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的剪辑

时间:2022-09-27 08:43:00

摘要 《天狗》在不同叙事线索的不同场景之间的剪辑没有采用传统连贯性剪辑的标志,选择的是直接切换的方式,但注意到了上下镜头之间的联系,但衔接大体上还是连贯的,不至于影响观众理解影片内容,一些具体剪辑方案对于丰富电影的制作技术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影片的叙事形态系统和风格形式系统之间的配合是成功的。

关键词 电影;《天狗》;剪辑

有论者称《天狗》是“一部在生思想性、艺术性和可看性方面都不突出的电影”,针对该片的情节,给出的分析是:“情节性本来就弱,而三个视角的叙述方式又增添了混乱。电影《天狗》从案件侦破过程、李天狗日记、全知叙述三个角度来组织叙述,不仅破坏了情节的连贯性,对普通观众的观影体验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对于不同叙事线索之间的直接转换,其他研究者也表示出类似的担心。“三条线索采用的硬切的转换方式,对于中国电影观众来说,可能还不太适应。如果想让更多的老百姓而不是电影迷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那么最好在结构上提供转换提示。”“美中不足的是办案与回忆时空转化交代不清楚,过渡不自然流畅有些跳,如果想减少画面的拖沓,直接转场,就应该做好必要的铺垫。”“但现在这个形态对于观众来讲,会不会把这两个时空(笔者注:现实和回忆)混淆,产生歧义和错觉?”对于剪辑的处理方式,导演给出的解释是:“完成片在剪辑上没有用标志性的剪辑点(笔者注:淡人、淡出、叠化、划等),两个时空的变化有的时候会让^校正对影片观看的视点和对事件的重新认识。”看来,导演的意图在许多观众那里没有实现。

有评论文章肯定了影片剪辑对处理不同叙事线索的正面作用:“《天狗》在剪辑上采用跳切的方式,多次地闪回,剪接点恰当紧凑,两条叙事线索交替剪接在一起的交叉蒙太奇的运用,给观众的视觉带来冲击和变化。”仔细对照影片来看,剪辑并非如此完美。

笔者以为影片的叙事形态系统和风格形式系统之间的配合是成功的。影片在不同叙事线索之间虽然采用了“硬切”的剪辑手法,但衔接大体上还是连贯的,不至于影响观众理解影片内容,一些具体剪辑方案对于丰富电影的制作技术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下文将按影片放映时间的先后顺序,逐一分析不同情节线索场景转换的剪辑方式和依据。影片叙事线索共三条:A表示李天狗做护林员的过程,由他一家人的活动和与日记对应的旁白组成;B表示派出所所长带领民警侦破凶案的经过;C表示县长带干部下乡调查冲突事件的历程。

A 孔家门口,打手向村民哭诉:“老三命硬,肯定能挺过来。”大家纷纷离开。

B 摄影机往前移动,派出所所长和民警在树林走动,查看枪杀现场。

联系:人物动作相似。

B 所长和民警在树林谈那枝“汉阳造”,民警最后说:“那家伙还身受重伤”。

C 天狗躺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忙碌地进行救治。干部们从医院出来,县长边走边说:“昨天的战斗英雄,今天的杀人凶犯,好新闻啦。”

联系:说曹操,曹操就到,上一场景提到的人物在下一场景出现。

C 县长在车上开始读天狗的日记,日记内容用天狗的旁白呈现出来。

A 天狗一家乘公共汽车去工作岗位,他和桃花靠在座位上睡觉。天狗的旁白:“没想到还会到山林里去,当兵六年在山林里,回来六年又去山林,组织上让我去当护林员。”

联系:天狗日记的开篇对应护林员经历的起始。

A 桃花洗澡,最后她举起水桶冲淋。

B 近景:所长收回夹烟的手吸烟。他在等村长。

联系:由桃花的胳膊接所长的手,人物身体部位相似,且都在运动。

B 白天,晴。村长推自行车带领所长进村,他边走边说:“没想到啊,自从来了个李天狗,把咱村给搞翻天了。”

A 天气晴好。桃花担着水桶,往水井走。

联系:上一场景提到天狗,下一场景出现天狗的妻子。在一天中的时间段类似,光线相当,而且都伴有公鸡鸣叫的声音。人物都在行进,动作相似。

A 村长到天狗家,临走时他塞给秧子一个红包。

B 村长带领所长继续走,所长说:“你也给他送礼了呀?”村长回答:“啥,咋没送过,一只鸡,二十个蛋,礼虽轻也算是个隋义嘛。”联系:送礼的举动接变形的讲述。

B 所长看到村部门口的告示,落款是“李天狗”。

A 桃花站在木架上喊天狗回家吃饭。

联系:由文字的人名到喊出的人名。

A 村部门口,村民将天狗送还的礼物取走。

B 所长的目光还停留在告示上。

联系:两个场景都在村部,以上段落由所长看告示出发回到同一动作,看告示的举动具有括号的功能。

B 镜头再次对准告示落款。

A 从村长回家后,桃花正在数落天狗。

联系:由人名到实在的人物。

A 孔家门口,孔银龙教训虎子,让他明天写份检讨交给老师。天狗旁白:“我真不敢相信,孔家兄弟会这样整治个孩子……”

C 县长在车上读天狗的日记。天狗的旁白继续:“……他们的权力有这么大,村里人会让他们这样欺侮。”

B 所长来到天狗家,看到地上一堆空易拉罐。

联系:连接A和C的是同一旁白的延续,C和B之间没有过渡。

B 所长从小卖部回到天狗家,揭开水缸盖,里边是空的。

A 天狗和桃花一起做饭,他揭开锅盖,舀热水出来。

联系:动作相似,无水和有水形成对照。

A 晚上,天狗一家点着蜡烛吃“馒头可乐”。

B 小卖部,白天。所长盯着闪亮的灯泡,说:“扎眼,大白天的,点个啥灯哩。”

联系:在时间和光线上形成对照,天狗一家无电可用和小卖部浪费电力也构成对比。

A 天狗用钢钎吃力地凿土找水。

B 村部。村长老婆向所长诉说自己被桃花打了,并且展示身上的伤痕。没有联系。

B 井台上。村长隔着小屋的木板缝对老板筋说:“我说,我也爱你。”

A 摄影初透过窗棂的格子拍摄,孔银龙在天狗家拉拢桃花。

联系:所长查证老板筋所讲孔银龙和桃花的话是造谣,接下来是两人交谈的场景。镜头分别出现木栅和窗格,图形匹配。

A 有人给天狗家送来一桶水,水面上留下天狗的倒影。

C 车内。县长接林业厅领导的电话。

没有联系。

C 县长训斥乡长没有及时将生活物资送到天狗家。

A 天狗往灶里添柴,烧水给秧子洗脸。

联系不明显。

A 天狗目送桃花带秧子离开家。

C B县长带干部到孔银龙家,打算在这里继续调查,所长也过来了,这两条叙事线索合并了,以下取消B的标注。

没有联系。

C 刘全德和县长一起撒尿,他对县长讲述事情经过:“昨天打架,人家早准备好了,是有预谋的。”

A 刘全德小卖部打醋,沿途看到孔家的打手躲躲闪闪。

联系:用闪回展开人物的回忆。

A 小卖部门口。天狗遭到围攻,孔金龙命令孔清河动手。

C 孔清河对调查组辩解:“我没有打,村里人都可以证明嘛。”

联系:由同一人物的肢体动作转变到言语动作。

C 县长对孔清河说:“你也当过兵。”

A 天狗对拿着凶器的孔清和说:“清和,你也是当兵的。”

联系:话语一致。

A 天狗叭在地上,处于昏迷中,手表的走动声被强调出来。

C 所长向县长等讲述案情经过:“他是在下午五点四十五分昏倒在这的……”所长的讲述结束后,三条线索后来在医院合并。

联系:手表的出现表示时间的延续,所长明确具体钟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极少数地方是直接切换,绝大部分的剪辑是有充分的声画依据的。不同线索场景之间的转换是用切的方式连接,但未造成生硬的感觉,我们的观片思路并没有被剪辑扰乱,相反,许多特别的处理还带来审美的惊喜。所以,文章开头所引对影片剪辑的指责是不能成立的。传统“连贯性剪辑”技术主要是从同一场景的不同镜头之间的连接归纳而来,而以上分析主要针对的是不同叙事线索不同场景之间的组接,因此,《天狗》的剪辑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不管是从理论的意义上,还是在电影实践方面。

上一篇:从三部影片看家庭/婚姻对女性的围困和女性自我... 下一篇:《天堂口》:一场男人的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