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甜玉米-伏豇豆-青花菜高效间套作模式初探

时间:2022-09-27 10:01:40

马铃薯-甜玉米-伏豇豆-青花菜高效间套作模式初探

为了探索更科学的茬口布局,避免连作障碍,进一步提高保护地单位面积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加种植效益,笔者进行了马铃薯-甜玉米-伏豇豆-青花菜高效间套作模式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简要介绍如下:

1种植茬口布局

马铃薯于2月初播种,大棚加地膜覆盖,5月底采收结束;甜玉米于3月初温室育苗,3月下旬移栽到大棚内,6月上中旬采收完毕;6月中下旬,在每株玉米植株根部的周边点播豇豆,以秸秆为架,7月底至8月初即可采收豇豆,9月上中旬采收结束;当豇豆落秧后及时清茬耕翻,8月上中旬青花菜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12月底至翌年1月底收获完毕。

2栽培技术要点

2.1马铃薯

选用优良的脱毒种薯,如东农303、克新4号等。

2.1.1切块催芽

在播种前25~30 d将出窖种薯切块,一般切块应在40~50 g,含有至少1个芽眼,多的达2~3个芽眼,小于50 g的种薯不切块。然后放在温度15~18 ℃的散射光室内催芽,铺放2~3层厚,每隔2~3 d翻动1次,夜间要用覆盖物盖好防止冻害发生。等到每个切块带有1~2 cm短而粗的1~3个芽时,室内通风降温(温度保持在8~10 ℃),在散射光下炼苗,待芽变绿后再行播种。

2.1.2整地播种

结合冬耕每667 m2施2 000 kg以上优质有机肥(或农家肥),同时施入50 kg 45 %的硫酸钾复合肥。在8 m大棚内整成三畦,大棚两边各留60 cm,中间沟宽40 cm,畦宽2 m。当地10 cm土温稳定为7~8 ℃时即可播种。南京地区大棚内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在2月初播种,播后铺设滴灌带再覆盖地膜。在畦两边离沟58 cm处单垄开沟点播(如图1所示),芽眼向上摆放(按在土里);播种深度8~10 cm(垄高不低于15 cm),播后视土壤墒情及时镇压,株距20 cm,667 m2栽3 000株左右。

2.1.3田间管理

出苗前:疏松土壤,增加地温,促进早出苗。保护地此期应适当通风换气,重点是增加光照,防止风、雪、雨天气损坏拱棚。

出苗期:出苗后要及时破膜,促进苗齐、苗全、苗壮。苗期浇水要视墒情而定,墒情好可不浇水,避免降低地温。

发棵期:马铃薯出齐苗后,主攻目标是促进秧棵生长健壮,不旱不浇水,浇水时勿漫过垄顶,并进行中耕、培土,培土时注意不得损伤功能叶片,大棚要逐渐加大通风换气时间。

结薯期:马铃薯团棵现蕾后,即开始结薯,到开花期,薯块迅速膨大,此时应增加浇水量,浇水原则是既要保持土壤湿润,又不能造成田间积水。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马铃薯疫病,应立足提前预防,以防为主,一旦发病,难以防治。在此期间如果植株有徒长现象,要进行人工化控,可喷施1~2次多效唑,浓度为100 mg/kg。

收获期:马铃薯在收获前7~10 d应停止浇水。大棚栽培一般在5月底采收完毕。

2.2甜玉米

选用优质、高产的早中熟超甜玉米品种――晶甜3号或晶甜5号。

2.2.1育苗

于3月初在温室内育苗。利用128穴的育苗盘,将育苗基质倒在穴盘上,用手刮平刮开基质,浇足浇透底水后戳洞,每穴播1粒种子,再覆上一层基质后浇透浇匀水,用地膜覆盖好,以达到保湿增温的目的。齐苗后及时揭除地膜,苗期不宜多浇水,保持不干就行,培育早壮苗,若需浇水应在中午进行。中后期注意通风,防止徒长。移栽前适当炼苗,提高抗逆性,3~4叶时移栽。

2.2.2移栽及田间管理

如图1所示,在畦两边离沟15 cm处及畦中间定植甜玉米,株距20 cm,行距分别为85 cm和70 cm,667 m2栽4 000株左右。移栽后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和大棚内温度情况,晴好天气注意通风,严防旺长或烧苗。活棵后追肥1次,以腐熟的稀粪水或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对水浇灌为主,促返青发根;8~10叶时每667 m2施用尿素8~10 kg;大喇叭口期要施孕穗肥,每667 m2施用尿素15 kg左右。早春栽培鲜食玉米一般情况下病虫害发生较轻,若有发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防治。超甜玉米的采收期比较严格,一般在吐丝后20~24 d,果穗花丝呈黑褐色时,及时采收上市。此时揭掉大棚膜。

2.3伏豇豆

选用耐热、耐湿、抗病的优良品种――宁豇3号。

2.3.1及时播种

6月上中旬甜玉米果穗采收后及时在植株旁点播伏豇豆,667 m2用种量1.5 kg,此时甜玉米半开展的植株为伏豇豆出苗和苗期生长营造了较好的生长环境。

2.3.2田间管理

播后10~15 d,抽蔓前摘去玉米秸秆上部的部分叶子,多见光,控水防徒长。抽蔓后将豇豆蔓引上玉米秸秆,抽蔓期和结荚初、盛期加大肥水,追肥2~3次,每次每667 m2用豆类复合肥15~20 kg,还可用0.2 %~0.3 %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主蔓长15~20节,达2 m左右高时摘心,促进侧花芽形成。播后45 d左右,即8月上中旬可采收,到9月中旬采收结束。

2.3.3病虫防治

人工或用除草剂及时防治杂草。病虫害主要有豇豆螟、蚜虫、锈病等。豇豆螟防治重点在花期,用菊酯类农药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防治,锈病可用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7 d喷1次,连喷2~3次。

2.4青花菜

选用优质高产的进口品种,如:寒绿、晚绿99等。

2.4.1播种育苗

8月中下旬在大棚加遮阳网内播种育苗,利用72穴育苗盘,播种15 d后移苗1次,苗期虫害可以用阿维菌素类农药防治。

2.4.2整地定植

前畦结束后及时耕翻晒垡,定植前每667 m2施2 000 kg有机肥和50 kg 45 %硫酸钾复合肥,旋耕耙细,做成2 m宽的畦,沟宽30 cm。株行距40 cm×50 cm,667 m2栽3 300株左右。

2.4.3田间管理

青花菜既不耐涝又怕干旱,缓苗后以排水为主,防止徒长和渍害。在缓苗至现蕾1个月内,中耕松土2~3次,促进根系发育,后期松土可与追肥结合。在定植后15~20 d,每667 m2施复合肥10 kg。在接近现蕾时,每667 m2施复合肥15~25 kg,结合虫害防治时用0.2 %磷酸二氢钾+0.25 %硼酸叶面喷施2次。结球后期控制浇水量,采收前一周禁止灌大水,寒潮来临前灌水和用外叶盖球可提高抗冻能力。一般在12月下旬开始采收,至翌年1月底采收结束。

3经济效益分析

马铃薯每667 m2产1 000 kg,产值3 000元;甜玉米每667 m2产900 kg,产值3 000元;伏豇豆每667 m2产1 000 kg,产值2 000元;青花菜每667 m2产1 500 kg,产值6 000元。每667 m2合计总产值14 000元,纯收入10 000元左右。此模式是一种较为科学、高效的种植方式,值得推广。

上一篇: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下) 下一篇:越夏西红柿高密植\高留头\高培土“三高”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