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举办“校园科技节”的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2-09-27 07:41:47

对举办“校园科技节”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当前各中小学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力求激发学生的科技热情,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科技教育活动中来,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和科技创新的能力[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众多学校纷纷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活动,科技节的举办是每年学校的一大盛事,不仅能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氛围,还能给参与科技活动的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能让其他学生见识到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本文结合本校实际,对举办了6届的“校园科技节”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校园科技节;实践;反思

一、举办“校园科技节”的价值

1. 从学校层面看,“校园科技节”营造了浓厚的科研兴校氛围,给科技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作品的展示交流搭建了平台,提升了学校科学文化的层次,一步步引领师生迈进科技之门。

2.从教师层面看,“校园科技节”集合了各科的精华作品,作品体现出了各种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教师可以从中吸取更多的研究手段,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3.从学生层面看。“校园科技节”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也给了其他学生学习的机会,加深了各种科技活动的了解,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体学生对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具有关注科技最新动态,探索科技新发现的兴趣,从而达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二、举办“校园科技节”的实践过程

要举办一届“校园科技节”并非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以本校为例,“校园科技节“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筹备阶段,这个阶段是很重要,要做好宣传工作,目的是能让尽可能多的师生参与到研究中去。发动教师指导学生去挖掘研究项目,从思考身边的问题入手,确定研究项目后开展为期一年的研究,最后的研究成果或者发明的作品在科技节上进行展示交流,但有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甚至可以维持几年的研究,再进行展示交流。所以,我们都是在上一学年就开始号召大家选题,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活动。

第二阶段为活动阶段,为期8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利用5天时间对科普知识进行宣传,包括通过视频、讲座等了解最新科技知识,通过参观有关的生物、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各种活动室,了解各科的科技特色。二是利用2天的时间进行一些科技活动的汇报表演,主要是无线电测向和水火箭的表演,1天时间来进行科技作品的展示交流,研究者介绍作品研究过程,交流各种成果,大家相互学习,这对学校的科技氛围的成功营造有很大作用。在时间安排上,为了避免对正常教学的冲击,我们前7天参加的活动内容时间都是定在下午的第九节活动课,只有在第8天科技节真正开幕的时候,利用半天的时间让全校的学生来进行参观交流。

第三个阶段为总结评价阶段,对好的科技作品进行表彰,并上送到区市去参加各个类型的科技比赛。多鼓励那些积极参与的同学,大家不断总结提高,力求在下一届的科技节有所突破。

以下是我校历经6届科技节的实践,正在不断完善的活动方案。

三、举办“校园科技节”存在的问题

1.真正用心参与指导科技活动的教师比例较低

在科技节的筹备阶段,学校要求非毕业班的老师都要帮助学生一起选择一项课题,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科技活动,但是每年基本上只有一部分教师在参与项目研究。主要存在一种思想,是项目的指导过于耗费时间,担心影响正常的教学质量。

2.选题过于强调高科技含量,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每年的科技节作品很大部分都缺少科技含金量,所以项目的选择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面对获奖级别比较低的状况,学生和老师对科技节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对参加各项比赛的兴趣也不断减少。这也带来了另一个负面的影响,一味追求科技含金量的教师,就帮学生想好了题目,教师充当操纵者,学生充当操作者,甚至有教师把所有工作全部代劳了。

3.参与“校园科技节”的骨干人员不稳定

众多学校都开设了综合科组,综合科组汇集了各个科组的成员,充当了科技教育活动人员,参与策划和组织开展科技节活动。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科组,地位尴尬,人员流动也比较频繁,由于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原因,科组成员大多数都是新教师充当,新教师的科技教育能力需要慢慢积累,但如何促进新教师可持续发展,使科组保持人员稳定也是一个存在的难题。

4.科技教育的持久性问题

科技教育活动一般是在每年5月的科技周举行,当中包括科普知识的宣传、科幻绘画的讲解和科技作品的制作原理的介绍等。当中不乏存在一批比较有兴趣的学生,但这些学生平时很难了解这些知识,一是科普场地没有开放,二是没有科技老师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科技活动方面的长期发展。

四、对举办“校园科技节”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正确思想,把科技教育看成常规工作

科技教育的主体是面向学生,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前提,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科技意识,学习与科技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乐于去研究,乐于去思考各种生活现象的学生,同时也是一个乐于去学习的学生。比方我们有一些不喜欢生物的学生,在参与大家一起去捕蝶,一起去观鸟,一起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生物的乐趣,也乐于去思考生物的各种现象,将书本的知识学以致用,从而对课本知识也加深了,成绩也进一步提高了。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首先要正确教师思想,更新怕影响教学成绩的错误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到科技节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成绩在活动中提高。

2.选择切合实际的项目,一定要把学生的参与度放在首位

很多学生对科技实践活动都存在很大兴趣,所以在学生刚踏入科技活动领域的时候,务必要不断激励其不断向前探索,一步步建立其成就感。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这种激励的建立时至关重要的。

在“校园科技节”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而不应该是一个操纵者,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其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构思。历经各届科技创新大赛,发现了很多名校利用大学的实验室资源来研究一些高科技的课题,这一点我们农村中学是做不到得。也正是因为这些高科技作品屡获大奖,使得教师们都认为搞高科技作品才有出路,如果学校没有这样的条件,就干脆不作研究了。

上一篇:气流的本领真不小 下一篇:并非“小题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