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7 03:09:56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左卡尼汀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6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 疗程为3周。结果 经过3周的治疗,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 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0%, 且两组患者间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左卡尼汀;心绞痛;临床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病情程度主要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其临床表现多样, 主要为胸痛, 且表现具有不稳定性, 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 及时控制病情的恶化, 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本研究针对这一课题,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 给予其左卡尼汀治疗, 并与其它60例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对比,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60例, 男30例, 女30例, 年龄44~79岁, 平均年龄(60.3±4.8)岁;对照组60例, 男31例, 女29例,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59.7±4.3)岁。所有患者均按照临床诊断标准来确诊[2], 排除了严重高血压、重度心率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即采用硝酸酯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进行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左卡尼汀治疗, 运用250 ml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 1次/d, 疗程为3周。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 硝酸甘油片的用量[3]。评价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均>80%即为显效;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50%~80%即为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经过3周的治疗,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研究组显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无效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 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60 49(81.67%) 9(15%) 2(3.33%) 96.67%

对照组 60 38(63.33%) 13(21.67%) 9(15.0%) 85.0%

χ2 5.0575 0.8905 4.9041 4.9041

P 0.05

3 讨论

心绞痛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心肌供血不足、冠脉管腔狭窄, 进而引起以胸前疼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无规律性、且持续时间较长, 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目前,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舒张冠状动脉及降低心肌的代谢水平, 传统的治疗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断剂、硝酸甘油及钙通道受体阻断剂等[4]。近年来新发现的左卡尼汀是一种新型的能量代谢药物, 能够促使脂肪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内进行脂肪酸氧化与供能, 最终达到为心肌活动供能与降低细胞内脂肪酸储存的效果[5]。这就说明左卡尼汀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尤其是与其他舒张冠状动脉的药物联合使用时具有更佳显著的效果[6]。

本研究为了探讨左卡尼汀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 回顾性分析了60例使用左卡尼汀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与60例常规组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经过3周的治疗,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 且两组间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场疗效良好, 较常规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 内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58.

[2] 付艳萍, 董珠, 孙寄.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19):141-142.

[3] 周明鸣, 常勇.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进展.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3) : 67- 68.

[4] 田志鹏. 左旋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5):22-24.

[5] 夏华玲, 黄中云. 左卡尼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 临床医学, 2006, 4(26):37.

[6] 张峻博, 李红斌, 邓智文. 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西部医学, 2010, 7(22):1250.

上一篇:幼儿园建设的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下一篇:多元化护理结合穴位贴敷疗法对于减轻首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