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师生作用的变化

时间:2022-09-27 06:14:47

新课程下师生作用的变化

摘 要: 本文针对新课程下师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课程下教师主体地位相对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创新精神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资源。因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成为课改最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倡导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教学中转变角色,由过去课堂的权威和中心人物转变为一个知识的引导者。师生之间应该是朋友关系,是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关系。教师不是居高临下地与学生对话,而是朋友般地平等地讨论问题。教师可以经常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面对面地交谈,或直接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在参与中也可自我表露,例如:在上《正确认识自我》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找缺点、谈感受,学生谈自己感受前,教师也可说说自己的感爱。“今天,我和大家一样发现了自身的许多缺点与不足,心里确实有一些不自然、不舒畅,这些给了我很大的压力,现在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努力改正缺点,弥补不足,更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做你们的好朋友,相信大家都有克服缺点的决心和信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改正缺点而努力吧!”在学生面前表露自己的想法,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让学生觉得老师更加可信,同时营造了宽松、真诚、和谐的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还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要有积极的态度,相信每个学生的内心蕴藏着积极的思源,相信每个孩子是可以变化发展的,相信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长和才能,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价值,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冷落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对那些处于弱势的学生更为尊重,在教学中多关注他们,多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现在上《思想品德》不再是那么枯燥无味了,也不必为回答不出问题而着急,不必为出洋相而脸红,更不必为活动中失败而烦恼,整个活动过程都是那么民主和谐。”同时教师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自己要加强学习,不断学习理论,增强知识的储量,提高自身个性方面的素养。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

新教材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从内容上讲,降低了难度,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体验探究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关道德品质的内化并升华。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案例,创设不同的系列开放性的情景,让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参与社会实践,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探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例如学习《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中可设计以下情节:1.你和好朋友在回家途中的汽车上,发现有小偷正在偷东西(偷自己的东西或别人的东西)时该怎么做?2.女学生在回家途中遇到陌生人搭讪,怎么做?3.父母不在家,有一个人自称是父母朋友的陌生人来到家,你该怎么办?接近生活的情景,并模拟真实环境,探究解决方法。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怎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上了这一课后还可以请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中小学生自我保护绝招”。在这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力也进一步提高。除了创设教学情景外,教师还应广泛收集材料,抓住生活中现实的活生生的且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教材,切合主题,及时引导。例如学习《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师还可以利用报纸上刊登过的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件中受害人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案件的发生大多和网吧有关?因为案件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学生讨论得情绪高涨,精神集中,他们从中认识了自我,反思了自身对诱惑的抗拒能力、自制能力,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了解了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备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品德的推动者、催化剂。

三、教师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者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充分说明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而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起关键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当前教育的目标,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探索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在讲授《自觉磨练意志》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意志坚强人的典型事例,并分小组准备日常生活中自己及身边同学缺乏意志的事例。课上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们。许多学生讲了收集到的意志坚强人的实例,如贝多芬、张海迪、爱迪生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展示小品时,表演虽不正规,但是表演得很投入、很精彩、很有创意。如一个小组学生表演睡懒觉,他趴在课桌上睡觉,妈妈叫了他一遍:“起床了!”“再睡一会儿!”又叫了一遍,仍是这样的回答,结果导致上课迟到。从这个小品中学生很快总结出培养坚强意志应该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学生们的自编自演,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日常生活中不良行为的后果,对警示学生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还可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讲授《善于调节情绪》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改标题设计为《明天你会快乐吗?》,并设计活动要求和问题:1.描述你曾快乐的情景。2.情绪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样作用?3.快乐的情绪对我们有什么样的作用?4.为什么会不快乐?5.改变不快乐的方法。学生根据活动要求和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了他们去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也完成了学习内容。

总之,新课程下教师地位削弱了,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一篇:对物理教学中学习动机培养的研究 下一篇:新课改下教师课堂巡视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