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盛恺:“三高”都是吃出来的

时间:2022-09-27 02:32:37

2008年12月6日,由《人人健康》杂志社主办的健康大讲堂,特邀国内心血管防治方面的知名专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鄢盛恺教授来到太原,在钱江大酒店为本刊读者带来一场生动活泼的健康知识讲座。

当天,近500名读者来到我们的健康大讲堂。鄢教授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现场听众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

在讲座间隙,针对心脑血管健康的话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鄢盛恺教授。

记者:您好鄢教授,首先代表我刊读者对您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请您先谈谈一个人健康与否,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鄢教授:组成健康的原因有四大块:一是遗传,高血压患者的子女可能有20%~30%的遗传基因;二是社会和环境,环境因素慢慢会导致人得病,像矿工得矽肺,就是环境病;三是生活方式,这一点不是吃药、吃保健品就能够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改变生活方式;四要有良好的心态,要学会调节心情,现在心理性疾病越来越多,如抑郁症、忧虑症等等。

记者:您是国内心血管防治方面的专家,请您谈谈“三高”的危害在哪里?

鄢教授:这些跟人的全身动脉有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血脂异常,血脂、胆固醇多了,代谢不了,就在血管壁沉积,慢慢会形成斑块,血管就会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都会导致动脉硬化,它会沉积在血管壁,就像我们的河道一样,如果堵住了,就会慢慢堆积起来,这个时候会有一些变化,血压高了就会头晕。稳定还好一点,如果掉了,堵在哪里哪就有问题了,如堵在脑动脉就会出现脑梗。所以说“三高”的危害在全身,跟心脏、脑、肾脏、跟其他的血管都有关系。

记者:“三高”的成因有哪些?

鄢教授:第一个原因就是吃,我们管这个病叫“现代文明病”,它的一大特征是就是吃的太多了,吃的不合理,吃出问题了;第二是不动,或者少动,以前上班要走路,现在有了汽车,上班后大家整天坐在电脑旁边,不运动,所以说运动少了,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出现。很多人坐着坐着觉得头昏眼花,至少大家平时要适当的运动运动;第三是压力大;第四是遗传的因素。有遗传史的人一定要自己注意这个问题,普通人五年查一次,有遗传史的人一年查一次。第五是年龄,年龄越大,生理、心理的正常代谢都会有一些影响;第六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吸烟、饮酒、吃咸东西、吃甜东西。对“三高”的预防,积极的态度应该是早期发现,积极控制。

记者:“三高”是吃出来的,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您认为应该怎样吃?

鄢教授:有两句话送给大家“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一”是每天一袋牛奶;“二”是“250~350g”之间的碳水化合物,就是糖,就是300g左右的部分糖,相当于300~400g的主食,主食一般是主张少吃多餐,但是量不能超了,南方人有一个习惯饭前喝汤,这是一个很好的控制饮食的办法;“三”是每天三份高蛋白,不能光吃肉,或者光吃素。动物类的含蛋白质较高的就是鱼,植物里面最好的就是黄豆,再一个就是鸡蛋;“四”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半饥半饱;“五”蔬菜,每天500g左右的蔬菜水果,相当于400g蔬菜,2个水果。所以说,一天吃一个鸡蛋,吃一个苹果,喝一杯牛奶就能保持人体正常的供应,基本能量的供应。

“红”的最好就是西红柿;“黄”,中国人普遍缺钙,黄颜色的蔬菜钙质很多,包括南瓜、老玉米等,这一类的食品要多吃,特别是胡萝卜;“绿”其实包括所有的绿色的蔬菜;“白”就是燕麦片,可以降血脂,可以降血糖、通便、减肥等功效;“黑”就是指黑木耳,它第一可以提高免疫力,第二可以降低血黏度。

记者:如何发现血脂异常?又通过什么办法来调节?

鄢教授:定期去做体检。一般来说,20岁以上的人都要体检,年轻时可以每五年查一次,中年以后要每年查一次。

发现血脂异常之后,第一是通过饮食治疗,除了控制饮食之外,还有多运动等等;第二是药物治疗,有些人光靠生活方式改变是不够的,该吃药的时候一定要吃药;第三是血脂吸附术,把多余的脂肪刮掉;第四还有基因疗法,目前还不是太安全,容易出问题,基本上是前两个方面为主。

上一篇:冬季护好您的第二“心脏” 下一篇:出汗:疾病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