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多媒体与小学语文课堂

时间:2022-09-27 01:46:34

浅说多媒体与小学语文课堂

有经验的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都要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和教学过程等,甚至对自己的语言、表情和板书等都有所考虑,对于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和接受所讲解的知识。有了多媒体技术,这一切都变得更容易实现了。具体的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多媒体技术有如下几点作用:

一、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增强审美感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在再现形象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利用其直观性的特点,展示课文中的重要景物等,能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的情境。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如教学《广玉兰》一文,教师先用课件展示广玉兰开花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姿态动人;有的完全盛开,惹人喜爱;有的虽已开过,但花蕊依然挺立。在展示形态的同时配上柔和的音乐。精彩的画面与动听的音乐,勾起学生美好的回忆,学生对广玉兰的幽香、纯洁以及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二、形象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境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异的活动刺激而兴奋起来。针对这些情况,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锄禾》这课,在导入新课时,可以用一组“动画”:“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辛勤的农民手拿锄头用力地耕种,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入稻田里。”此情此景,学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随后,我又在图画上方出示古诗,诗句和图像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对于刚才“明于心而不明于口”的心理状态,立刻解决带点字锄、汗、粒等的解释已是一触即发了。

三、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的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语文是一门复杂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多方面感官的刺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只有运用多媒体才能使教学更佳。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的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多媒体动画,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峰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多媒体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便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达到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实践证明:电视、多媒体课件等呈现方式,既形成具体又方便快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四、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试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点。低年级的拼音教学,是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牢固。但是如果将练习题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练习,这样费力又费时。我就先在电脑中设置好习题让学生学习,这样省时又省力。比如学习《月光启蒙》一文,在仔细品读文中民歌童谣后,教师布置这样一道作业:“家乡有好听的民歌童谣吗?收集几首读给同学们听听。”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查询,第二天语文课交流的民歌童谣内容丰富多彩。学生通过收集、交流民间文学作品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把原来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结构转化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立体教学结构,能更形象,更生动地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观察、合作、探究等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电镀中纯锡镀层变色的分析 下一篇:试论提问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