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地讲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时间:2022-09-27 07:01:00

安静地讲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专访《海洋天堂》 导演薛晓路

除了成为本次上海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李连杰的鼎力助阵和众主创的精彩演绎以及影片自身的品质都成为《海洋天堂》出尽风头的主要因素。在每天都多达十多场新闻会的上海电影节期间,《海洋天堂》的新闻会也是媒体到场最多、气氛最为感人浓烈的活动之一。片方为此专门打造了新的宣传语:“爸爸再爱我一次,全国流泪倒计时。”但该片编剧兼导演薛晓路在接受《综艺》专访时却认为,影片并非为了博取观众们对“李连杰父子”的同情,而是通过这一对“特殊的父子”去表达普通人们之间的真情真爱。“这是一部表现大爱的影片,影片中的主人公乐观、坚强,他们不需要同情,需要的是相互间的理解和关爱。”该片于6月22日全国上映。

影片表现的不仅仅是某一人群

而是所有人

《综艺》:从你任编剧的影视作品来看,无论是8年前的电影《和你在一起》还是电视剧《孝子》,再到现在的《海洋天堂》,亲情都是主要表现对象。

薛晓路: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那种激烈复杂又具有悬念的故事。但现在的整体环境,特别是在各种现实条件的约束下,这种剧本创作难度比较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不是刻意去选择亲情,而是我本身,尤其是有了女儿之后,就特别容易被亲情打动,非常容易在亲情中发现那些感人的细节。

《综艺》:是什么机缘激发你去创作《海洋天堂》?为什么会选择自闭症患者作为表现对象?

薛晓路:我特别担心人们把《海洋天堂》当做是表现某一特殊人群的影片,它其实表现的是所有普通人之间最纯朴的真情挚爱。因为这部影片源于多年来的情感积淀,特别是在剧本创作前期发生了一些机缘巧合的事情,让我有了很强的创作欲望。

我实际上很排斥写自闭症题材故事――本来是很真诚地和他们交朋友,结果他们却成了我的生活素材,仿佛我利用了他们的感情,这种事情我认为是很恶劣的。但是在2006年前后接连发生了好几件事情,让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来写这方面的故事。首先,我曾经带过的一个自闭症小男孩儿因为触电突然去世了,才二十岁左右。得知这个消息,又回想起他以前的样子,让我觉得这实在是太残酷。但更让我觉得残酷的是,他父亲因为儿子的去世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这让已经身为人母的我感到非常难受。但这真的是非常残酷的一个事实。

而就在这前后,有人拿一个关于自闭症题材的剧本让我提意见。我看了之后觉得这个剧本没有体现出这个群体在社会及家庭中的位置,没有表现他们身上所承载的那种真情实感,而这些与我们是紧密相连的。比如我们不能说自闭症患者是一个麻烦,但他又确实是你一生都要背负的一个负担。包括家长对自闭症孩子的态度,以及他们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孩子而面临的社会、家庭的压力,甚至会出现心理上的变异。我当时就想,我要把我所了解的这个群体的真实生活,那种既平实,又不悲切,既充满力量,又承受着巨大社会压力的生活写出来,呈现给所有的观众。自闭症患者们其实是生活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他们身上体现的是最真挚,最质朴的那种纯洁的爱。

摒弃外在技巧

专注于讲好一个简单的故事

《综艺》:在影片中,海洋多次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无论是大海还是海洋馆。这有什么寓意吗?

薛晓路:首先,从创作技巧来说,因为主人公是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不会向外界表达,所以我要给他找到一个属于他的世界、他的爱好、他用来表达情感的窗口。再加之他们的动作多于语言,于是我选择了游泳。选择了游泳之后,我又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海洋。影片中的主人公在生活中是非常拘谨的,包括走路、坐车、与人交往等方方面面。同时我又希望他能够拥有一个属于他自己放松而舒展的空间。大海给人的感觉很包容、很温暖,又很宏大,同时充满了浪漫气息,天堂般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所以我选择用海洋来表达主人公另外一个自在而温暖的世界。其次,主人公对于海洋的迷恋也象征着他对于母亲的迷恋。他在海里游泳时那种温暖而安全的感觉就仿佛在母亲的子宫里一样。

《综艺》:《和你在一起》是讲父子感情,《海洋天堂》也是讲述父子感情,在表现技巧方面两者有什么不同?

薛晓路:我在《海洋天堂》里是第一次做导演,只想把它拍成一部认真讲故事的电影。我觉得中国电影已经很久没有简简单单、踏踏实实地讲故事了。我希望我的故事聚焦在一种简单的感情上面,没有复杂的情节和过于煽情的片段来渲染。就像是很多日本电影,很平实的生活,很温暖的感觉,很有节制的情感铺排和叙事。我希望观众在没有花销的镜头、结构和情节的情况下,能够去感受一种久违的、安静平实的情感表达方式。

我希望观众是因为情感到了,才会感动,而不是因为一些煽情的细节或者镜头。我本身就比较不喜欢那种突兀的煽情。

其实中国人本身在感情上就是比较内敛的。我觉得这是中国人很有魅力的一个方面。感情往往经过了挤压和压抑之后,发泄出来才有力量。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艺术追求。所以在《海洋天堂》这部片子里,那些在《和你在一起》中出现过的比较花哨的手法,比如说快速剪辑、平行剪辑等,都没有使用。首先我觉得这些手法和这个故事的气质不太相符。其次我担心这些东西会把观众带到一个技术性的层面。我希望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能够忘记导演,忘记演员,忘记所有的一切,只是在一种特定的情绪下安静地跟着故事走。

《综艺》:朴素、节制,又感人至深,这是大多数看过《海洋天堂》的人给出的评价。你对这部影片满意吗?有遗憾的地方吗?

薛晓路:非常感谢你的评价。其实国内的观众对国产影片还是比较包容的。就我个人来说,对这部电影基本是满意的。我只是想用一种特别饱满的感情,涓涓细流般地给观众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我想这一点基本做到了。

遗憾也有。我觉得有些地方情感张力如果再稍微浓烈一点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

另外电影开始时的节奏可能有些慢,特别是前30分钟,我总是担心观众不能很快入戏。因为现在用这种方式讲故事的电影毕竟不多。大多数观众都习惯了好莱坞大片那种紧凑激烈的模式,缺少了一种能够安安静静看故事的心态。不过影片的整体风格和气质还是基本实现了我的想法。

李连杰最出彩

《综艺》:李连杰是一个功夫演员,而《海洋天堂》则是一部文戏,之前很多人担心李连杰的角色转换。你怎样看待他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此外,这部戏的制作成本并不大,很多人很好奇李连杰当初是如何同意接演这部影片的。

薛晓路:李连杰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这绝不仅仅体现在他演绎武打镜头方面。他从业30多年,对电影和表演的理解绝对不是我们看到的那种简简单单的打戏。其实他本身的气质也很贴近父亲这个角色,有一种很质朴的东西。我在和他商定人物基调的时候就说,你把这个爸演成一个妈,怎么罗嗦怎么碎叨怎么演,就按照对你小女儿的那种感觉来说话就好。因为大福(影片主人公,文章饰)虽然20多岁,但是把他当做小孩子看待才是最正确的。我想影片中父亲对大福的那种感觉李连杰在生活中是有的,拍戏时只要被调动出来就可以了。很多细节他都能够非常准确地找到感觉。另外,李连杰也是一个非常敬业的演员。他每一场戏的台词都背得一字不差,对于感情的把握也非常到位。

李连杰接这部戏应该是由于对题材和剧本的认同。他剧本看到最后都哭了,还说能看到一个让他哭的剧本真不容易,马上就决定出演。而且他从剧本中也看到了创作者的诚意。另外,李连杰先生做的壹基金典范工程,第一年就向一所自闭症学校捐助了一笔资金。所以他对自闭症还是有了解的,知道这个故事不是一个很轻浮的故事。李连杰出演这部戏没有任何片酬,我们票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也会进入壹基金,也就相当于李连杰的片酬部分为慈善募捐了。

我的电影都会考虑与市场相结合

《综艺》:从编剧到导演,你有何感触?

薛晓路:编剧和导演实在是太不一样了。导演对于整个电影最终呈现内容的把控性要比编剧大得多。因为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在原剧本的基础上有所改变。我特别庆幸自己能够做《海洋天堂》的导演,我非常害怕这个故事被其他导演所曲解,害怕有些导演会把这个故事单单作为一个自闭症题材去表现,或者以一个很俯视的角度来表现这对父子的生活有多么艰辛悲苦。

《综艺》:你怎样看待影片与市场之间的结合?

薛晓路:我一直是一个很重视市场的编剧。在电视剧市场,我的作品基本上都能进黄金档,而且收视率很高,所以我还是很有市场概念的。电影市场也是近两年来才发展比较快的,我会在我的创作良知和作品的商业表现、商业回报上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对于《海洋天堂》,我也很希望它能有一个良好的商业回报。李连杰对于这部戏的认同和加入,以及这部戏整体的阵容组合给了它一个非常好的商业卖点,可以从各个角度博取不同观众群体的兴趣。在今后其他电影中,我也会做一些具有商业性的创意。

上一篇:纪录片要会讲故事 下一篇: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突围中原 抢占市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