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谭(等)

时间:2022-09-27 07:31:29

・面 谭・

近年来,公款消费持续走高,公款吃喝成为“三公消费”的重头。公款吃喝消费为何一直居高不下?封面《公款消费》(《杂文选刊》2012年1月[中])似乎揭露出其原因的冰山一角:一些官宦子弟仗势蹭吃蹭喝,“记在我爸他们账上”和“他爸是乡长”句句透露出公款吃喝花费高背后隐藏的“玄机”。内行人都明白。

公款私用、公款私吞等现象似乎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在这个“拼爹”的时代,现实社会不仅造就了一批“高衙内”式的无赖,还“生产”了一批动不动就以“我爸是某某”威胁他人的纨绔子弟……但愿我们在谈“救救孩子”时,也不要忘了思考该如何救救“三公消费”。

(读2012年1月[中]封面《公款消费》)

魏玉生(四川)

・感 悟・

与其说“虎妈”、“狼爸”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的,不如说那其实是“暴力”的胜利,是不应当被称道也不应当被推广的。

或许萧氏信奉的是中国的古训“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然而他或许忽视了这样的现实,即体罚教育大都事与愿违:有多少孩子由于不堪忍受打骂而选择离家出走,悲观厌世,乃至叛逆作梗,更有的对亲人举起了屠刀。而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对八百零六名二至四岁的儿童进行了四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未遭受过体罚的儿童的平均智商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五分。可见,有些古训并非古今通用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读2012年1月[中]《“狼爸”背后,子女如沉默的羔羊》)

鲁峻峰(四川)

朋友的女儿埋怨她的父母:“哪有你们这样的父母呀,既不能给孩子安排一份好工作,不能给孩子一笔存款,也不能给孩子一个好容貌!没本事就别生孩子呀。”另一个朋友的儿子说得更绝:“你们为什么把我生出来,却什么也给不了我?”

如果在从前,我会狠狠地责怪这些孩子。而现在,我只能沉默。环顾四周,那些有房有车有好工作有远大前程的青年人中,有几个是靠个人奋斗,而不是靠生得好或嫁得好?

(读《杂文选刊》2012年1月[中]《儿嫌母丑谁之过》)

常苏英(山西)

大学校园会议室里的三次演讲,效果迥异:其一,著名作家演讲时,只有三百来人参加,“稀稀拉拉的掌声”,且有人偷偷地溜走,当作家询问大家是否还有什么问题时,“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其二,饲料公司老总演讲时,座无虚席,且有热烈的掌声,学生们还积极发问。其三,网络歌手演讲时,人山人海,那《爱死你》的歇斯底里的吼声中,掌声、尖叫声差点掀翻了屋顶。从中不难看出,如今之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当代大学生们的追求目标。对文学的漠视,对金钱的重视,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忽视。他们如何托起明天的太阳?面对这样的青年,我们又该追问谁的责任?是学生,家长,社会……亦或兼而有之?如此情况,又该引起谁的反思呢?

(读2012年1月[中]《演讲》)

严廷松(四川)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央视春晚中,黄宏的小品中,一句饱含秦始皇霸气的“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立刻引起满堂喝彩,可见国人对帝王将相依然有着深厚情结。

打开电视机,上启夏商周下至明清,我们的屏幕已被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甚至土匪大盗牢牢占据。反映民众喜怒哀乐、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的现实题材剧越来越少,常言道“历史是人民创造和书写的”,可是平民在历史的舞台上到底还有多少身影呢?我们这个民族有着深厚的帝王情结和英雄崇拜心理。虽然长期深受其害,但导演们演员们却依然乐此不疲。正如臭豆腐一样,闻着臭吃着香。

那些快餐式文化,虽然有绚丽的外表与精心的包装,但却毫无文化营养可言,且副作用极大。当人们有一天觉醒之时,恐怕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知识分子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否则我们的后代,将只记下无休止的“穿越剧”和“无厘头”式的帝王将相。

(读2012年1月[中]《历史的舞台就是不让平民走秀) 》

马 宁(河北)

孔子强调礼仪的作用,认为只要人人守礼制,无人行僭越,各安本分,自然社会稳定,秩序井然。《〈礼记〉新编(节选)》一文,初看似乎是欲把这种以“礼”维稳的思想在现扬光大:官场之中,在领导面前的举止行为、工作办事的组织协调,时时处处都有必要的“原则”与“讲究”。然而细细品味,种种条条框框之中,我们看清了阿谀奉承者“时时刻刻为领导着想,全心全意为领导服务”的谄媚嘴脸。《〈礼记〉新编(节选)》看似是应官场中人需求而生的“升官秘籍”,实则是一幅描绘溜须拍马者小丑形象的讽刺漫画。

可以想见,能把这种新“礼制”落实到自己行动中的人,在官场上必然是左右逢源。然而若真有此种人士,其处事之道和价值取向实在令人难以认同。若此种“礼法”大行其道,不但无益社会稳定,只怕还会祸国殃民。

(读2012年1月[中]《〈礼记〉新编(节选)》)

董越(吉林)

上一篇:美国的“春运” 下一篇:打通乡愁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