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时间:2022-09-27 03:27:44

防城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摘要]防城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鹭鸟及其赖以生存栖息的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其濒临北部湾,拥有广阔的沿海滩涂、红树林及其它水体为采食基地,同时又处于东南亚和亚洲东北部之间的候鸟迁移通道上,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种鹭鸟的重要繁殖地之一,特别是经过人为长达50多年的大力爱护,形成了鹭鸟种类10种、数量达3万只以上组成的我国极为罕见的特大型复杂"鹭林"。本文主要对保护区的鹭林动植物资源和"鹭林"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报导,现在对保护区的植物区系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种子 植物区系

[中图分类号] X3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78-2

0前言

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防城镇鲤鱼江村,地理位置为北纬21°40′23″,东经108°18′21″,属十万大山南部沿海丘陵区,南部临海,海拔20―40米,主要成土母岩为砂页岩,土壤为砖红壤。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湿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96.8J/cm2,年总日照时数1525小时,全年平均气温21.8℃,>10℃年积温180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温38.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6℃,极端最低温-0.9℃,无气象学上真正的冬天,年无霜期360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为2900mm以上,3月至10月为雨季,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为旱季,时有间歇出现秋旱和春旱。海洋风盛行,全年偏北风多于偏南风,冬半年主要受北来的冷气团控制,多吹偏北风,夏半年主要受南来热带和副热带海洋性气团所控制,多吹偏南风。

1区系组成分析

根据黄付平报导[1][2],防城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目前记录到的有维管束植物453种,隶属于127科335属,分别占中国植物364科3400属29474种的34.89%、9.79%和1.54%,占广西植物288科1717属8354种的42.10%、19.51%和5.42%,占钦、防沿海及岛屿植物172科567属899种(广西植物研究所调查资料)的73.84%,58.73%和50.39%。其中种子植物116科319属436种。

就植物的性状而言,草本类型109种,占本区系总种数的24.06%,这说明本区系的草本植物比较发达;另外,藤本类型有86种,占本区系总种数的18.98%,说明藤本植物也是比较发达的。本区系包括乔木、灌木、木质藤本三类的木本植物共有300种,占本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的66.23%,说明本区系植物仍以木本植物占优势(表1)。

1.1科的组成

本区系共有种子植物116科,其中含20种以上的大型科有2科74种,占本区系科的1.72%,占种的16.34%;含10-19种的中等科有9科121种,占本区系科的7.76%和种的26.71%;含5-9种的小型科有14科85种,占本区系科的12.07%和种的18.76%;含2-4种的寡种科有39科104种,占本区系科的33.62%和种的22.96%;单种科有52科52种,占本区系科的44.83%和种的11.48%,中型科、小型科和寡种科是本区系的主要组成内容,有些科所含的种类是本区系植被的优势种或建群种。

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各科,按现代的分布区,可分为世界广泛或近于广布、主产热带、主产热带―亚热带、主产亚热带―温带和主产温带等几种类型。从组成区系的这些科的性质来看,除世界科、亚世界科外,主产热带科占的比例最高,为32.76%,是本区系的主体,其次是主产热带―亚热带的科,占本区系科的31.90%,再次为主产温带和主产亚热带―温带的科,分别占本区系科的7.76%和6.90%。

1.2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根据吴征镒[3]先生对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本区系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区系种子植物属可归纳为12个分布类型,温带亚洲和中亚分布两个分布类型区在本区中没有代表,这与广西种子植物区系属的分布区类型数是一致的。其中以泛热带分布属占本区系总属数的比例最高,为30.42%,其次为热带亚洲分布属,共38属,占本区系的11.91%。整个广西防城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属(表2中的R)与温带性质属(表2中的T)的R/T(241/53)的比例为4.55:1。

2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认识本区系在广西区系的地位,认识其区系的性质以及和邻近地区植物区系之间的亲疏程度,本文作了本地区区系与广西区系的比较,同时选择了邻近广西十万大山、九万山、广东鼎湖山、福建武夷山、云南西双版纳、湖北神农架、四川金佛山、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等10个地区植物区系与本区系作比较。

2.1属和种分布区类型统计的比较

根据吴征镒先生划分的14个分布区类型,对10个地区种子植物属的统计结果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本区系属数的R/T值(热带属数/温带属数)为4.55,而广西区系的R/T值为3.03,说明其植物区系属的热带性质明显强于整个广西植物区系的总体水平。在10个地区的区系中,本区系的热带性质仅次于海南岛和西双版纳。

2.2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2.2.1与邻近地植物区系的比较

将上述9个地区植物区系与万鹤山保护区植物区系进行比较,采用下面公式计算属相似程度,即属相似系数S=2c/(a+b) ×100(c,对比两地的共有属数;a,出现于A地的属数;b,出现于B地的属数,都不包括世界分布属)[4],比较结果如表4。

(1)与十万大山和海南植物区系的关系

万鹤山位于十万大山南麓的滨海丘陵地区,与之处在同一经纬度,因此,其相似系数最高,达50.29,共有属占万鹤山总属数(不包括世界分布属)的比例达87.16%,是所比较的区系中相似系数最高;与海南植物区系的属相似系数为45.01,它们的亲密程度仅次于十万大山而居于第二位。虽然万鹤山与海南有一定的隔海距离,但种子植物区系在科、属、种各个不同的分类等级上表现有较强的共同性。

(2)与广西九万山、广东鼎湖山、福建武夷山植物区系的关系

万鹤山自然保护区与九万山、鼎湖山、武夷山区系的属的相似系数分别为38.28,37.92和38.10,与三地的区系关系仍较密切,万鹤山比这三个地区纬度低近3―6度,同时海拔也较这三个地区低,因而万鹤山区系的热带性质明显较高,万鹤山更富有热带性质。

(3)与台湾、西双版纳、四川金佛山区系的关系

万鹤山与台湾、西双版纳、金佛山区系属的相似系数分别为33.11、33.45和34.04,台湾、西双版纳、金佛山与万鹤山远隔海洋或高山,且它们的海拔也较高,由于它们的地理气候环境条件比万鹤山复杂得多,它们的区系成分也更为复杂,因此,它们的区系关系密切程度较低。

2.2.2与邻近地植物区系的共有属

以共有属为指标,分析上述11个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它们共有属有41属,隶属于33科。按照前述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方法,可划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表4)。从表4可见,共有属中,属于世界分布类型的有7属,其中在中国分布种数100种以上的大属有堇菜属(120种)和蓼属(120种)2个属,而少于10种的小属有鬼针草属(8种)1个属。属于热带性质(2-7)类型的共有22属,占所列各个地区共有属的53.66%,属于温带性质(8-14)类型的共有12属,占所列各个地区共有属的29.27%,说明在其共有的属中,大中型属的热带性质都很明显。

3结语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广西防城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1)植物种类密度较大,成份较为复杂

一个区域现代植物区系的特点与现状,是环境对植物长期影响和作用以及植物界对环境长期适应的表现。广西防城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位于热带的北缘,濒临北部湾,北靠山脉延绵、地形复杂的十万大山,复杂多样的小环境,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包括丰富的植物种类。在对划定的1612.4hm2的保护区进行调查中,共记录有维管束植物453种(含种以下等级),分别隶属于127科335属,其中种子植物116科321属436种,种子植物种类的密度为27种/100hm2,是比较高的,同时从上述区系组成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其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

(2)植物区系具有强烈的热带性质

通过对组成广西防城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科的分析得知,万鹤山植物区系以主产热带科占的比例最高,为32.76%,其次是热带―亚热带的科,占本区系的31.90%,两者都是本区系的主体。各类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的R/T比值分别为4.55:1,而广西仅为3.03:1,这都说明本区系植物比广西区系更具有强烈的热带性质。

(3)本区系与广西十万大山植物区系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认为万鹤山区系是十万大山区系的同一组成部分,反映出广西热带种子植物区系的一致性;与海南区系的关系也较密切,支持薛跃规“广西热带种子植物区系与相邻的海南、云南、中南半岛地区植物区系均有很密切的关系,但与海南的最接近;广西热带的十万大山(万鹤山属十万大山一部分――作者著)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为现在中国大陆与海南最为接近的种子植物区”的观点[5],本区系属广西热带植物区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黄付平等.广西防城港市万鹤山鹭林动植物资源的初步调查.广西林业科学,2002.31(1):29-31.

[2]黄付平等.广西防城港市万鹤山鹭林植物的初步研究.广西科学院学报,2002.18(3):121-126.

[3]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IV.

[4]唐绍清,张宏达等.粤北大东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广西植物,1997.17(2):127-132.

[5]薛跃规著.广西植物多样性研究-广西热带植物区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发问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