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黄鸡肌肉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时间:2022-09-27 07:16:33

江村黄鸡肌肉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摘要:试验测定了15周龄的江村黄鸡胸腿肌中肌苷酸与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显示,江村黄鸡胸腿肌中肌苷酸含量为3.04 mg/g,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4.6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1.93%,必需脂肪酸含量为16.0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结果表明,江村黄鸡肉质在地方黄鸡中具有一定的品质资源优势。

关键词:江村黄鸡;肌肉;肌苷酸;脂肪酸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6-1198-02

Test of Inosinic Acid and Fatty Acid Contents in the Muscle of Jiangcun

Yellow Chicken

OU Bing-qing1,JING Dong-lin1,ZHANG Ying2,YOU Ying-zhong3,HUANG De-chun1,LI Hua1,YU Hui1

(1.College of Life Scinece,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231,Guangdong,China; 2. Guangzhou Tiannong Corporation Ltd., Qingyuan 511827,Guangdong,China;3.Guangzhou Jiangfeng Industries Corporation Ltd., Guangzhou 510450,China)

Abstract: The inosinic acid and fatty acid contents in the muscle of Jiangcun yellow chicken were measured at 15 weeks 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inosinic acid, saturated fatty acid, unsaturated fatty acid and essential fatty acid in Jiangcun yellow chicken was 3.04 mg/g, 24.60%, 31.93% and 16.02%,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was relatively higher than saturated fatty acid. It indicated that Jiangcun yellow chicken had certain resource advantage in meat quality among the native yellow chicken.

Key words: Jiangcun yellow chicken; muscle; inosinic acid; fatty acid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肉类及其制品的鲜味和风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发现,与肉类及其制品的鲜味关系最密切的有两类物质:一类是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甘氨酸效果最为明显;另一类是核苷酸,其中鲜味最强的是肌苷酸(Inosinic acid)。由于肌苷酸是肉质鲜味的主要成分,国际上将肌苷酸作为衡量肉质鲜味的一个重要指标[1-4]。而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是影响肉品风味的重要因素[5,6]。江村黄鸡JH-1品系是通过个体选育和家系选育培育出的优良配套系,具有肌肉丰满,生产性能高,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等特点,本试验测定了江村黄鸡肌肉中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旨在探究江村黄鸡的优势,为江村黄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与其他鸡种配套组合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鸡来自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随机选择健康、饲养管理和营养条件一致的15周龄江村黄鸡母鸡20只,按照常规屠宰,取新鲜的胸腿肌肉样-40 ℃冻存备用。肌苷酸、脂肪酸含量和其他肉质指标采集胸肌和腿肌混合后测定。

1.2 测定方法

水分测定采用直接干燥法,按GB5009.3-85执行;蛋白质测定用凯氏半微量定氮法,按GB5009.5-85执行;肌内脂肪测定用索氏浸提法,按GB5009.6-85执行;矿物质用高温灰化法进行测定;钙的测定采用EDTA快速测钙法;磷的测定采用钒钼酸检测法。

肌肉肌苷酸含量测定:采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Novapak C18分离柱(0.5 μm,150 mm×3.9 mm)及预柱,流动相为磷酸、三乙胺和甲醇(pH 6.5),流速为0.5 mL/min,紫外检测器(UV 254 nm),外标法定量。

肌肉脂肪酸含量测定:取冻存肉样2 g,将取好的混合胸肌样品烘干(80 ℃,5 d)、粉碎、研磨,用甲醇、氯仿提取肉样脂肪,并采用氢氧化钾甲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法(HP580G 2970MSD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析。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和SPSS 10.0 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s方法对各组间平均数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

2 结果与分析

2.1 江村黄鸡肌肉常规营养特性比较

由表1可见,江村黄鸡腿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胸肌(P0.01),肌内脂肪腿肌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蛋白质含量腿肌显著低于胸肌(P0.05),矿物质、钙、磷含量差异,二者不显著(P0.05)。

2.2 江村黄鸡肌肉肌苷酸含量

经测定,江村黄鸡胸腿肌中肌苷酸含量为3.04 mg/g,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4.6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1.93%、必需脂肪酸含量为16.02%,其肌苷酸相对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表明江村黄鸡胸腿肌鲜味较好。

2.3 江村黄鸡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的比较

测定了江村黄鸡胸腿肌中脂肪酸含量,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江村黄鸡肌肉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依次为硬脂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亚麻酸>豆蔻酸>花生四烯酸>山嵛酸>花生酸>月桂酸。

3 小结与讨论

3.1 江村黄鸡肌肉常规营养指标

肌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对禽肉的嫩度、性等有较大影响,也是产生风味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可直接影响肉的风味。试验结果表明,江村黄鸡肌内脂肪含量腿肌高于胸肌,差异极显著(P<0.01),这与江新业等[7]对华都黄鸡腿肌内脂肪含量高于胸肌的研究报道一致;腿肌水分极显著低于胸肌(P0.01),则腿肌中干物质含量较胸肌高,其总养分含量较高。

3.2 江村黄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

肌苷酸含量是衡量肉质鲜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影响肌肉肌苷酸含量的主要因素有遗传、饲料组成、屠宰方法以及贮藏温度等。江村黄鸡是一个较早培育推出的优质黄羽肉鸡,本试验测定了江村黄鸡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江村黄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较高。黄梅楠等[8]在分析不同品种鸡肌肉肌苷酸含量时发现品种间差异较大,优质黄羽肉鸡的肌肉肌苷酸含量较白羽鸡高,这可能是我国地方小型鸡种较国外大型鸡种肉鲜、品优的主要原因之一。

3.3 江村黄鸡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

江村黄鸡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这与陈国宏等[5]在研究其他鸡种的结果一致。脂肪通常呈半固态状的物理性质十分一致,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导致脂肪呈半固态状和液态状,而且这是不同鸡种资源优势。事实上,多数研究报道亦表明,动物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在肉的品味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历来对地方鸡的肉品味就给予高度评价。江村黄鸡肌肉中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较高,这与舒希凡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江村黄鸡肌肉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表明江村黄鸡具有种质资源优势。

综合影响肌肉肉质的重要指标肌苷酸和脂肪酸的试验研究结果,江村黄鸡具有一定的种质资源优势,这为进一步探索江村黄鸡与其他鸡种配套组合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玉民,罗 明.畜禽肉品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 胡慰望,谢笔钧.食品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3] 苏一军,李慧芳,沈晓鹏,等.不同类型鸡肌肉肌苷酸含量分析和比较[J].中国家禽,2002,24(23):9-10.

[4] 刘鸿涛,郑进碧,陈宽维,等. 德化黑鸡的肌肉品质分析[J]. 中国家禽,2006,28(24):92-94.

[5] 陈国宏,吴信生,侯水生,等. 中国部分地方鸡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比较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1999,35(3):27-28.

[6] 谌澄光,李良鉴,李兴辉,等. 江西宁都黄鸡肉质性状的研究[J]. 中国家禽,2003,25(10):7-9.

[7] 江新业,宋焕禄.部分家禽肉肌内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4,23(5):26-28,33.

[8] 黄梅南,孙树侠.我国优质黄羽肉鸡风味理化特性研究[A].优质黄羽肉鸡品系选育和配套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1996.198-206.

[9] 舒希凡,林树茂,吾豪华,等. 江西地方鸡种肌肉脂肪酸组成的测定与分析[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1,18(6):22-24.

上一篇:杭州市城西居住小区视觉景观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提高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