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探析

时间:2022-09-27 10:38:07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探析

【摘 要】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好坏与教师教导的方式有很大关系,数学本身属于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要想理解数学内容,教师必须在生活中寻找各种案例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对数学抽象知识进行了解,因此教师必须将课堂还原成生活场景,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分析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师应在课堂中寻找各种生活案例,让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布置家庭作业,在生活中解决实际应用

这里所说的家庭作业不再是传统的家庭作业那样随便布置几道题目,而是根据学习内容布置一些实际动手的作业,这样的家庭作业应具备以下要求,首先要与生活相关,让学生在家中就能轻松做作业,其次应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原意做作业,最后要具有动手实践要求,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亲自动手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学生家庭作业的实效性。

比如在讲授《小数的计算》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我们目前经常说电视的尺寸,比如55寸、33寸,那么电视的尺寸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请大家回家后用尺子进行测量,并找到具体的解释方法。(1厘米=0.394英寸;1英寸=2.54厘米)”这个家庭作业与生活息息相关,首先作业内容是生活中的内容,学生可以在家中完成,其次作业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测量和计算,因此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很感兴趣。某同学回家后开始拿尺子进行计算,他首先测量到自己家的电视长是120cm,宽是67cm,面积是804cm,学生分别用这三个数字乘以0.39,得到的结果分别为47、26、313,发现这几个数据与55寸这一数据之间的差距都比较大,很显然这些都不是学生想要的数值,学生思考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地方能测量,就是电视机的对角线,于是他用尺子将对角线测量了一下,发现对角线的长度为139cm,随后他用139×0.39=54.2,这让他眼前一亮,因为54.2约等于55,这时他终于明白,原来电视机的尺寸是它的对角线的长度乘以0.39得到的结果。

这个案例中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看似非常简单,但需要学生进行亲自动手,测量出电视的基本尺寸,同时还需要学生懂得基本的换算关系,以及小数点的乘法计算,因此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作业。

二、设置生活情景,在情节中处理棘手问题

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讲授的知识点,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创设一些生活相关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中通过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解决基本问题,将原本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直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

比如在讲授《可能性》这一部分内容时,有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问题就是“抽屉问题”,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推导出抽屉问题的计算公式,给学生在课堂上设置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小明妈妈给他买了5双不同颜色的袜子,晚上小明正要出门家里停电,小明不得在黑夜中去摸袜子,请问你要是小明,一次至少需要摸出几只,才能保证肯定摸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大家纷纷感到这一问题非常有趣,于是学生们开始进行试验,有的学生用纸片做成袜子的形状进行试验,当他摸到第六只的时候,发现这是肯定能够摸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于是学生说道:“一次摸6个。”教师继续引导:“大家换换数,看看有什么规律。”随后学生尝试换成20个纸片,发现摸到11片的时候才能摸到一样的纸片,于是得到结论:“总数÷2+1”,从而很好地将这一难题解决。

三、创设悬念问题,在课堂中快速进入课题

在实际课题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内容掌握的更加真实有效,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携带一些真实物品,让学生在观看这些真实物品的同时更直观的进入到整个课题之中,特别是在每堂课上课前,教师进行课堂引导的时候,从生活中找到一些实际物品,并用这些物品做引子进行引导,对于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在讲授《比例》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之中,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教师拿来一张照片,说道:‘这是我家的客厅,谁能用测量的方法计算出我家课厅的面积?’”学生们听到教师的提问后感到非常诧异,他们认为照片那么小,怎么可能计算出客厅的面积。随后教师引导道:“大家学完今天的内容后,就能发现只要你们给我要一个关键的数值,就能计算出我家的客厅面积。”大家听后纷纷感到很感兴趣,于是认真的听教师讲课,果然讲完课后,教师再次询问时,有学生问道:“老师,能否将你这个照片按照几倍比例缩放的告诉我们。”教师非常满意大家的提问,并告知具体数值,很快大家通过测量和计算比例的方式得到老师家中客厅的具体面积。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思想不断进行学习,学生进入课堂的效率就会更快,同时由于解决的都是生活上的问题,因此对学生未来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创设一个良好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学生就只能在一个抽象的课堂中进行学习,学生学习效率会被降低,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引导学生多在生活中解决那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在生活中解决实际应用,设置生活情景,在情节中处理棘手问题,携带真实物品,在课堂中直观进入课题,从而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真实有效。

上一篇:浅谈事业单位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下一篇:论民事责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