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的自由

时间:2022-09-27 05:50:56

摘要:但丁《神曲》中对地狱、炼狱、天堂模式的描绘,不仅表达了上帝救赎人类的宇宙模式,同时也阐述了人类灵魂世界的构成。《神曲》建立了人类的有限自由意志到上帝无限意志的联系,这是人性之中天堂所象征的一面,是人性中最荣耀的自由。

关键词:《神曲》;自由意志;“三”的架构

但丁以一部《神曲》终结了蒙昧的中世纪,虽然但丁在沿用着阿奎那的哲学思想,但通过对《神曲》的解读可以发现,正是《神曲》之中对于伟大的神性的赞颂才孕育了一个伟大人性诞生的时代,一个发现“人”的纪元。

关于地狱与天堂的问题,是一个长期争议的哲学乃至神学问题。即如果将地狱视作天堂的对立,那么这世界上便存在着善恶的两极,而人只是处于两极之中摇摆的妥协者;同时肯定了天堂与地狱的对立,也往往意味着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泥潭之中。但是在《神曲》之中,但丁巧妙的塑造了炼狱的图示,通过“二”到“三”的变化,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但丁笔下的地狱,似乎是人死后灵魂受到惩罚的地点,“自古以来每一个灵魂都乞求第二次死。”①罪恶的灵魂在脱离了肉体之后受到永恒的折磨。在地狱之中但丁用分层的方法表述了人罪恶的等级,即从灵簿狱到地狱之王撒旦的逐渐堕落。惩罚是源于罪过,而人类的罪过最早则要追溯到伊甸园中的“原罪”。亚当夏娃被蛇引诱之后吃了禁果,由于灵魂背叛了上帝,而趋向了身体,因此灵魂失去了活力,也便是灵魂的死亡――“罪”因人自由意志的选择而产生。在人类偷食了禁果之后,“发现自己光着身子”,然而,自然的人类是的,自然的都是万物最美好的样态,“自然的”也就意味着的人类也是很好的。上帝创造了的人因此并不意味着羞耻;同时人类的智慧来自上帝,上帝并不会让人类认为是羞耻的。那么人类的羞耻,我想根本上仍然是对于人“罪”的表述,亚当夏娃的羞耻并不因他们得到了智慧,而是其自由意志违背了上帝的意志,于是因罪而感到羞耻,这羞耻是由于的身体会被人“发现罪恶”,而衣服只是在精神意义上“掩饰”了罪恶。

自由的意志导致罪,因此地狱的分层根据的是自由意志的趋向,自由意志不同程度的背叛是人类堕落不同的根据。但是在地狱之中,灵魂脱离了肉体,他们却依然按照生前同样的精神、意志行事,他们受到的惩罚只是对他们罪过的极大夸张。在地狱的第七层,但丁看到了古意大利的宫廷诗人,他的灵魂保持着浮夸矫柔的陈词滥调;看到了两个浪荡的败家子的灵魂,他们在地狱之中只是重复地被贪婪的野狗啃噬。地狱中的灵魂丝毫未经过悔改而只是永恒地经受惩罚。但丁笔下的地狱并没有时间性,地狱中的灵魂没有解脱也不会变化,那么可以说地狱是永恒的。这种永恒的地狱却似乎以另一种方式表象着人类的现世世界――人性之中每一种丑恶的德行都在地狱中成倍的夸张放大并遭到应有的惩罚。可以说但丁的地狱已经不只是死后灵魂的一个场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将地狱的分层,事实上就是在对人类现世的分级,对整个人类自由意志的分级,被写入地狱的一切都是真正发生在人世的别样的反映。事实上在地狱中对于人类各种劣性的惩罚正是真实世界的状态,人类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正是这种惩罚的现世样态――其实一切都是现世的人在被惩罚,地狱的存在在更大意义上给人提供一个概念,即作恶的报应。

但丁创造性地详细讲述了炼狱,这不仅是简单以“地狱炼狱天堂”去附和“三/一”的数量关系,可以说正是对于炼狱的阐发使得但丁的哲学跳出了二元对立的谜团,并阐明了“地狱、炼狱、天堂”的救赎模式。在《神曲》之中但丁严格地遵守了他所认识的宇宙科学,“现在是往上攀登刻不容缓的时刻了;因为太阳已经离开子午圈让位给金牛座”②,这就说明但丁对于时间以及空间的把握决不是简单的诗人的臆想,而是建立在准确的思考基础上。那么在但丁笔下,世界的模型便是我们探讨的对象,地狱的入口在耶路撒冷――耶稣受难之地;地狱的对面是炼狱山,地球的另一极却是伊甸园。但丁笔下的地狱并不是天堂的对立面,而炼狱则是地狱的反面,代表人类最大罪恶的耶稣受难地相对应的则是人类最美满的乐园伊甸园。在炼狱与地狱之间的,便是地球的中心,堕落的天使撒旦。

参考《神曲》中炼狱的段落,也可以看出其内在与地狱的对立性。在炼狱之中但丁看到“幽灵们开始低声唱赞美诗……必须用这种疗法和这种食物才能使这个伤口最后愈合”,这与地狱之中永恒受到折磨的罪恶的灵魂不同,尽管他们有罪过,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赎罪与悔改。炼狱之中的灵魂在不断的洗清自己的罪过,而每洗掉一层便上升一个等级――一直上升到完美的伊甸园。这说明炼狱中并不是不变的,炼狱之中的灵魂不会被桎梏于一个枷锁之中而是可以逐步追求完美。这一点才是真正肯定了人性中善的一面――人的罪潜在人性之中,人只有通过自由意志选择了善,才可以一步步化解掉人性中的卑劣,上升到伊甸园。但是正如《神曲》之中维吉尔所言:“你来到了我靠自身的能力不能再辨明道路的地方,我已用智力、用技巧把你带到了这里,现在你就以你的意愿为向导吧。”③维吉尔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峰,他由地狱走上了炼狱进入了伊甸园,象征着人类凭借自身的理性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但是他无法认识这里,更因为不认识耶稣而无法升入天堂。这就是炼狱最大的意义――没有任何人是绝对无罪的,没有任何人能够直接上天堂,而人类凭借自身之力更是无法企及天堂与伊甸园的美好。

但丁的宇宙模式,其实便是对于自由意志的一个图示。有限的自由意志居于地球,追求了恶便归属地狱,追求了善便归属炼狱;无限的自由远在天上,然而只有顺着上帝的光才可以进入天堂。那么,对于地球的中心,炼狱与地狱相对的中点,那里居住的却是代表着极大的邪恶的撒旦,为什么一个堕落的天使要居于世界的中心?地球的中心在地下之下,唯一的中心是堕落的天使――他是上帝创造物中最美好的也是最丑陋的最善良的也是最邪恶的,他才是有限自由意志的极致,善与恶不过是自由意志的趋向,而自由意志才是生命真正伟大之处。因而只有堕落的天使才有资格居住在地球中心,他的存在同样是上帝意志之内,但丁将他置于地球的中心恰恰在强调,上帝赋予了生命灵魂,其最伟大处不在于其善与恶的趋向,而在于选择善恶的权力――那就是灵魂中荣耀的自由意志。

但丁对于地狱的描绘并不是批判的嘲讽的厌恶的,而是一种带有怜悯的敬畏。那正是因为即使是恶的存在也彰显了灵魂的伟大,是最荣耀的自由意志创造了善与恶,是自由意志决定了这个世界的样态。我们似乎可以说,但丁的“地狱、炼狱、天堂”模式不仅仅在于表达了上帝救赎人类的宇宙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它阐述了人类灵魂世界的构成。地狱象征人性的恶,恶的存在是现世永恒烦恼的根源;炼狱象征着人性的善,正是人性中善的一面驱使着我们一步步摆脱恶的牢笼追求至善;天堂象征着人性之中有限的自由意志对无限美好的渴求。在上帝的创造物中,正是人类彻底地拥有了自由意志。人类以自身“灵性、灵魂、身体”的三位一体最好的诠释了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代表着灵魂对灵性的遵循与背叛。而圣子耶稣他不惜降生为人,给予了人灵性,给予了人自由意志的权力,他以人的身体受难,以神的意志给予,他以自己建立了人类的有限自由意志到上帝无限意志的联系,这才是人性之中天堂所象征的一面,耶稣基督以神性的光辉光耀了人性的自由,人性中最伟大、最荣耀的,莫过于此。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参考文献:

[1] 《宗教学导论资料集》.《神曲•地狱篇》第一章

[2] 同上,《神曲•炼狱篇》第二十五章

[3] 同上,《神曲•炼狱篇》第二十七章

上一篇:公共选择与新古典学派的比较 下一篇:有关爱情的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