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初中语文课本的几点反思

时间:2022-09-27 12:35:22

对现在初中语文课本的几点反思

【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新课改中,过分强调了欣赏和阅读,弱化甚至忽视了语法知识的学习,其结果是忽视了语文工具,对学生表达中的语言组织结构,以及学习其它学科语言理解都将造成不利影响。将文体知识,语法知识等穿插到阅读欣赏,习作训练中,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本反思

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of now lesson origin of what time introspect

Zheng Zhi chun

【Abstract】Over-emphasized to appreciate in currently of the language newly the lesson change with reading, weakenned to even neglect phrasing knowledge of study, it result is to neglect language tool a sexual function, to student language within expressio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study other academics language comprehension will result in disadvantageous influence.Literary style knowledge, phrasing knowledge etc. add reading to appreciate, the workbook train medium, will promote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overall development.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The lesson origin introspect

在当今时代,教育发展是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跟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给我们教育事业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所以必须进行教改。现今教改提出了实现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语文课尤其突出。但观现在新课改后的初中语文教材,欣喜之余,又感到许多遗撼。在这里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商搓。我的观点是:现在语文教材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增加了课文可读性、欣赏性,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提高兴趣, 重视学生的实践、运用和能力培养,但是淡化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例如:语法中的实词、虚词,单句、复句、各种修辞、语法、各种文体知识等。而现在教材一味加强阅读,作文要求,这样学生学语文非常吃力。我认为这是高要求,低标准,这对于学生学好语文这个工具科目造成了极大难度,学生反映语文难学、难考。我认为如果这样语文没学好,对学好其他学科仍有不利的一面。现在语文教材丢掉了许多过去的传统优势,这对语文教学是极不利的,下面我进行对比分析:

一、新旧语文教材对比

我们以1998年初一(上)大纲语文旧教材为例:(人教版)

1.课文:30篇

2.指导思想: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灵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努力开拓学生视野。

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写作口语交流:7次(1单元:作文贵在创新,说话要态度大方,口齿清楚;2单元: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东西,说话要清晰简洁;3单元:说真话诉真情;4单元:要多读多写;5单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6-7单元:自由写作实践)

4.语文实践活动(3次):写字比赛,查字典、词典比赛,词语接力比赛,写日记。

5.汉语知识:汉语、汉字;形声字,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语汇,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贬褒词,比喻、比拟。

6.附录:汉语拼音方案,应用文(一)每课均安排预习提示。

2009年七年级语(上)教材内容展示(人教本)

1.指导思想无。

2.课文30篇。

3.写作口语交流:6次

(1)感受自然

(2)探索月球

(3)我爱我家

(4)追寻人类起源

(5)漫游语文世界

(6)这就是我

4每课前预习(无)

从上面新旧教材对比发现,新教材内容,要求均不如旧教材的循序渐进。

二、新旧教材优劣对比:

通过上面近十年旧新语文教材对比展示,我们发现,98年版教材无论知识容量,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学的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的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全方面的编排、安排,进行了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编排,同时符合九年制的学生的学习规律。完全符合今天教改的三维目标,给教者、学生拓展了极大空间,使教者在教学中可以任意驰骋、发挥,使学生可以从预习到自学,可以学到很多实实在在的人文素养素质,充分体现语文工具,这对学生发展大有裨益,无论对将来学生学习高中语文还是学习其它科目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旧98版语文编排: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自学能力,要求明确,语文实践活动(例查字典、词典)实用,汉语知识掌握较易,应用文知识(通知训练、启事、电报、汇款)都做了详细的要求。

而现在(2009.七上)人教版语文教材:除了情感价值观方面比过去丰富外,只有【写作、附录、课文几类】,其余的语文许多综合性素养的培养消失了,这值得广大教育者深思:我们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方向素质,学生该掌握什么知识技能,我们教育者不知道。有个别语文教师说:“语文新课改好,天天上欣赏课,无所谓,教材没有系统性要求……” 现在教材让老师无所适从,学生普遍感到学语文天天不知所云,而偏偏考得又难,但从教材上学不到什么东西,而过去旧教材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系统性的

1.语法知识,字词句(汉字结构,词【实词、虚词】,句子成分,单句、复句(1-6册逐步完善、加深)要求很完善。

2.语法修辞,标点符号(都有学习)

3.各种文体知识,例:记叙文要素,散文、说明文特征(议论文基本要素等,分6册系统性讲授)

4.生活中应用文实践1-6册皆有训练。我们可以这样说,过去旧教材也许有不足地方,但整个初中语文是一个系统培养工程。可以让学生学好语文打下深厚、坚实的底子,为将来学习高中阶段语文知识做好良好的铺垫。学生可以学到多种知识技能,有用的东西,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同时会加强对语言文字理解、分析应用,有助于其他学科学习。

而现在的新教材中,那些卓有成效的内容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使有,也是极少量涉及,加上考试不作要求,老师漠视它,学生就学不到上面列举的东西了,这是现在语文教材的最大缺陷。

举例说吧,现在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词的分类,最多粗知表皮面而已。语文科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语文科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无论怎样变,生活中语文是必不可少的。可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为什么在义务教育中间阶段――初中,把这些学语文最重要的知识技能删掉了,学生凭什么能学好语文?又能学到多少知识、技能呢?又有多少能用于生活实际应用呢?再举例说吧,现在全民都在学英语,初中英语从一开始都介入语法学习,什么动词、名词、形容词,宾语从句等,哪一样能少?可见语法的重要性。连英语都知道语法的重要性,反过来为什么国语――语文不要求呢?如果学生懂得汉语语法,对学生学英语语法还是有作用的,所以,现在学生感觉语文难学,但找不到原因出在哪儿。现在的初中语文严重忽视了语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文言文编辑安排来看,新旧教材把文言文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考察时,要求学生能翻译,考试时要求又比较高,所以旧教材非常重视文言文的词、句语法的应用和掌握:比如使动用法,宾语前置、名词作动词、通假字、助词的多种用法等。而现在新教材文言文要求高,但没有要求掌握其中语法,句式,字词的用法等,所以学生学起来颇有难度。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语法技能,那么就容易学好文言文,也能基本翻译一些新见到的文言文片段,完成考察要求。但现在学文言文学生认为如同读天书一样难,这也是教者需要反思的地方。

笔者认为,诚然课改创新是教改的方向和趋势,但我们不能因这样而把过去几十年语文教学中传统的东西去掉,逐本求末,对语文教学不利。对学生成长不利,这我们需要从这些方面反思新教材不合理的原因。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语文从1-6年级严格按照字、词、句、篇来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很科学而适用的,但一到中学一下子去掉了很多过去有用的知识技能,如字的构成,词类词性,句子分析,单句、复句,修辞,标点符号的应用,各类文体知识,应用文训练等,这合适吗?如果我们把语文比作一座大厦,字、词、句、段、篇是整个大厦的基本材料,语言文字语法、文体知识,应用文知识都是构建大厦的框架结构、纽带。是学好语文的利器,当前现行教材为什么要改掉呢?不做要求?

而在教材似乎要求低了,但考试要求高,基础知识最多20%,而阅读,作文分高、要求高, 学生很多技能未学到手,所以,要完成高标准的阅读和作文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 现在好多语文老师说:“教语文书好教, 而学好语文甚难,考试难,书本上考不到什么内容,这是完全弱化了语文书的承载,工具功能。

三、我们认为初中语文课本反思的地方:

(一)把过去传统教学中的字的构成,词类、词性、分子成分、修辞、标点、单、复句,各类文体知识,应用文的训练,分类,适度要求,编入现行教材中,让学生理解和挣钱应用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学好语文,语文课改才能成功。

(二)新教材要重视对学生系统性,综合性,全面性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技能。

(三)学生要学会基本的修辞知识,标点符号加强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四) 学生阅读和作文是否训练好,还要让学生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基本要素。

(五)系统性安排应用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增强语文素养培养。现在语文新教材思想内容丰富了,欣赏性强,这是可以提倡和发扬的,但是,没有充分发挥语文工具,所以教材不好教,学生学到手的东西太少,这是新教材最大的缺憾。希望编教材的专家们多从实际出发,给教师拓展空间,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训练,编一本实践应用比较强的语文教材,这是当前初中语文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合理要求。过去传统的东西不能一味抹掉了,只要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成功,我们语文老师拭目以待!现在的语文教材需要思考的地方太多了。

上一篇:“苹果”精神 下一篇: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式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