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新题摭谈

时间:2022-09-26 08:45:06

语言表达新题摭谈

语言表达题考核语言运用能力,检测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是一种综合水平较高、区分度较好的题型,也是每年新题迭出、创意频现的题型,备受瞩目。

1. 点评类题。给出一则新闻、一则故事、一幅漫画、一个表格,就其反映的内容发表看法,或褒或贬,或言其意义,或谈其影响,或道其实质。

【题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京大学日前决定2012年将在全国继续实施“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北京大学招生办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6所中学递交的申请。经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评议,共有211所中学获得2012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推荐学生的总额为260名。据悉,获得推荐的学生,大多是各自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

(1)请你以一位高三年级的普通学生的口吻,用一个表递迸关系的复句表达对中学校长推荐的学生多是公认的分数尖子生的看法。

(2)请以其他高校校长的口吻,连续用两个反问句表达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看法。

【解答】(1)我反对这种做法。推荐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不仅对我们分数普通的学生没有激励作用,而且也未能为那些有特殊才能但分数不高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2)这样的推荐与高考的选拔功能不是重复吗?“校长实名推荐”的目的难道只是瓜分生源吗?

【评析】这道题提供了一则社会事件,要求根据设定的身份、设定的句式完成题目。既考量扩展语句、选用句式的能力,又测试语言得体的技能,综合性强。

【题例2】下面是“新生代农民工未来的打算”调查结果表,请根据要求答题。

(1)请概括出该调查结果表反映的主要信息。(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在城市有什么看法?

【解答】(1)接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其中,未婚的新生代农民工比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打算在城市定居的比例更高,而未婚女性想在城市定居的愿望更为强烈。(2)新生代农民工打算会留在城市一定要慎重,因为会面临诸如收入低、开销大、住房困难、社会保障不完善和子女教育不如愿等问题。其实,他们只要把握好国家发展农村的优惠政策,在打工时学好技术,积累资金,在农村也能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来。

【评析】这道题提供的是表格统计材料,要求在概述主要信息之后,进行点评。既检测了概括(压缩)信息、扩展语句的能力,又考查了将图表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的技能,综合指数高。

【备考】主要训练筛选信息、联系时事阐发事理的能力,和深刻分析、透彻说理的能力。提出观点后,要接着摆出理由,能围绕要求组织语句,条分缕析地表达,设身处地地评说是其要领。

2. 情景应用题。各种语言交际的场合,要求不同的表达方式、内容,如开场白、编者按、串台词、导语、感谢信、欢迎辞、潜台词、短信、微博、论坛留言、作品赏析、广告词、广播稿、标语、道歉信、贺词、悼词、寄语、表扬信、颁奖词等都有不同的语言表达要求。此题型或要求格式规范,或考查表述得体,或检测内容准确,过渡自然,语言文采。

【题例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编者按”是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论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

新春刚过,某杂志社决定将征集到的以“关于春节的温暖记忆”为主题的稿件汇编成一期专刊。

请你以编者的身份为这期专刊写一个80字左右的“编者按”,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答】春联,红包,多么温暖的色彩;汤圆,腊肉,多么温暖的味道;团聚,拜年,多么温暖的画面。这些温暖的记忆,带着浓浓的年味,以诗文的姿态,在这飘着墨香的书页上翩跹起舞。

【评析】本题诠释了概念,提供了话题中心,要求围绕中心组织语句,运用修辞表情达意。考查了扩展语句、语言文采等项内容。

【题例2】“大难更显大爱,天灾尤见真情。”“5・12”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前方,人们与时间赛跑,托起希望的生命,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后方,义务献血、义演、募捐活动在全国掀起了高潮。一个个动人的义举, 无不拨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

为此,某电视台准备举办一场“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大型赈灾募捐义演。假如你是主持人,你该怎样说?请你为募捐义演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主题明确;语言得体, 有感染力,富有文采;不少于60字。

【解答】朋友们,晚上好!5月12日14时28分,地动山摇,天崩地裂!全国的人民牵挂汶川,世界的目光聚焦赈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共渡难关!捐款者争先恐后,献血者排成长龙……

“爱的奉献”大型赈灾募捐义演募集的财物将被迅速送到灾区,让我们为救助伤者、重建家园尽一份绵薄之力。“爱的奉献”大型赈灾募捐义演现在开始。

【评析】这道题提供了话题中心,考查筛选信息、围绕主题组织语句、语言得体、修辞运用、语言文采等内容。答题严格遵循“称呼――背景介绍――活动意义――引出活动”的程序组织语句。

【题例3】下面是“难忘荆楚”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之一张建顺的事迹,假若他当选,请你为他写一段50字左右的简要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月16日,一位老顾客打电话托张建顺买彩票,他为这位顾客代付216元购买了彩票。当晚他代购的彩票中奖500万元,他立即打电话给这位顾客报喜。张建顺是一位下岗工人,妻子是护士,儿子正上小学,一家人租住在30平方米的住房里,家里没有一样值钱的电器。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中年汉子,凭着“做人要讲良心,讲诚信,有钱难买我心安”的人生信条,大义献出了500万元巨奖。

【解答】家庭的贫困没有吞噬他的良心,金钱的诱惑没有泯灭他的诚信。无私让他创造了精神的财富,心安使他书写了道义的神话。

【评析】此题提供了事件材料,考查筛选信息,中心明确,修辞运用,语言文采等内容。

【备考】应了解各种应用文体的规范、程式和语言特点,训练提笔有内容,行文有层次,表述用整句,措辞讲修辞,说话有文采的能力。

3. 想象描述题。在具备相关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合理想象,描述画面、诗意、场景、汉字等应有内容。

【题例1】请结合你对史铁生的了解及史铁生的文章《我与地坛》,对“史铁生铜像”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文字。(60字以内)

【解答】坐在轮椅上的他戴着宽边眼镜,嘴角上扬,目光刚毅,如有所思地望着远方,右手握着笔,左手展开的是《我与地坛》。

【评析】此题考查外貌描写及通过外貌描写诠释内在性格的能力。

【题例2】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后两句诗意,运用描法写一段话。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农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解答】一场春雨刚刚停歇,就听到林子外面有鸟儿在枝头啾啾地鸣唱;初升的太阳已跨过房顶,盛开的杏花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繁茂美丽。

【评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意、感受画面、合理想象、生动描述、有序表达的能力。

【题例3】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

镜头四:

【解答】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嘻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

【评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意、感受画面、合理想象、生动描述、分层表达和不同文学样式转换的能力。

【题例4】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汉字是一方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的构件都能激起我们的联想。仿照示例解说汉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示例――墨:大地滋养的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跹起舞。

【解答】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古老的青鸟,在辽阔的大地上殷勤传书。

【评析】此题考查合理想象、仿写句式、营造意境的能力。

【备考】训练读懂古诗词并对之进行抒情性描写,以及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完美描述各种画面和情景的能力。

4. 情境语用题。语境不同,说话的方式、内容就不同。词语、句子的意思也会有新的内涵。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恰切表达,是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的本体性要求。

【题例1】下面一则材料名叫“习惯”,请你仔细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局领导安排从办公室抽调一人下乡扶贫,主任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发现谁都不愿意去。最后只好采取投票方式来确定人选,谁的票多谁去。结果,主任得票最多。主任对此大惑不解。

如果你是投票者之一,请写出你的合理解释。

【解答】主任,每年评优秀,大家都把票投给您。投您的票,大家都习惯了,这是大家对您的信任和爱戴啊!

【评析】此题考查围绕交际要求,组织语句表达语意的能力,考查根据语境委婉含蓄地表情达意的能力,考查说话得体的能力。

【题例2】阅读下面微型小说的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晚上,小李提着礼品来到顶头上司张局长的家里……

张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李:没什么,就是想意思意思!

张局长笑了:呵,你这人还真有点意思!

小李:其实我也没别的什么意思!

张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李:不客气!不客气!

①分别解释三个“意思”的含义。

②说出画横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解答】①目的,意图/表示心意/心机、头脑;②那我就收下了。

【评析】此题考查理解并运用汉语词语多义性(本义、引申义、语境义)恰切表情达意,考查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准确阐释语意的能力。

【备考】训练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中遣词造句的能力,委婉、含蓄地表述语意的能力,准确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和句子的表意特点与功能的能力。

以上谈到的是近来各地高考模拟题中涉及的新题,是语言表达题命题中的增长点。

语言表达题,新题迭出,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调实际运用语言技能的考查,生活化、实用性、灵活性的特点日渐彰显,是需要认真备考、多见广识的题型。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六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

上一篇:高考语言表达题――评论 下一篇:语境表达四关注