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看歧义消解

时间:2022-09-27 01:08:24

一、引言

“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具有歧义:

a. 你待我比(待)亲姐姐 都好。

b. 你待我比 亲姐姐(待我)都好。

到底是谁的亲姐姐?是你的亲姐姐还是我的亲姐姐?“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应属于名名指向的歧义,但又不同于第三人称代词、反身代词或空语类间的指称歧义,因为这里出现了三个行为主体:你、我、亲姐姐,并没有隐含P,也没有反身代词,3个N都不会有同指出现。三个行为主体间必有联系,想要消解歧义难道只有补上省略成分这一条路了吗?

二、符合格式的解读类型

解读类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问题提出的的“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句,a、b两种解读均成立,第二种是只有N1VN2比VN3都/还A的a解读,第三种是只有N1VN2比N3VN2都/还A的b解读。例如:

1、同时有a、b两种解读

(1)你对妈妈比爸爸都好。

(2)你帮我比小方都多。

(3)他了解我比你都深。

2、只有a一种解读

(4)他去火车站比学校还远。

(5)我相信你比自己都多。

(6)老师对七班比我们班还好。

3、只有b一种解读

(7)他扮特务比专业演员还像。

(8)你管教孩子比王老师都厉害。

(9)张老师关心学生比其他老师都多。

上述三种类型解读,第一种为歧义格式,第二种可添加V在前,第三种可添加VN2(VP)在后,N3+VP本身是一个主谓,N3作为小主语。a或b的解读类型,N1、N2、N3只有N1要求是施事,其他两个不做要求,一般是受事、对象、与事。在语义上,N1必须是行动元,N2、N3并不一定是生命体,还可以是客体。

三、语义分析

整个句子格式“……比……都/还……”本身就有比较义,其句式强调N1、N2、N3之间的关系,以及V与这三个名词的关系。这种差比句,“比”是比较标记,“都”、“还”是语气副词,表甚至,和后面的A或AP构成比较结果。这些是固定的,变化的是比较项。V于N3可添加的位置不确定,可前可后,故而N3语义角色不确定,N3与N1、N2的关系也不定,N3的指向不明,产生歧义。

1、N的语义条件

歧义格式下,N不能是客体、对象,如“你教数学比英语都好”(a解读)、“小姑娘唱这首歌比原唱都强”(b解读),都不造成歧义,歧义格式要求三个N都必须是担任行为主体的生命体,语义特征上要求是N:[+animate]。不能是反身代词复指,因为反身代词复指使之仍是两个具体的角色,例如“我相信你比自己都多”,毫无疑问“自己”是指称“我”,并无歧义。但是,把反身代词“自己”替换成第三人称“他”就不同了,“我相信你比他都多”有歧义。因此,歧义格式对N的要求除了是有生命的行动元之外,还不能是反身代词,必须是3个N都是具体指称对象的行动元。例如:

(10)美国联合日本比中国多。――a、b

歧义解释一种是美国联合日本>美国联合中国,一种是美国联合日本>中国联合日本。都有N1VN2“美国联合日本”,不同的在后面,一个是“美国联合中国”,一个是“中国联合日本”,区别在于N3与V的位置。

2、V与三个N的关系

a解读中,N1分别与N2、N3有联系,N2与N3同类相斥,之间并无联系;b解读则是N2分别与N1、N3有关联,N1与N3同类相斥,之间没有动作行为联系。语义上,三个名词跟V多是施受关系,a解读是N1施事为中心,受事为N2、N3,N1V为中心;b解读是N2受事为中心,施事为N1、N3,VN2为中心。以N3为变项,比较:

(11)你穿红色比黄色还好看。――a

(12)你穿红色比小翔还好看。――b

前者比较项是“你穿红色”和“你穿黄色”,N1VN2和N1VN3;后者比较项是“你穿红色”和“小翔穿红色”,N1VN2和N3VN2。不变的是N1VN2,变的是N3与其可添加的位置。N3如果与N2同类,如“红色”和“黄色”,语义类别一致,且都是被穿的对象,那么,将会同类相斥,N3此时定不会呼唤N2,而是跟N1组合,又因为N1是施事,所以形成N1VN3。同理,N3如果与N1同类,比如“小翔”和“你”,都是人,都是施事成分,同类相斥,N3呼唤的是N2,两者组合形成N3VN2。再如“你对妈妈比爸爸都好”,N1、N2、N3分别是“你”、“妈妈”、“爸爸”,都是人,都可指称,都是施事,三者同类,相互排斥,N3无处呼唤,只能回头随便指,导致歧义。

3、V的限定条件

歧义格式下,V必须可以连接至少两个N,并且满足N1V主谓的谓和VN2动宾的动,另外,由于三个名词都是行动元,并不具有授受意味,应是二价动词。N1与N2之间必定是有联系的,N3则可以与N2或者N1联系,在它的选择过程中,V管控的N总是两个的,可以是“你待我”、“亲姐姐待我”和“你待我”、“你待亲姐姐”。

V可以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想念”、“喜欢”、“羡慕”、“珍惜”、“害怕”、“赞成”等,但有些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不适用,如“希望”、“感到”、“认为”,根本连这个格式都进不去。究其原因,更具有双向性的心理活动动词,更能联结具体的生命体。测试方式是可否直接在前后加上“你”、“我”,构成“我想念你”、“我喜欢你”、“我羡慕你”等,而不能说*“我希望你”、*“我感到你”、*“我认为你”。

四、句法分析

1、原型假设

句法上,出现a解读的“老师对七班比我们班还好”,原型假设是“老师对七班比老师对我们班还好”,即N1VN2比N1VN3都/还A,出现一个类似于合并同类项,N1V只留下前一个,才有“老师对七班比我们班还好”;出现b解读的“你管教孩子比王老师都厉害”,原型假设是“你比王老师管教孩子还厉害”,即N1比N3VN2都/还A,话题化移位于句首,先前移再删除,变成“管教孩子,你比王老师(管教孩子)都厉害”,再调整为正常语序“你管教孩子比王老师都厉害”。

放到“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句,a解读是“你待我比你待亲姐姐都好”“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b解读是“你比亲姐姐待我都好”“待我,你比亲姐姐都好”“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歧义句同时满足a、b两种解读。a的原型中“比你待亲姐姐都好”是一个域,所以判断是你的亲姐姐,b的原型“比亲姐姐待我都好”是一个域,故而判断是我的亲姐姐。

2、歧义解决办法

这种歧义句解决办法常常是放在语境中就能分化,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补上省略成分,把话说得满满的。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歧义句最大的问题就在于V和N3的前后关系,所以,我们认为话题化的解决方式更佳。与其采用添加的方法将句子变成完整形式,不如选择将句子话题化,在句首就摆明关系,产生“待我,你比待亲姐姐还好”、“待我,你比亲姐姐还好”。另外,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心理因素的影响:

(13)小李对老王比亲妈还好。

(14)老王对小李比亲妈还好。

这两句符合歧义格式的句子却不存在歧义,分别为a解读与b解读,这跟心理上对“老王”与“小李”的理解有关。我们有“老王”年纪比“小李”大的既定印象,况且,后面又是“亲妈”如此重量级的N3。一般而言,我们不大会认为一个年长之人会对年纪小的人比自己的亲妈还好,自然只有一种解释。同样,长幼有序的心理会认为有年纪小的人对年长之人比对自己亲妈还好的情况出现,倾向于理解为“小李对老王比(小李对)亲妈还好”这一种解释。这两例说明,仅仅调换了一下N1、N2的位置,本应歧义的句子因为心理因素消解了歧义。

五、结语

本文通过“你待我比亲姐姐还好”歧义句中到底是谁的亲姐姐发起话题,根据其格式探讨三种解读类型,推导、验证歧义格式的条件。N必须是有具体所指的生命体,V是二价动词,是高双向性的心理活动动词,探讨V与3个N之间的施受关系以及N3与N1、N2的同类相斥。并且,我们还对句法原型做出了假设,认为解决歧义的方法除了常见的补充省略成分之外,还可以通过话题化来撇清语义关系。我们本身的心理因素也有助于一些歧义句的理解和判断。

参考文献:

[1]戴耀晶:《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J],《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

[2]何元建:《现代汉语比较句式的句法结构》[J],《汉语学习》,2010年第5期。

[3]史银:《现代汉语“差比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文言文学习中的语法知识 下一篇:新疆“国培计划”送教培训实施策略的实践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