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一桶水和一池水

时间:2022-09-27 03:36:29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就是说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有终身学习的责任和意识,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研无止境,作为一个现代教师,对常说的“一桶水”“一杯水”需要有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是“一桶水”的质量问题

一桶水是死水还是活水?一桶死水如果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气和活力,那这“一桶水”就是“一桶死水”,既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需求,也不能适应当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保持自己“一桶水”的时候,应始终不忘自己应该是“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即经常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以知识的不断更新与充实,手段的不断先进与完善,顺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做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

其次是 “一桶水”够不够用的问题

我国宋代诗人朱熹有一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出了本身读书时受到的启发和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这句话运用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未尝不可,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甚至是要有“一池水”,而且应是长流水、新鲜水。

现代语文教师的学业知识要比较渊博,否则就难以从教。因为知识是智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如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瓢水”“一桶水”“一池水”,而且是源头“活水”。也就是说,教师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更新速度都要大大超过学生。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文化知识高速增长、学生信息空前灵通、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语文教师的知识应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而且要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师,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师的“源头活水”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

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教师工作的基础。“教师首先应该精通他所教的学科;不懂这门学科,或者对这一门学科知道得不很好,那么,他在教学上就不会有成绩”。语文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它属于复杂层次的概念系统,也是正确、熟练地运用概念进行认识和表达的思维系统。因此,语文专业知识涉及广阔的领域。包括语言学知识、文字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艺学知识、美学知识等。

二、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其他劳动者的知识结构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现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双专业(语文专业和教育专业)知识,既懂得教什么,又知道怎样教。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学习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教育理论知识。

三、宽广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深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即建构起适应综合课程实施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打破原有的某一些学科教学造成的知识隔离,更好的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经验,客观上要求一线教师的知识结构作出调整。作为现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并在广博的基础上,向某一领域精专发展;形成博专统一的金字塔式的结构体系。博专统一的金字塔式科学知识体系,是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特征的,也是符合 21 世纪中小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格局的。

新教育形势下的语文教师,只有在以上三方面进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的让自己的“一池水”活泼,有生气,才能给学生真正需要的“一杯水”。

(作者单位:726300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①鹿城中学,②城关镇西铁小学)

上一篇:怎样教七年级学生记单词 下一篇:小议培养数学建模思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