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介绍的语篇体裁研究

时间:2022-09-27 12:41:19

大学课程介绍的语篇体裁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运用英国ESP学派代表人物Bhatia在2004年所著的《书面话语的真实世界》中提出的理论框架对大学课程介绍从体裁角度进行分析。文中所讨论和分析的20个语料是通过http://这个网站从各个大学的官方网站上下载收集来的。本文讨论分析了大学课程介绍的交际目的、语步结构、体裁一致性和体裁资源的转用。我们在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一、大学课程介绍由11个语步构成;二、大学课程介绍这种体裁中存在体裁一致性;三、广告体裁资源被转用到了大学课程介绍这一体裁中。

Abstract: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program introductions offered by universities from the generic perspective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put forward by Bhatia,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British ESP School. The 20 data to b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research are collected by searching the Internet using the website of http:// from the official websites of the universities. It analyzes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s, move structures, generic integrity and appropriation of generic resources in university program introductions. We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first, there are altogether 11 moves in UPI;second, there is generic integrity in the genre of UPI;third, the generic resources of advertising are appropriated in UPI.

关键词: 体裁;大学课程介绍;交际目的;语步;体裁一致性;体裁资源的转用

Key words: genre;university program introduction;communicative purpose;move;generic integrity;appropriation of generic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39-03

――――――――――――

作者简介:雷芳(1975-),女,辽宁沈阳人,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语篇体裁研究、英语培训教学。

0 引言

英国ESP学派的代表人物Bhatia在2004年所著的《书面话语的真实世界》中指出体裁理论在过去的几年中对于我们理解话语在学术、行业和其它各种语境中的使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经常趋向于使用简单化和理想化的体裁。但是,话语的真实世界是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在现存的文献中,这些方面没有被充分表现出来。Bhatia提出了他对体裁的理解并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体裁分析框架。

本文运用Bhatia提出的理论框架对大学课程介绍从体裁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所分析的20个语料是通过http://这个网站从各个大学的官方网站上下载收集来的。在选取语料的过程中,我们尽量选择不同院校(有知名院校的,也有不知名院校的)不同长度的课程介绍以便所选语料有代表性。

1 理论框架

1.1 体裁的特征 Bhatia(2004)在不同的体裁研究者对体裁所做的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体裁的六个特征。①体裁是以交际目的为特点的可识别的交际事件;②体裁是高度结构化和约定俗成的构造,在意图表达、形式采用、以及可用来为这种形式特点提供语篇价值的词汇语法资源上有限制;③某一行业的既定成员比其他人对体裁了解得更多,掌握得更好;④某一学科或行业的专家级成员经常利用体裁资源在社会认可的交际目的的结构内表达他们私人和组织的意图;⑤体裁反映学科和组织文化;⑥所有的学科和行业体裁都有体裁的一致性。

1.2 体裁群(genre colony) Bhatia认为体裁不仅可以在具体的个体层面上进行识别,而且还可以在个体层面之上以超级体裁(super genres)的形式或者在个体层面之下以次级体裁(sub-genres)的形式进行识别。超级体裁体现了一群跨越学科和行业界线展现出极大相似性的个体已经被认可的体裁。这些体裁大多可以被看作相关体裁之群。体裁群的主要成员是那些在一些方面有区别,但在很大程度上共享交际目的的相关体裁。

1.3 体裁资源的转用(appropriation of generic resou-rces) Bhatia(1995)研究发现各个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成员经常把传统上由两种不同体裁体现的交际目的混合在一起来创造混合体裁,并且利用体裁资源表达私人意图。这样就导致了体裁混合和体裁嵌入,偶尔也会导致相互冲突的体裁的产生。这些通常是通过转用某一体裁的资源来构建另一体裁而实现的。

1.4 体裁一致性 (generic integrity) 体裁一致性是体裁的特征之一。Bhatia(1993)提出大多数成功的体裁结构有可识别的体裁一致性。体裁一致性和体裁资源的转用之间好像存在着冲突,但是Bhatia(2004)指出变化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微妙地利用社会常规,并且职业或学科领域的专家成员往往都会遵守并保持体裁的一致性。Bhatia(2004)还识别出了一些对于讨论体裁一致性特别有帮助的因素。

2 语料分析

2.1 大学课程介绍作为一种体裁 大学课程介绍,作为一种体裁,属于介绍体裁群,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交际目的,即介绍。

2.1.1 大学课程介绍的交际目的 Bhatia(2004)总结了体裁的6个特征而交际目的居首位。他指出既然体裁是可识别的交际事件,那么交际目的也许是识别体裁最重要的因素。大学课程介绍也是以一套为学术界和他们的潜在读者所识别和了解的交际目的为特点的。其交际目的包括介绍(介绍大学提供的课程以便潜在读者快速、便捷的对该课程有大致的了解)、提供信息(提供该课程的相关信息)、推广宣传(向潜在学生推广宣传该课程以便吸引学生参加)和说服(劝说潜在学生加入该课程)。

2.1.2 大学课程介绍的语步结构 在对所收集的语料做了语步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了11个语步,其中语步2由10个步骤构成,详述如下:

语步1:课程的性质/学位。该语步表明了课程的性质,如本科或研究生课程。随后它也许还会说明该课程提供的学位,如文学士、理学士、文学硕士…。

语步2:详细的课程描述。该语步提供课程的详细信息。它由10个步骤构成,分别为课程、使命/目标、专业选择、与学业相关的活动、特色、目标学生、要求、持续时间、学生数量和辅修。

语步3:为课程辩护。该语步指出课程的重要性或必要性或为该课程确立一个合适的地位,其目的是推广该课程,展示该课程多么重要或有益以便说服目标学生。

语步4:建立证明。该语步通过指出院校、系部、师资、设施或其他优势来展示该课程的好处或价值,其目的也是推广宣传该课程以便说服目标学生。

语步5:领域介绍。该语步介绍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

语步6:事业选择/未来前景。该语步向目标学生列出课程的毕业生的事业选择方向、就业机会或未来的前景。通常它会列出各种不同的择业机会或规划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语步7:经济援助。该语步提供经济援助方面的信息。

语步8:申请/录取。该语步提供申请课程需准备的材料、联系人及录取等信息。

语步9:提供进一步的信息。该语步建议读者在其它部分查找介绍部分没包括的该课程其它更多信息或更详尽的信息或提供获取更多信息的方法。

语步10:表示欢迎。该语步对潜在学生表示欢迎。

语步11:住宿。该语步提供住宿方面的信息。

语料中所发现识别的语步中并不是所有的语步都会在某一文本中出现,也并不是所有的语步都会以同样的顺序出现。比如,语步4后面也许是语步2、3、5或6,然而,语步1总是出现在句首,语步9通常出现在末尾或偶尔出现在中间位置。有时1个语步可能在1个文本中只出现1次,但有时可能在不同位置出现2次,甚至3次。

接着我们对语步及其在语料中的分布做了分析。分析表明语步1和语步2存在于所有的收集的文本中,而其它语步只存在于某些文本中,因此语步1和语步2为必有语步,而其余9个语步为可有可无语步。语步2中有一个或多个步骤。这个发现表明大学课程介绍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因为它们有必有语步。它也表明学术领域的专家级成员经常利用可有可无语步等体裁资源表达他们的私人意图。在可有可无语步中,语步3、4、6出现的频率比其它语步相对较高。

从以上对交际目的、语步结构的分析中,我们推论出大学课程介绍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体裁因为它是以一套交际目的为特点的被认可的交际事件,并且它有相对稳定的结构。这些都与Bhatia对体裁的定义相一致。既然它的主要交际目的是介绍和提供信息,那么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介绍体裁。

2.2 大学课程介绍的体裁一致性 按照Bhatia的观点,大多数成功的体裁结构都有体裁一致性。体裁一致性的指示标志分为文本内和文本外两类。下面从这两方面对大学课程介绍的体裁一致性进行分析。

2.2.1 体裁一致性的文本内标志 上下文标志: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狭义上的上下文。我们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在所收集的语料中,只有文本9提及了作者。这也许是因为不只一个人而是几个人或多个人参与了文本的构建,因此最后有特权写课程介绍的人不能称自己是文本的唯一作者。

读者:读者包括那些对课程介绍感兴趣的人,如潜在的学生、他们的父母、提供相同或类似课程的其它院校的人员等。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首先,作者与潜在学生及父母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像是上、下级的关系因为作者,作为信息的提供者,比读者,信息的接受者,知道的多,而且作者有权威。其次,作者与其它院校的人员之间是平等和竞争的关系因为他们有竞争学生资源的平等机会。

作者和读者的态度:一方面,作者可能有热情的态度(这从含有表示欢迎的文本中可以看出),同时还有小心、谨慎的态度因为作者要注意提供广泛的信息,强调课程的优点和优势,而有意避免提及其弱点和缺点(这从所有文本中都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学生及其父母应该持有谨慎调查的态度,而其它院校的人员应是调查对比的态度。

作者和读者的目标:作者的目标是为吸引和劝说潜在学生报考而介绍某一课程;读者的目标是获得课程信息以便更好地选择或更好地了解对手。

文本标志:文本标志主要包括词汇、修辞、语法和语篇资源。通过分析语料,各个语步都有一定的词汇语法特点。

文本间的标志:在所收集的语料中,有些文本没有提及文本周围的其它文本,而一些在提供进一步信息这个语步中明确提及了周围的文本。

2.2.2 体裁一致性的文本外标志 话语实践(discursive practice):①体裁的选择:因为一所大学通常开设多种课程,而且院校众多,所以学生们面临多种选择。这样,他们也许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关于某课程的大致信息。为了提供这样的信息,许多课程选择了课程介绍这种体裁。②交际方式:交际方式有很多种,但是用什么方式介绍课程是需要考虑的。各大学通常用书面交际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因为书面方式比其它方式正式,可以使人们形成信任感。

话语过程(discursive procedures):大多数职业体裁通常是多个专业人士合作的结果。课程介绍也不例外。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首先,谁参与了课程介绍的构建?可能参与构建活动的人员有系部的工作人员、学校负责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工作人员、负责招生的人员、教授、指导和管理该课程学生的教师、或其他人员。其次,参与人员是如何构建课程介绍的,其中涉及哪些步骤?在准备招生的过程中,学校负责招生的部门可能会招集相关人员开会,布置有关事宜,其中可能包括编写课程介绍。然后,系主任可能要求相关人员总结、分析他们课程的特点、优势,写课程介绍或招生部门的人员也许从各系收集信息来编写课程介绍。最后,他们如何利用课程介绍的?答案很明显。大学利用它来介绍课程、宣传推广课程并劝说潜在学生报考其课程。

职业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①职业目标:高等教育可以被看作一种职业。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能够符合人类社会所有部门的需求的公民;通过研究、创造、传播知识,帮助保持、解释和传播民族、宗教、国际和历史文化等等。为了履行这些使命,大学为他们的课程设定目标。虽然不同院校的目标可能不同,但总体目标是类似的。②普通高等教育的体裁标准和传统:正如Bhatia所指出的,体裁的真实世界是复杂的,通常不可预测的。课程介绍也是如此。在所归纳出的语步中有2个语步是必有语步,其余9个语步是可有可无语步,体裁专家正是利用这些可有可无语步来表达他们的私人意图并回应那些重复出现的或新奇的修辞语境的。此外,交际目的也被用来实现私人意图。推广宣传和劝说这两个交际目的就是用来实现推广课程、吸引潜在学生的意图的。影响这些活动的物质环境是竞争。竞争促使各院校宣传他们的课程,所以他们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却避免提及其劣势。③职业一致性:职业一致性是指专业人士以或多或少一样的方式书写某一体裁,虽然在小范围上有微妙的变化。从大学课程介绍相对固定的结构、类似的交际目的和词汇语法特点可以看出,大学课程介绍也是如此。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大学课程介绍有体裁一致性的结论。

2.3 大学课程介绍中体裁资源的转用

2.3.1 广告的特点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广告下定义。然而,受到最广泛接受的是Bovee和Aren对广告的定义:广告是通过各种媒体所做的,通常由广告客户付钱的,带有说服本质的关于产品、服务或思想的信息的非个人间的交流。

从以上广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广告的几个基本特点:广告不针对任何个人,而是针对公众或某一群人;广告通常要由广告客户支付费用的;广告有说服性;广告提供信息;要有有意为他们的产品或服务做广告的人;广告通过大众传媒传播。

Cook (1992/2001)指出广告有劝说、娱乐、通知、辩护、警告等功能。广告的定义和功能说明广告有宣传推广、说服、提供信息、反射等交际目的。

Bhatia(2004)把一则典型广告的语步结构总结为:1)标题;2)指明目标市场;3)为产品/服务辩护;4)详细说明产品/服务;5)建立证明;6)名人或典型用户背书;7)提供刺激;8)使用压力策略;9)请求回应。同时,Bhatia指出广告语篇中最重要的语步之一是提供一个好的、积极的、有益的产品描述。

2.3.2 大学课程介绍中体裁资源的转用 前面部分谈到大学课程介绍的交际目的为介绍、提供信息、推广宣传和说服。在11个语步中,除语步10外,其余10个语步都有介绍和提供信息的交际目的,5个语步,即语步2、3、4、6和10,占语料的45%,有推广宣传和说服的交际目的。而广告的交际目的也包括推广宣传和提供信息。因此从交际目的角度讲课程介绍中有广告的因素。

广告和大学课程介绍语步的对比:广告中的语步2,指明目标市场类似于课程介绍语步2中的步骤6,目标学生;广告中的语步3,为产品/服务辩护,类似于课程介绍中的语步3,为课程辩护;广告中的语步4,详细说明产品/服务,类似于课程介绍中的语步2,详细的课程描述;广告中的语步5,建立证明,类似于课程介绍中的语步4,建立证明。此外,广告中的语步9,请求回应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课程介绍中的语步9,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表1表明所有的语料都有1个或多个广告因素。而且,像广告一样,大学课程介绍中只有课程好的、积极的和有益的方面。因此,从语步结构角度讲,大学课程介绍中也有广告因素。

此外,利用图片是广告使用的最重要、最流行的促销策略之一。在所收集的语料中也有一些带图片的。这些图片展示了校园建筑、校园生活、学生学习或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这些图片也有说服和推广宣传的交际目的。因此,从策略角度讲,大学课程介绍中也有广告的因素。

3 结论

本研究是在Bhatia的理论框架内对大学课程介绍进行的体裁分析。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①大学课程介绍由11个语步构成,其中2个语步,性质/学位以及详细的课程描述为必有语步,其余9个语步为可有可无语步;②大学课程介绍这种体裁中存在体裁一致性;③广告资源被转用到了大学课程介绍这一体裁中。

参考文献:

[1]Bhatia, V.K. 2004. Worlds of Written Discourse [M].London: Continuum.

[2]Bhatia, V.K. 1995. Genre-mixing i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the case of ‘private intentions’ v. ‘socially recognized purpose’. In P. Bruthiaux, T. Boswood and B. Bertha (eds) Explorations in English for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M].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Bhatia, V.K. 1993. Analys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M].London: Longman.

[4]Bovee, C.L. & Arens, W.F. 1986.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 [M].Irwin: Illinois.

[5]Cook, G. 1992/2001. 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上一篇:浅谈高校校园网络服务中心建设 下一篇:IP多播技术在Linux平台下电子教室中的应用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