终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形态: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故宫100》没有沿袭历史题材纪录片那种宏大的、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而是站在了普通人的角度上,采用内视角和外视角相结合的方式。第7集“威猛铜狮”里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化身为所要介绍的雕塑:“我是百兽之王,也曾叫狻猊。我是龙的儿子,也是佛的坐骑,我本来自西域,东汉才到这里,化身大门守卫,看护家宅官邸,进入紫禁城中,只管保卫皇帝,身影并不孤单,伙伴就在附近。”这样既亲切又活泼生动的介绍了故宫里的狮子,拉近了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第50集“再见紫金城”中,以末代皇帝溥仪的自述为叙事视角:“根据事先的计划,我先出养心殿,直奔神武门,荷兰人欧登科的汽车就在门外等候。这位外国公使团的首席公使还承诺,只要我能够溜出神武门,一切都不成问题……”这样的叙事视角比起客观的宣讲更生动易接受。相比《故宫》的解说词生活气息浓了很多。

此外,画面也体现着叙事视角的微观平易。整部纪录片开始便是家常景象,一个老人用三轮车拉着巨大的镜子穿行在城墙外,而后的大多数镜头均与镜子相关,老人的视角,游客的视角,真实呈现了现代人视野中的故宫。这些微观切入点很好省略掉了叙事的铺陈,在短时间内完成微纪录,紧凑的叙事小巧而灵动。

2、大众文化叙事理念

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下大众文化占主流的社会,传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叙事理念的预设会直接影响到叙事作品的文化价值取向,大众文化的叙事理念是市场培育与适应现代受众心理双重力量的结果。微纪录片诞生于传媒文化后现代的潮流之中,大众文化理念的叙事特征是题中之义。

《故宫100》尽力展现当下人对故宫的感受。第一集“天地之间”当中有这样的一段解说:“而对于这座城,我们几乎没有记忆。因为从前百姓不能进入这座城,它的记忆只属于皇帝。皇帝的记忆不能说,别人也无从知道。”第50集“再见紫金城”中的溥仪口吻自述出宫之举:“我的父亲传下令来,各宫门断绝出入,紫禁城全部进入状态。从那次出逃以后,我最怕看见高墙。我站在堆秀山上望着城墙,常常这样念叨:监狱,监狱,监狱……”完全解构了历史,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人,听到的是个人真实所想,当皇上的还会有烦恼,将观众拉进了完全不同的个体体验,也反映了现代大众文化观照故宫的独特视角。

3、叙事结构开门见山

叙事作品在讲述一件事情或者介绍一个物件时,总是会按照一定的结构来完整呈现出原貌。常见的有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等。《故宫100》就整体上来看是服从空间结构的,从金水河起沿着中轴线到北端的神武门、景山一带。微纪录片典型的传播特征限于时间和媒介关系,在快节奏的生活间隙里利用零碎时间来完成快速的视听体验,所以就单集内部而言,绝不允叙事上面拖沓铺垫、卖关子。如第32集“正大光明”中,讲述乾清宫中央悬挂的匾额“正大光明”与清代四位皇上秘密立储的矛盾。针对如此有说道的题材微纪录绕过“钩子理论”,直接进入故事的讲述:“他(康熙)把寝宫选在了乾清宫,后来,他在殿中央挂了一块匾额‘正大光明’,这是新王朝的治国宣言……就在这块匾额下,康熙的众多皇子为争夺皇位,兄弟反目,明争暗斗,耗尽了老皇帝的心力”“雍正,也许太有感触,所以,痛定思痛,创建了秘密建储制度”“匣子放在‘正大光明’匾额背后,等皇帝驾崩后,取出匣子,两份对照,拥戴新皇即位。”这样的讲述冷静沉着,娓娓道来,在短短几分钟内将事情与关系交代清楚。

结语

微纪录片的出现与发展是纪录片乘新传播手段掀起的潮流,拓展了纪实影像在新媒体上传播形态,对于纪实作品的传受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

微纪录实现了纪录片关注微小事物的可能,小到个人趣闻、路边随手拍,大到故宫这样的宏大题材的呈现。《故宫100》就将《故宫》无法收进去的细碎点滴一一阐释,如故宫周边的一些小建筑、故宫中有关宫闱秘史的小事、轶事、怪谈等尽可能收录。同样,网络上微纪录片如关注城市清洁工的《在底层》、有表达对家乡感情的《桂林,我回来了》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纪录片所忽略的,或者难以展开表现的。但是在微纪录里,这些正好是很适合的对象,这无疑对扩大了纪录片的表现范围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对于制作设备、制作成本的要求不高,对纪录片爱好者和业余人员打开了大门。

参考文献

①成晓丽,《微时代微传播的特征及影响》,《青年记者》,2012(4)

②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

/sh/2012/01-24/3622747.shtml

③④,http://app1.vote.

/viewResult.jsp?voteId=4572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秘密守护者 下一篇:浅析媒介批判理论对马克思交往异化理论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