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促进档案文化建设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9-27 04:38:38

关于如何促进档案文化建设的几点看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事业愈发跟经济、政治等社会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更融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在其中。档案文化是档案和文化的结合物,它将具有相同行业特征的档案管理理念、档案观、相关模式、相关物质联系起来,并通过一个共同的载体表达、储存起来。档案文化作为现代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记录真实的历史印记、传承准确的社会文化、繁荣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其他文化分支不可代替的功能。当今的时代不可缺少档案文化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档案文化的建设,提升我国档案文化的质量,为人民谋福祉。

一、档案文化的现状

(一)群众对于档案文化的忽视。

由于我国档案文化相对神秘,人们对于档案文化长期处在意识模糊的阶段。群众的心目当中,档案文化是一个封闭的文化体系,是不为人民大众所用的,群众从中很难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是相关部门宣传工作的缺失。然后,相关部门没有加大力度继续挖掘有价值的资料,以形成一个有关联的信息知识体系。这样下去,档案文化的功用难以体现,群众对于档案文化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会下降。

(二)现代技术没有及时引入。

档案是一个庞大的资料体系,其在管理和发展上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根据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国以往的档案大多采用的是纸质的形式保存,经过累计,所存档案的数据是相当庞大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工作量巨大,整理工作艰巨,查找工作困难。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的工具没有及时的与时俱进,没有将现代科技技术及时引入档案文化整理工作。

(三)档案文化功能被局限。

档案文化目前不具有完全开放性。在群众眼中,档案文化是政府工作和相关机关单位的附属品,并且其文化价值仅仅体现在保存历史文化、记录人类优秀成果的方面,对于人民群众没有太大的实质性作用。同时,政府对于档案文化也存在着保守的态度,他们在意识上只是重视了档案的保存,而忽略了档案文化的利用,让档案文化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二、促进档案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一)改变群众对于档案文化的观念。

要改变群众对于档案文化的旧观念,就必须采用积极宣传的方式。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报章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介,将档案文化的相关信息传递出去,让群众能够了解到档案文化中的具体内容和相关应用。并且档案馆等存放档案的地方,可以定时定期地向大众开放,让群众可以参观学习档案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可以组织学校的学生参观,并安排专业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讲解,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他们改变的思想观念,档案文化的传播才拥有长远性。最后,可以建立相关的档案文化传播和服务部门。

(二)将科学技术与档案文化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事业也要及时地与其联系起来,才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首先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中包括计算机管理体系和人才管理体系。计算机管理体系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档案文化的编排、查找、研究当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档案中的相应内容输入、存档。存档过后,就可以通过电脑技术,将内容相关的档案分组、归类,并及时对于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开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以后的继续研究打下基础。然后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将档案文化中的相关信息公布到网络上,供大众使用。这个做法,让本来具有区域局限性的档案文化变得开阔,它越过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文化之间能够相互融合,使得具有神秘色彩的文化具有开放性的意义。

(三)及时开发应用档案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档案文化的重点不是保存,而是开发利用。相关部门要将这些“死”的档案内容变成活生生的文化体系,让档案文化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上文提到,可以开设专门的学术研究场所,这样就可以及时地对档案文化的内容进行开发利用,并且可以扩展出更多的内容,加大档案文化的知识储备。并且,计算机将档案内容进行分类后,可以将同类别的内容进行分析,将这些内容进行开发,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而且对于档案的开发,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范围,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视野范围,将几个不同但又有关联的体系联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已得到更多的研究结果。

三、总结

总而言之,促进档案文化建设是时代的需求。档案文化肩负着传递历史信息、繁荣文化产业的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提到,要促进档案文化的建设工作,部署了2011年重点任务,并着重指出以开放档案和远程利用服务为重点,推进城市数字记忆工程和档案文化传播工程建设,以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根据现在档案文化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改变群众对于档案文化的观念、将科学技术与档案文化相结合、及时开发应用档案文化的解决方法,不断促进档案文化的建设。

上一篇:农村艺术教育的分析报告 下一篇:让数学课堂因学生提问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