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童的个别矫正策略

时间:2022-09-27 01:28:22

儿童失明以后,对身体运动最可能、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出现盲态,这是视障儿童的一种特殊动作与行为习惯,而且肯定在心理上给他们造成负面影响。初入校的盲生,盲态各种各样,有些伴有心理障碍。如有的学生在家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离开家长的呵护便产生许多恐惧感,心理上陷入无能为力的困境;在家无人管理的学生,则属于多动型,不能长时间坚持在教室里坐好上课心理上自我封闭型的学生,大多从小被家长“扔”在家里,到学校后,拒绝与别人沟通。针对形形的学生,老师需要做个别矫正,对他们进行个别化的教育、教学康复与补偿。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笔者认为比较有效的盲童个别矫正策略有如下几个:

1 身体疗法。

有计划地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改变一些能从外部观察到的行为,进行行为矫正。例如:学生丁宁,初入校时,头不住地左右摆动,光靠语言提示是不行的,老师用一长方形的塑料泡沫,中间位置挖一个可放入下巴的洞,上课时把他的头暂时固定起来,让他想摆也摆不了。这个方法用了足足一年的时间,成功地改掉了他的这一盲态。对于低头的盲态,在背后用一块木板,要求学生的头与木板接触,或安排在最后一排,把头靠墙,还可以使用类似丁宁的方法,加以矫正。对身体后仰、走鸭步、八字步的学生,用顶沙袋、语言教授等方法进行矫正。有的学生,脸上老是有微笑的表情,这也是一种盲态,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懂得怎样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身体疗法还包括训练学生正确地走步、上好定向行走课等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改掉盲态,增加自信。

2 感知运动统整治疗。

感知运动统整是大脑组织、编译所有感知运动信息的过程。在玩的过程中,这一活动表现得比较充分。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给学生创设玩的环境和气氛。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玩得适度就可以,玩好了还能长本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寓教于乐。可以多利用课外时间做有益的游戏,如拔河、跳绳、开瓶盖、揉橡皮泥、捡豆子、摸实物等,让学生在玩中训练手脑协调能力,开发智力,增进技能。特别是生活指导课,没有固定教材,给了老师积极探索与大胆尝试的广阔空间,当然也更富有挑觇性。像缝衣扣、穿衣服、洗头、洗衣、熟悉环境这样的事情,对普通孩子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对盲校的学生,却是特别困难的事情。老师要耐心地把课安排得有趣,使学生投入其中,才能事半功倍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音乐疗法。

视障儿童喜欢音乐。动听的音乐,给他们以丰富的想象力,在旋律和歌声中他们能领略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美,能得到因视觉缺失而造成的生理缺陷的补偿,音乐能唤醒、提高、增强视障学生的自我认识,以及对他人及环境意识,还能疏导感情,陶冶情操,增强各方面的认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让有消极情绪的学生,听一些积极向上的歌曲,能够鼓舞他们;让情绪急躁的学生,听一些舒缓、优雅的音乐,能够让他们稳定;让性格孤僻的学生,听一些节奏感强烈的音乐,能够慢慢唤起他的热情与活力……音乐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对于视障儿童来说,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老师要充分利用音乐,有针对性地选择乐曲,帮助促进学生不良性格的转变。

4 言语治疗。

盲生有时会出现表情表达错误,本来要表示高兴,却泪流满面,出现了言语与具体形象的脱节。有时还有总想多说话的多语症、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情况,教师要随时随地地及时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利用辅助。有一次我正讲课,学生王峰突然全身一动,不出声地笑起来,然后拍手,显得异常激动,但很快动作结束,前后不到一分钟。我没有马上去制止,而是不动声色地观察、分析。经过观察,发现他只是偶尔这样表现。我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原来孩子从小患有癫痫病,胆子特别小,自尊心又强。据说他早晨5点就开始背英语,我教的是英语课,不时地会有提问、背诵、师生及生生对话,学生上课都很投入,学习气氛浓厚。他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就会出现这种动作。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找王峰谈心,告诉他,老师很喜欢像他这样学习认真的好学生,但是,在上课时要调整心态,放松心情,不要有顾虑,不会可以问老师,不举手老师不叫他,不用担心。为了减轻他的心理压力,我把他从第一排调到了最后一排。从那以后,王峰的突发动作再也没出现过。因为视力残疾,视障生的听觉、触觉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都较常人优越,因此跟他们谈话是很有效的。平时多与他们沟通,比如问问今天都做什么了、家里情况怎么样、说说你对某某人的看法等,经常交谈。或者给他讲个故事,再让他讲给别人听,都能训练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上一篇:视障生日常交往行为中的心理卫生 下一篇:由一堂沉闷的汇报课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