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演奏斯卡拉蒂奏鸣曲的风格研究

时间:2022-09-27 09:57:35

手风琴演奏斯卡拉蒂奏鸣曲的风格研究

由于斯卡拉蒂处于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三种风格的更替、承接、过渡的特定时期,所以造就他创作的奏鸣曲采用新音响,突破巴洛克风格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斯卡拉蒂的键盘奏鸣曲大部分采用主调音乐,多为古典二部曲式的单乐章乐曲,体裁丰富,旋律典雅轻巧。近年来,在国际琴坛的手风琴重大赛事中,斯卡拉蒂奏鸣曲均被列为规定曲目。斯卡拉蒂奏鸣曲风格研究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于1685年10月26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他是最早研究古钢琴音乐自由风格特点的作曲家,他创作的550多首键盘奏鸣曲表明了他是西方音乐史上具有传承作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人物,被与同时代两位杰出音乐家巴赫、亨德尔齐命名为“巴洛克三杰”。由于斯卡拉蒂处于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三种风格的更替、承接、过渡的特定时期,所以造就他创作的奏鸣曲采用新音响,突破巴洛克风格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斯卡拉蒂的键盘奏鸣曲大部分采用主调音乐,多为古典二部曲式的单乐章乐曲,体裁丰富,旋律典雅轻巧。近年来,在国际琴坛的手风琴重大赛事中,斯卡拉蒂奏鸣曲均被列为规定曲目。

与此同时在许多手风琴演奏家的独奏音乐会中,甚至在手风琴的业余考级教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存在。斯卡拉蒂的奏鸣曲愈来愈受到重视,已成为手风琴演奏者的必修课程但当前研究斯卡拉蒂奏鸣曲及其演奏法的论文以钢琴居多,从手风琴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却寥寥无几。手风琴在我国是一件大众化的乐器,特别是随着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引入与逐渐普及,斯卡拉蒂奏鸣曲的独特魅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手风琴爱好者发现并且接受。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曲主要流行的是古二部曲式结构。这类曲式分两部分,各自进行反复。因为“古二部曲式末尾调性回归的部分不构成独立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二部曲式一般被认为是没有再现部的”。而典型的古典奏鸣曲式则是一种三部性的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组成。对比和展开是古典奏鸣曲式的重要原则。虽然与多乐章体裁的古典奏鸣曲相比,斯卡拉蒂的古钢琴奏鸣曲都是短小的单乐章结构,并且曲式几乎都是AA’的模式,但已不同于典型的巴洛克古二部曲式了,它已经有了明显的再现因素,特别是在第二部分已经形成了展开部的初步轮廓。例如:在《D大调奏鸣曲》K. 119中斯卡拉蒂就已经运用了典再现二部曲式。他通常采用重复的手法,用两个或三个引人注目的音型在不同的音高或不同的调性上反复呈示,为的是强调延伸它,同时又由于调性的转移,避免了乐曲的单调。在K96、K133中,斯卡拉蒂采用了两个主题的结构,主要主题多用适合于复调音乐处理的旋律,而次要主题则采用抒情性的旋律,使两者形成了对比。在调性布局上,这几首奏鸣曲也更为多样了。它们不仅仅是在主、属调之间交替,下属调和移调也开始出现了,尤其是在第二部分的结构上形成了展开部与再现部的基本轮廓。虽然他创作的初衷并不是奏鸣曲,而是为了练习,他的原曲集名即为《古钢琴练习曲》,但后人还是将斯卡拉蒂的作品冠以“奏鸣曲”,是因为他的这种结构已经非常接近古典奏鸣曲式。但斯卡拉蒂是一个性格自由奔放的人,不愿受到形式和规则的束缚,所以在他的曲式上大多比较自由,结构也不那么严谨,跟18世纪以后形成的古典奏鸣曲式又是迥然不同的。在K.254中,由于展开部和再现部还不完整,它的主题再现也并不完全;“洛可可”风格的影响,又使其缺乏深刻的内涵,整首乐曲比较平庸。

斯卡拉蒂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古钢琴演奏家,他得益于“老斯卡拉蒂”的传承拥有高超的演奏技法,并在继承前人演奏技法的同时,进行了充满丰富想像力的创造。斯卡拉蒂所创作的550余首奏鸣曲很大部分都是为了巴巴拉公主的教学所创作的。它们最初就是以“练习曲”的性质存在,带有很强的技巧性。

因为斯卡拉蒂的奏鸣曲都是羽管键琴而创作的,而古钢琴是用琴键带动木杆上端的拨子拨动琴弦而发声,它能奏出非常清亮、短促的声音,但不容易奏出力度与表情的变化,音色变化主要靠音栓来解决。在斯卡拉蒂的奏鸣曲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吉他、风箱、圆号、提琴、竖笛、大小鼓等乐器的声音。用手风琴来演奏斯卡拉蒂的作品时,它的优势在于手风琴的右手有较丰富的变音器,直接可以根据乐曲表现的需要去变换音色,较形象地模仿出各种乐器的声音,从而増强音乐的表现力。因此,对于斯卡拉蒂的奏鸣曲,手风琴在右手音色的选择上尽可能不选择全开放的变音器,而使用不带波动音的变音器。同时手风琴的左手部分也配有五个变音器,由不同音区和音色的音簧组成。在复调音乐中,为了保证两手音色及音量上的平衡,左手的音色也需要根据右手的音色的变化而做适当的调整,以达到音乐上的协调统一。

一般来说风箱运用的技巧有很多,对于斯卡拉蒂的作品,风箱的运用与控制尤为重要,它会直接影响乐句的连贯、声音的饱满、音色的柔和与清亮以及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等许多方面。对于速度很快的乐曲,可以通过短促紧凑的风箱与右手的配合,突出旋律的颗粒性。而对于速度较慢、声部线条较多的乐曲,手风琴的风箱在演奏上就比钢琴有很大的优势。钢琴在演奏慢速连贯的多声部旋律时,通常通过踏板的帮助来完成,而有时就会因为踏板运用的不好而使声部之间不够连贯、清晰。而手风琴则可以运用风箱作出连贯优美的旋律,把想要连接起来的声部通过风箱的控制清晰、完美的连贯起来。所以在风箱的设计与运用上,要从乐曲的风格特点出发,从演奏者是否得心应手的特点出发,对不同速度、不同弹奏方法、不同表现技巧的乐曲设计和运用不同的风箱。

我们今天用手风琴演奏斯卡拉蒂奏鸣曲,既要考虑到古钢琴的透明、清澈的发音特点和有节制的强弱幅度外,还要发挥手风琴自身的特点,使它们有更多的变化,更加生动。因此,可采用直接而有弹性的触键方法,手指下键与起键的动作要利落,指尖的触感要集中而富有弹性,音头要集中,音质要饱满。在快速跑动时讲究颗粒性,声音就象一串串珍珠般透明而闪光。在弹奏需要变化各种各种力度的和弦时,可通过与风箱的配合,突出斯卡拉蒂作品朴素、单纯、清晰、明快的风格特点。

上一篇:论经济法中的社会公共利益 下一篇:生存与信仰,解读影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