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伟梅派的玉润珠圆

时间:2022-09-27 03:49:37

尚伟:北京京剧院演员,生于1970年。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与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是亲兄弟。丈夫高彤是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尚伟1981年考入北京戏曲学校,1988年毕业。在校期间受业于张玉英、贾世政、李慧芳、孙毓敏等老师。学习主演的剧目有《龙凤呈祥》《贵妃醉酒》《望江亭》《捧印》等。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京剧院工作至今。1996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为师,潜心钻研梅派艺术。199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在校期间曾从师朱文相、赵景勃、陆兴才、李金鸿等先生,受益良多,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02年9月考入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在1998年北京市青年京剧演员调演中荣获优秀表演奖,参赛剧目《廉锦枫》;2000年8月,在呼和浩特京剧团的邀请下,赴内蒙古排演了现代京剧《草原母亲》,获得专家们的好评。在团工作期间曾出访过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地演出,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好评。2001年随梅葆玖先生赴俄罗斯讲学演出,演出剧目《天女散花》,受到俄罗斯观众的欢迎。2001年在南京市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中荣获优秀表演奖,参赛剧目《草原母亲》,剧中饰演主人公达力玛。

圆润甜亮,柔美大方

周所周知,梅先生的嗓音高宽清亮,圆润甜脆。他的音域宽广,音色则干净饱满。梅先生穷其一生,唱腔臻至炉火纯青之境。其唱工从不矜才使气,始终保持平静从容的气度,从而高音宽圆,低音坚实。到晚年仅音高稍有变化,依然珠圆玉润,无一句有气馁音懈之处。他精通音律,吐字讲究五音、四声、尖团,而不拘泥。发声善用共鸣,无论何种音韵的字都能使之如莺声圆啭。梅兰芳的演唱艺术具有端庄娴雅的古典美,平和中正,恰到好处,处处出自天然,全无人为斧凿痕迹,在表面规矩平淡之中显现出深沉含蓄的内在魅力。

尚伟说,梅派的戏唱出来舒缓优美,特别委婉动听,而且唱腔与人物的结合十分自然。她以《三娘教子》这出戏为例:“这出戏三娘一直是‘二黄’的唱,唱出来并不华丽,但恰恰能反映这个人物忧愁的心境。”

到了《霸王别姬》这出戏,虞姬一上来有四句“摇板”,表现了她于四面楚歌之间不失端庄大方的气质。另外,像《凤还巢》中人物面对继母露骨偏心,敢怒而不敢言;《西施》中人物身陷吴宫,报国无期。这里各有一段“南梆子”翻高行腔,但均不显得声嘶力竭、歇斯底里,而是表露得体,将人物拿捏得恰到好处。《穆桂英挂帅》中责文广、《生死恨》中骂胡儿、《宇宙锋》中斥昏王,均没有出现飞扬跋扈咄咄逼人的行腔,由此看出,梅先生对人物与美的把握恰到好处。另外,《宇宙锋》中赵女对父亲寡廉鲜耻行为的对抗,以“反二黄慢板”行腔表达之,这是其他剧种和流派中难见的。

尚伟认为梅派唱腔的另一大特点是:大方得体,朴实无华。其实这恰恰反映出梅派已臻艺术的最高境界。正像常言所道——梅派唱腔“平易无奇”“易学难通”。其道理在于,艺术的最高境界往往是“绚烂归于平淡”。也可以说“平淡”是最高境界,犹如书法中的“藏锋敛气”,才是真正地达到了形式简单而内容丰富的地步。所以梅派之美在于举重若轻,流丽自然,润物无声。

圆味深长,韵味十足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一语道破女性特有的无限柔美,珠圆玉润般温婉可人,同样表现东方女性柔美似水的还有京剧舞台上的梅派艺术。世人皆知,梅派艺术的表演处处体现一个“圆”字。不仅唱腔甜美圆润,念白更如珠玑落玉;做工也讲究“圆”,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给人美轮美奂之感;武打则不乏武中寓舞,仍少不了“圆”的味道。

要说这念白,尚伟讲起《汾河湾》这出戏。整出戏只有四句慢板的唱,其余皆是念白。那大段大段的念白,从剧中的柳迎春的口中琤而出,仿佛一位盼夫早归的村妇就在眼前。念白平易近人,口语化的同时,又不失韵味,这是梅派的特点。还有一出《宇宙锋》,念白也是出奇的好听。那金殿骂秦二世一段,能从念白中分出喜、怒、忧、思、悲、恐、惊来,不但字字琮琮,而且口、眼、身、手,面面俱到。

说起梅派的做工,也有讲究“圆”的地方。例如梅派做功,讲究腰里要有“圆”——逢左必右、逢右必左。代表性的如《天女散花》这出戏,剧情十分简单,主要看演员舞绸子呈现的画面之美,让观众耳目一新。“只是一个舞绸子,演员的手眼身法步就全部贯穿出来,绸子舞到天上去,如果哪点配合不好,全身不协调,绸子就可能会舞到自己头上。”尚伟说,“梅派的做工很多看似简单,其实表演出来是非常难的。”

说完了做工,再谈梅派的武打。梅派的武打并不以勇武刚猛取胜,而是打中有舞,外圆内方,表现女性旖旎婀娜之姿,又不失矫健、利落之态,打起来好看。梅兰芳演的《虹霓关》(头本饰东方氏)、《水斗》(《白蛇传》中一折)等武打戏,都做到了这一点。《虹霓关》中和王伯党会阵的“对枪”, 一招一式是“圆”而不露锋芒,左右对阵又充满了画面平衡之美。

尚伟最后总结道:“唱念做打舞,梅先生曾说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所以梅派学到最后非常难把握。作为梅派艺术的传承者,一个成年演员,我想首先得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学习梅派、用心体会,一味地模仿梅先生是行不通的,毕竟每个人的条件不同,能够在继承梅派的同时唱出自己的风格,这才是发扬梅派艺术的最佳途径。”

上一篇:陈燕:我要一人一狗走天涯 下一篇:盲人相声社闻笑轩:你的笑声,我能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